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 作品数:9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镇痛用于骨科手术术后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 观察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镇痛在骨科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ASAⅠ~Ⅱ级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单纯曲马多组、单纯芬太尼组、曲马多和芬太尼联合组,术后行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监测镇痛前、镇痛后4h、8h、12h、24h、48h的MAP、HR、SPO2指标。结果 4h、8h、12h、24h的VAS评分单纯曲马多组与单纯芬太尼组、曲马多和芬太尼联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8h评分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三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用药组最低,三组患者镇痛前后的呼吸、循环功能均稳定。结论 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镇痛用于骨科手术术后是安全有效的,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陆群英 王强 黄迅 方梅关键词:曲马多 芬太尼 镇痛 骨科 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过程中使用艾贝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实验组使用艾贝宁进行临床实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收缩压变化幅度较小,能维持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且躁动剧烈程度较低。结论艾贝宁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苏醒期可以减少拔管期血压的波动,维持心率正常和减少患者的躁动、呛咳症状。 顾文义 方梅 王强 陈卫关键词:艾贝宁 气管拔管 丙泊酚靶控输注方式对全麻诱导阶段血皮质醇、催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记录HR、MAP并采集动脉血标本以测定血浆Cor、PRL。结果三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显著意义。三组麻醉诱导阶段血浆Cor、PRL的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T1时点,三组血浆Cor浓度有轻度下降,而PRL的浓度轻度增加。插管时,三组血浆Cor、PRL浓度均上升,以G3组最显著。结论G1组对应激反应的控制优于G2、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的浓度变化可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方梅 郑宏 曹兴华 宣燕关键词:丙泊酚 靶控输注 皮质醇 催乳素 曲马朵与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曲马朵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镇痛在骨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ASAⅠ-Ⅱ级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单纯曲马朵组、单纯芬太尼组、曲马朵和芬太尼联合组,术后行4,8,12,24,48h的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监测镇痛前、镇痛后4,8,12,24,48h的MAP、HR、SpO2指标。结果4,8,12,24h的VAS评分单纯曲马朵组与单纯芬太尼组、曲马朵和芬太尼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三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联合用药组最低,三组患者镇痛前后的呼吸、循环功能均稳定。结论曲马朵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镇痛用于骨科手术术后是安全有效的,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 陆群英 王强 黄迅 方梅关键词:曲马朵 芬太尼 镇痛 骨科手术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心肺转流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2005年 目前,靶控输注异丙酚已普遍的应用于临床麻醉的诱导,维持及ICU镇静。关于靶控输注异丙酚在心肺转流手术中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心肺转流手术中可能对异丙酚药代动力学影响的因素,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等药效学观察。本文拟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和应用提供参考。 方梅 郑宏关键词:心肺转流 异丙酚 靶控输注系统 手术中应用 药效学观察 临床麻醉 不同异丙酚靶控输注方式对全麻诱导期皮质醇、催乳素影响 目的:观察异丙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组(国人参数组)、G组(Tackley参数组)、G组(BET组),每组10例。... 方梅关键词:二异丙酚 皮质醇 催乳素 文献传递 异丙酚不同靶控输注方式对全麻诱导阶段血浆中皮质醇、催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输注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G1(国人参数靶控输注)、G2(Tackley参数靶控输注)、G3(人工模拟靶控输注)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无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in(T3)5、min(T4)1、0 min(T5)时点监测和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测定3组血浆Cor、PRL的浓度。结果:3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2、G3组在T1时点HR均较T0时点升高,G3组MAP在T2时点较T0时点有明显升高(P<0.05),3组异丙酚麻醉诱导阶段Cor、PRL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人参数靶控输注(G1)组对控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要优于Tackley参数靶控输注(G2)组、人工模拟靶控输注(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浓度变化可能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郑宏 方梅 曹兴华 宣燕关键词:异丙酚 皮质醇 催乳素 不同异丙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的比较 2006年 目的比较三种异丙酚靶控输注方式在麻醉诱导期间的临床效应,评价三种方式用于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 in(T3)、5 m in(T4)、10 m in(T5)时点监测和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3组病人异丙酚给药后起效时间t1、t2、t3及气管插管所需时间t4。结果3组诱导期间HR、MAP保持平稳。G3组MAP在T2时点较T0时点有明显增高(P<0.05),而G1、G2组无明显增高(P>0.05)。异丙酚起效时间:G1 方梅 曹兴华 宣燕不同异丙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的比较 2006年 目的 比较三种异丙酚靶控输注方式在麻醉诱导期间的临床效应,评价三种方式用于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时点监测和记录HR、MAP并记录三组患者异丙酚给药后起效时间t1、t2、t3及气管插管所需时间t4。结果 三组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G3组MAP在T2时点较T0时点有明显增高(P〈0.05),而G1、G2组无明显增高(P〉0.05)。异丙酚起效时间:G1〈G2〈G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种靶控输注方式均可实施临床麻醉诱导,诱导迅速、平稳。按G3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最不显著。如应用Tackley报道的参数建立TCI系统,宜适当调低诱导靶浓度。人工输注方案实施靶控输注,需严密监测气管插管时的意识深度,以防术中知晓。 方梅 曹兴华 宣燕关键词:异丙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