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剑波

作品数:5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教学
  • 14篇语文
  • 9篇小说
  • 6篇语言
  • 6篇文本
  • 6篇文教
  • 5篇教学内容
  • 4篇艺术
  • 4篇阅读教学
  • 4篇文学
  • 4篇写作
  • 4篇教育
  • 4篇教学设计
  • 3篇虚构
  • 3篇叙事
  • 3篇叙事艺术
  • 3篇语文课
  • 3篇知识
  • 3篇文体
  • 3篇细读

机构

  • 49篇宁波中学
  • 1篇宁波市教育局

作者

  • 49篇时剑波
  • 1篇褚树荣
  • 1篇纪勇

传媒

  • 17篇语文学习
  • 16篇中学语文教学
  • 7篇语文教学通讯
  • 2篇中国民族教育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中国教师
  • 1篇湖北招生考试
  • 1篇中学语文(教...
  • 1篇教学月刊(中...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乡愁——《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1.理解文中描绘的不同时空的雨景及悠长缠绵的雨中情思。
时剑波
关键词:《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文化乡愁
虚构中的隐喻——《〈变形记〉〈骑桶者〉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被引量:3
2020年
【设计说明】新课标中,"群"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将教与学由"单篇"变成"套餐",比起单篇独进式的精读教学,更能形成关联、迁移、类比、贯通式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形成文学眼光、文化视野。本设计聚焦卡夫卡小说,形成虚构艺术"微专题","执一而驭万",以《变形记》为铺垫、《骑桶者》为主体、《饥饿艺术家》为辐射,促进学生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实现文本聚合、任务聚焦、能力聚积。【课前准备】自主阅读《变形记》《骑桶者》。
时剑波
关键词:《变形记》变形记设计说明精读教学
从风向到方向,从应试到应世——关于202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作文题的对话
2024年
2024年教育部高考适应性测试具有风向标作用,其中语文卷的四道作文题各具特色,强调贴近生活,体现真实情境,呈现出从应试到应世的变化。文章以三人对谈的形式就四道作文题的命题导向、作文类型、写作重点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对如何系统化备考与提升写作素养及能力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有效策略。
严雨清时剑波褚树荣
关键词:备考策略
那些彼岸的树,启示成长——参加曹勇军教育思想研讨会随感
2016年
(一)走在南京的大街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道旁的梧桐树,枝叶扶疏,从容卓立,叶缝间筛下秋日淡淡的阳光,碎成一地的金黄,一路绵延成这座城市的精魂。走进南京十三中,这所玄武湖边、台城之畔的校园,也是绿树环绕,满目葱茏。城市或校园里的那些树,一幅幅超然矗立、执着守望的剪影,成为一道道难忘的风景。
时剑波
关键词:教育思想随感梧桐树城市校园
经典义本的多层结构与多重蕴涵——《桥边的老人》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经典文本往往隐含着丰富内涵与多种解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经典文本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存在。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认为:“对一件艺术品做较为仔细的分析表明.最好不要把它看成一个包含标准的体系.而要把它看成是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每一个层面隐含了它自己所属的组合。”①经典作品就是这样的艺术品,孙绍振教授在《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一文中认为:
时剑波
关键词:经典文本多层结构老人蕴涵《文学理论》
倾听那一声婉曲而深沉的叹息——《秋声赋》末段细读
2009年
教学《秋声赋》,我们往往会重视秋声秋状、秋气秋义的铺陈渲染与跌宕生姿、曲折有致的行文,但容易对文末的一小段“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一掠而过。宛如一支交响曲的《秋声赋》,其中以细雨之声、波涛之声、金铁之声、行军之声描摹秋声,又间杂读书之声、问答之声、唧唧虫声。最后作者让所有声响归于一声叹息.这声叹息正是文章的关键词,解读此段对把握文章的脉络与内蕴有重要的意义。
时剑波
关键词:《秋声赋》细读深沉婉曲交响曲
选取视角的慧眼
2014年
师:每一种文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小说与其他文体的本质不同,它是一种叙事艺术。读小说,不仅要关注“写了什么故事”,更要关注小说“故事怎么来写”“这样写有什么意味”。这是小说的第三回,贾府一大批人物登台亮相,贾府的奢华与威势初现,宝黛相会,其间纷繁复杂,而作者的处理却举重若轻,所以小说的叙事视角很值得探究。请同学们说说。
时剑波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艺术叙事艺术叙事视角文体
取譬说理:重估喻证的价值
2021年
[专题解释]联读《劝学》和《拿来主义》,引申联系《墨子•非攻》,体会以喻证进行形象化说理的效果,分析喻证的利弊。【预习任务】1.以表格形式列出《劝学》与《拿来主义》中的喻证,并具体分析其作用;联读《墨子•非攻》,分析其中的逻辑推理。2.引入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拿来主义》的论证结构。3.理性分析《劝学》以喻代议的弊端。建议以小组形式进行,相互补充,之后班级交流完善。
时剑波
关键词:《劝学》说理喻代
“课链”组合构建“微序列”
2016年
语文阅读教学序列“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只重单篇、散点教学是教学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在有关联的文本间构建“课链”,形成“微序列”,环环相扣,是教学产生聚合作用的应有之义。“课链”的构建,需要在教材编排的基础上做相应组合,构建形式上有主题链、文体链、知识链、专题链、作者链等多个路径。
时剑波
关键词:知识链
写历史人物评价——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1
2023年
历史人物评价,不宜囿于定论,结论先行,而应该多侧面选取视角,获得丰富立体的认识。评价屈原这一历史人物,要破除标签化、空洞化的定论,就需要以多维路径推进:对话屈原作品,理解人物心路;进入历史情境,客观公允评价;参照史论史评,丰富观照视角;理解当下价值,读出现实意义。本次写作以“屈原故里云游”为情境,以完成研学手册中的屈原评说为任务,循着多维路径,引导对话交流,形成“屈原面面观”的史评。
时剑波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情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