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基良

作品数:76 被引量:548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白冠长尾雉
  • 18篇自然保护
  • 15篇自然保护区
  • 15篇保护区
  • 13篇栖息
  • 12篇栖息地
  • 11篇鸟类
  • 8篇活动节律
  • 6篇动物
  • 5篇野生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栖息地选择
  • 5篇红外照相
  • 5篇REEVES...
  • 5篇SYRMAT...
  • 4篇野生动物
  • 4篇越冬
  • 4篇水鸟
  • 4篇栖息地利用
  • 4篇相机

机构

  • 59篇北京林业大学
  • 2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5篇国家林业局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野生动...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74篇徐基良
  • 23篇张正旺
  • 13篇赵玉泽
  • 10篇郑光美
  • 7篇张晓辉
  • 6篇王志臣
  • 6篇张淑萍
  • 6篇安丽丹
  • 6篇马静
  • 5篇李建强
  • 5篇李忠
  • 4篇曾娅杰
  • 4篇罗旭
  • 4篇崔国发
  • 3篇刘冬平
  • 3篇孙全辉
  • 3篇宋维明
  • 3篇徐迎寿
  • 3篇白洁
  • 2篇武曙红

传媒

  • 10篇生物多样性
  • 8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林业教育
  • 4篇世界林业研究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生物学通报
  • 3篇Zoolog...
  • 3篇林业经济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Chines...
  • 1篇森林与人类
  • 1篇世界环境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教育(高...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冠长尾雉雄鸟的冬季活动区与栖息地利用研究被引量:30
2005年
2001年和2002年冬季,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i)雄鸟的冬季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对遥测位点超过30个的5只雄性个体的研究表明,白冠长尾雉雄鸟的冬季活动区面积为10.03±1.17hm2(最小凸多边形法,MCP)、8.60±0.35hm2(90%调和平均转换法,90%HMT)和9.50±1.90hm2(95%固定核法,95%FK),明显小于其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核心区面积为1.88±0.37hm2。核心区的栖息地组成在个体间变化较大,但主要是针阔混交林、松林、杉木林和灌丛。在研究区尺度上,白冠长尾雉雄鸟对栖息地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在活动区内则是随机利用栖息地。乔木胸径、灌木高度、2.0m层盖度及灌丛与森林的距离对雄性白冠长尾雉冬季的栖息地选择有重要影响。根据本项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管理中首先应加强对现存栖息地的保护,同时应通过适当的造林来扩大栖息地面积,此外还要注意对大面积的现有灌丛进行改造。
徐基良张晓辉张正旺郑光美阮祥锋张可银
关键词:SYRMATICUSREEVESII活动区栖息地利用白冠长尾雉雄鸟
天津地区鸟类市场状况及管理对策
徐基良张正旺
北京地区居留黑鹳的越冬生态学(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由于气温的变化,原来属于夏季繁殖鸟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在北京市出现了越冬群体。为了解黑鹳的越冬生态特点,从2004年1月到2009年3月,在北京十渡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对其种群数量、生境选择、取食规律和集群行为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黑鹳选择该保护区的拒马河作为其越冬地,种群数量从2004-2005年冬季的28只下降到2007-2008年的17只,但随后恢复到了23只。越冬群体于11月中旬形成,次年3月中旬分散,但群体形成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黑鹳对取食生境具有依赖性,主要食物为鱼类(>92.4%)。成年和亚成年黑鹳的食物构成没有差异(Mann-Whitney Utest,U=1.00,p=0.44)。在越冬初期,取食活动主要发生在早晨和中午,越冬中期则集中于下午,而在越冬后期,分为清晨和傍晚两个取食阶段。按照每日取食6h计算,成年黑鹳的每日进食量约538g,亚成年个体约449g,与人工饲养条件下黑鹳的饲喂量相近。在越冬后期,观察到取食过程中群体内部存在争斗行为。对越冬黑鹳的干扰主要来自旅游活动对取食生境的改变、人为筑坝提高水位、在滩涂开辟新的旅游场地减少了适于黑鹳取食的空间。
李晓京史洋徐基良鲍伟东
关键词:黑鹳取食行为越冬生态
