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春城

作品数:102 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手术
  • 26篇血管
  • 23篇出血
  • 17篇动脉
  • 16篇动脉瘤
  • 16篇颅内
  • 14篇胶质
  • 14篇胶质瘤
  • 11篇外科
  • 11篇细胞
  • 11篇脑血
  • 11篇脑血管
  • 10篇切除
  • 10篇膜下
  • 9篇蛛网膜
  • 9篇蛛网膜下
  • 9篇蛛网膜下腔
  • 9篇蛛网膜下腔出...
  • 9篇网膜
  • 9篇疗效

机构

  • 85篇山东大学第二...
  • 19篇济宁医学院
  • 14篇山东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临沂市人民医...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枣庄市立医院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滕州市中心人...
  • 2篇淄博市中心医...
  • 2篇济宁医学院第...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金乡县人民医...

作者

  • 102篇曲春城
  • 51篇王志刚
  • 32篇冀勇
  • 32篇王成伟
  • 30篇丁璇
  • 23篇于锐
  • 23篇孟庆虎
  • 22篇魏胜程
  • 21篇张庆林
  • 18篇李卫国
  • 18篇郝晓光
  • 14篇张纪庆
  • 13篇姜军
  • 12篇赵旭
  • 11篇潘顺
  • 11篇王骥
  • 10篇张延庆
  • 7篇秦时强
  • 6篇孙金龙
  • 6篇梁兵

传媒

  • 16篇中华神经外科...
  • 9篇山东医药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济宁医学院学...
  • 5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2006山东...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22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ydrocoil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正>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历经可脱性球囊、游离微弹簧圈、机械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等阶段的发展,使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效果和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在动脉瘤栓塞的长...
王志刚张纪庆丁璇王成伟冀勇曲春城张庆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疗法
文献传递
电生理监测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上段脑膜瘤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总结术中电生理监测下应用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上段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岩斜区上段脑膜瘤7例,采用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上抬颞叶后循岩骨走行切开小脑幕,对中上斜坡脑膜瘤予以完全切除。术中电生理监测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后组颅神经。结果 7例患者中,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6例,1例由于肿瘤广泛侵及海绵窦及后颅窝,行SimpsonⅡ级切除。7例术中均无动眼神经损伤。1例因术中发现滑车神经与小脑幕无法分离而切断滑车神经,术后无明显临床症状。7例术后均无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感染及皮下积液发生。结论术中电生理监测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上段脑膜瘤可达到较好的切除效果,并可避免对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后组颅神经的损伤。
王骥魏胜程于锐姜军曲春城
关键词:颞下锁孔入路岩斜区脑膜瘤电生理监测
脑血管搭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闭塞现状
目的:总结脑血管搭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闭塞现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该研究方向目前的状态是:原理上有益、循证医学间接证实、大规模临床试验不能证实、临床谨慎应用并探索。1、原理上有益:当脑组织局部脑灌...
孟庆虎曲春城魏胜程于锐姜军王骥
关键词:脑缺血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EICH)的诊断依据和处理原则。方法对1987年6月至2012年1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等4家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CEICH的资料42例CEICH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病理结果、术后随访等方面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患者病程22d至10年,均为慢性起病,其中23例误诊(54.8%),分别误诊为囊性胶质瘤、脑囊虫病、脑脓肿、肿瘤卒中等。自1997年6月年以来误诊率下降为19.0%。38例患者进行了开颅手术治疗,4例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无手术死亡病例,33例恢复良好,9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1~21年,1例患者于术后10年复发,1例多发性CEICH,未手术处理的2个小病变1个7年后有所增大,另外1个自行消失。结论诊断CEICH的依据:(1)影像学提示脑实质内的囊性占位性病变;(2)病灶周围有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强化;(3)MRIT1WI呈混杂信号的同心圆板层状结构(“年轮征”);(4)CTA、MRA、DSA显示病灶区异常血管影;(5)缓慢进展的颅内高压症状和临床体征。有占位效应和临床症状的血肿应予手术清除血肿和异常组织,并切除包膜,小血肿(〈2cm)可随访观察。
秦时强杨扬衡雪源刘玉光费昶张庆林曲春城
关键词:脑疾病血肿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40例被引量:24
2013年
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病人的21%~48%,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其中≥60岁老年人脑出血占所有脑出血的40%左右,是脑出血发病的主体。
魏胜程王志刚曲春城滕良珠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
癫痫患者再手术探讨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索顽固性癫痫患者初次手术后 ,癫痫发作不缓解或好转一段时间后再发作的原因。总结再手术的经验。方法  2 7例诊断明确的顽固性癫痫病人。初次经X 刀、γ 刀放射治疗的11例 ,立体定向下毁损的 2例 ,开颅手术的 14例。其中 2 5例癫痫发作曾经好转 ;2例癫痫发作如前。经再手术前综合评价后 ,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再手术治疗。治疗的重点是彻底处理致痫区。术后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结果 再手术后近期疗效较好 ,癫痫发作均明显减少 ,部分患者甚至能完全控制其癫痫发作。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在切除病灶的同时 ,对致痫灶要继续。
李云林栾国明闫丽曲春城
关键词:致痫区再手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核转录因子-kB、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核转录因子-kB(NF-kB)是炎症介质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参与介导痉挛血管壁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黏附分子。我们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上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其与NF—kB、ICAM-1活性表达的关系。
冀勇王志刚曲春城丁璇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转录因子-KB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态学改变基底动脉
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对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作初步分析。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113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手术夹闭61例病人共62个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52例病人共54个动脉瘤。病人术前状态采用Hunt-Hess分级,颅脑CT采用Fisher分级,术后1个月和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全部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手术夹闭组术前Hunt-HessⅠ~Ⅲ级53例,39例预后好,Ⅳ~Ⅴ级8例,3例预后好;术前CT Fisher分级Ⅰ~Ⅱ级35例,30例预后好,Ⅲ~Ⅳ级26例,13例预后好,术前Hunt-Hess分级和CT Fisher分级与mRS评分呈正相关。介入栓塞组术前Hunt-HessⅠ~Ⅲ级42例,33例顶后好,Ⅳ~Ⅴ级10例,2例预后好;术前CT Fisher分级Ⅰ~Ⅱ级37例,32例预后好,Ⅲ~Ⅳ级15例,7例预后好,术前Hunt-Hess分级和CT Fisher分级与mRS评分呈正相关。同一术前Hunt-Hess分级及CT Fisher分级在手术组和介入组病人中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均适合的动脉瘤,处于同一术前Hunt-Hess分级或CT Fisher分级的病人,不论手术夹闭还是介入治疗,术后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高龄、术前Hunt-Hess分级差的病人首选介入治疗。两种治疗办法的长期疗效对比仍有待于研究。
王志刚丁璇曲春城冀勇张纪庆李涛王成伟潘顺
关键词:手术夹闭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
以出血为表现的脑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脑静脉畸形出血的临床资料。7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1例出血破入脑室系统采取双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结果8例经影像学及手术确诊为静脉畸形,其中2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随访2-6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出血,4例恢复日常生活工作,3例有不同程度恢复,但遗留神经功能缺损,1例加重(卧床)。结论静脉畸形MRI、DSA表现呈“水母头”改变。血肿量大、反复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是脑静脉畸形的手术指征,手术应尽量保留有正常引流功能的静脉畸形。
曲春城张纪庆丁璇冀勇王志刚
关键词:脑静脉畸形出血影像学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王志刚姜彬丁璇许真王成伟曲春城李卫国郝晓光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