雄性白冠长尾雉在农田-人工林中的活动区及其栖息地组成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2003年3月至8月,我们在湖北省仙居顶林场对雄性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在农田?人工林中的活动区及其栖息地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雄性白冠长尾雉的活动区面积为33.17±12.55ha(MCP)、21.05±5.61ha(95%Fixed Kernel),其活动区核心部分的面积为3.92±0.27ha。活动区、核心区和活动距离的季节差异不显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是雄性白冠长尾雉活动区和及其核心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雄性个体在春季和夏季对栖息地都有明显的选择性,如均显著利用杉木林而回避阔叶林,但在春节明显回避灌丛。各栖息地类型的植被结构可能是决定其利用程度的主要原因。
徐基良张正旺
关键词:栖息地雄性人工林
在天津迁经和越冬的鹤类
<正> 天津地区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湿地区域,且位于我国鹤类南北迁徙路线之间,因而是许多鹤类的重要停歇地。1997-2000年间,在天津地区共记录到了丹顶鹤(Grusjaponensis),白枕鹤(Grus vipio)...
张淑萍张正旺孙全辉徐基良
文献传递
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理念与管理体制的构想被引量:1
2015年
有效的自然遗产管理体制是做好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础。通过对四川、湖南等地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现行管理体制,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自然遗产的概念和范围、管理现状、自然遗产保护对管理体制的要求、现行自然遗产管理体制利弊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遗产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周少舟孟沙夏郁芳李忠武立磊徐基良李迪强余涛唐肖彬
关键词:自然遗产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分析江西省人与野猪冲突的空间分布被引量:14
2018年
本文以人与野猪冲突为研究对象,对江西省100个县(市或区)的人与野猪冲突概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择7个县34个村进行了实地核查,分别获得222和32个人与野猪冲突位点,进而,运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分析了江西省人与野猪冲突的潜在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江西省人与野猪冲突形式主要表现为毁坏农田、破坏竹笋以及侵害苗圃果园,冲突高峰期为每年的8—9月。江西省人与野猪冲突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该省北部、中东部、中西部地区,其面积为10 715 km^2,占该省总面积的6.42%,且以生活在林缘、县界(多处于深山中)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野猪致害风险压力较大;中风险区面积为16 123 km^2,占该省总面积的9.66%;低风险区面积为140 062 km^2,占该省总面积的83.92%。本研究表明江西省人与野猪冲突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相关结果将有助于准确掌握江西省人与野猪冲突空间格局特征和风险分布,建立主动防范措施,为制定合理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及实行高风险高投保的差别费率等政策提供依据。
江晓萍徐基良李建强徐迎寿李忠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
加入《迁徙物种公约》,促进全球迁徙动物保护被引量:5
2019年
自然界中,一些野生动物为了觅食或繁殖,会随着季节沿固定或非固定路线从一处栖息地转换到另一处栖息地。这些野生动物常常跨越国界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或洄游,其生存容易受到迁徙或洄游路线阻断、过度捕猎/捕捞、气候变化以及觅食或繁殖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威胁(Wilcove&Wikelski,2008)。
蒋志刚张正旺张正旺张润志初红军马志军丁长青初红军李义明平晓鸽丁长青赵亚辉李娜徐基良平晓鸽曾岩戚英杰李娜
关键词:洄游觅食长距离
利用红外照相技术分析野生白冠长尾雉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
2012年3月一2013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湖北省广水市蔡河镇对野生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利用16台红外相机在40个相机位点对白冠长尾雉进行了监测。累计...
赵玉泽王志臣徐基良罗旭安丽丹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活动节律
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多尺度分析
<正>2000年至2002年冬季,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特有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 reevesii)越冬期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结合 RS 和 GIS 在多个尺度上对其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
徐基良张晓辉张正旺郑光美阮祥锋朱家贵溪波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