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高孟

作品数:98 被引量:701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篇臂丛
  • 19篇皮瓣
  • 14篇手术
  • 14篇外科
  • 13篇臂丛神经
  • 12篇缺损
  • 11篇神经损伤
  • 11篇神经移位
  • 10篇撕脱
  • 10篇撕脱伤
  • 10篇骨骼
  • 9篇失神经
  • 9篇失神经骨骼肌
  • 9篇膈神经
  • 8篇皮肤缺损
  • 8篇根性撕脱伤
  • 7篇动脉
  • 7篇周围神经
  • 6篇正中神经
  • 6篇趾移植

机构

  • 45篇上海医科大学...
  • 42篇复旦大学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一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 1篇滨州市中心医...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作者

  • 98篇张高孟
  • 65篇顾玉东
  • 41篇张丽银
  • 20篇徐建光
  • 20篇陈德松
  • 17篇成效敏
  • 13篇赵新
  • 12篇蔡佩琴
  • 12篇马学晓
  • 10篇冯勇
  • 9篇虞聪
  • 8篇劳杰
  • 7篇王涛
  • 5篇李继峰
  • 5篇沈丽英
  • 5篇马建军
  • 5篇刘靖波
  • 4篇于腾波
  • 4篇王涛
  • 4篇陈亮

传媒

  • 34篇中华手外科杂...
  • 11篇上海医学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9篇1999
  • 6篇1998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400例报告
1996年
总结1966年2月至1994年2月的足趾移植术400例,以正确评佑足趾移植在拇、手指再造中的作用。再造方法:单纯第2趾移植(带或不带跖趾关节)299例,第2、3趾联合移植28例,第2趾带第3趾近节趾骨1例,第2趾伴各种皮瓣移位或移植66例,甲瓣伴第2趾第2趾移植6例。移植成活386例,失败14例,成活率为96.5%。240例获得2年以上的功能随访,再造指的运动与感觉功能优良率达90%以上·足的功能满足率达86%-91%。对各种再造方法的手术指征,血循危象的防治,提高功能效果的关键及趾移植后足的功能影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评价为:(1)足趾移植是再造拇、手指比较理想的方法。(2)单纯切除第2趾不论跖骨头是否保留均不造成足的功能及生物力学的明显改变。(3)随着足部切除组织的增加,术后足的外形、功能及生物力学的变化也加大。
顾玉东陈德松张高孟成效敏徐建光杨学斌张丽银蔡佩琴
关键词:拇指足趾移植
全文增补中
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的诊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介绍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199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2月 ,采用屈肌支持带切断、正中神经松解、单纯肿瘤切除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治疗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 6例。术中发现肿瘤通常沿正中神经的走行呈膨胀性生长如纺锤形 ,大小为 1.0~ 2 .8cm× 2 .1~ 13 .5cm。神经外膜完整 ,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神经束间有大量增生的脂肪和纤维组织。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5年。行单纯肿瘤切除的 5例 ,仅有手指麻木的并发症 ;但在术后 3年内有 4例肿瘤复发。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的 5例 (4例为单纯肿瘤切除的复发病例 ) ,术后 5例的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均消失 ,4例的拇指不能对掌 ;无 1例肿瘤复发。结论 诊断 :通过手术可初步诊断为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 ,肿瘤的组织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治疗 :单纯肿瘤切除术可缓解症状 ,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可根除肿瘤 ,但需同时行神经移植与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
王涛杨剑云虞庆张高孟王欢顾玉东
关键词:正中神经肿瘤切除纤维瘤脂肪
手部神经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1994年
我院自1962年5月至1992年1月,应用手部神经血管蒂皮瓣72例,其中指神经血管蒂皮瓣3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第1掌骨背动脉)24例,手背第Ⅱ掌骨背动脉皮瓣7例,小鱼际皮瓣3例,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除1例指神经血管蒂皮瓣失败外,余均成活,经1个月~12年随访功能优良率为94.4%。我们在文中介绍了各种皮瓣的优缺点,皮瓣设计,手术要点,并讨论了皮瓣的解剖学规律及手术适应证。
顾玉东张高孟陈德松成效敏张丽银蔡佩琴
关键词:外科皮瓣皮肤缺损
一蒂串联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一蒂串联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应用胫前-足背动脉及伴行静脉为蒂的前踝上皮瓣及足背皮瓣4例,胫后-足底内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足内侧皮瓣5例。皮瓣的平均面积依次分别为16cm×8cm、15cm×7cm、10cm×9cm和9cm×6cm。结果9个病人所有皮瓣全部成活,较好地覆盖了手掌及手背或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皮瓣质地薄,不臃肿。结论一蒂串联皮瓣是修复大面积手掌、手背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由于对小腿及足破坏较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张高孟王涛张丽银刘靖波
关键词:皮瓣血管蒂
肘管综合征被引量:5
1986年
Feindel和Stratford(1958)首先提出“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这一术语。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压而产生的神经损伤症状。肘管解剖特点肘管是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和尺骨鹰咀头之间的纤维性筋膜鞘和肱骨髁后沟(又称尺神经沟)形成的骨性纤维性鞘管。前界是内上髁,外侧界为尺肱韧带。
张高孟顾玉东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侧肌支尺神经沟
掌长肌腱移位重建臂丛上千和中干损伤及下干部分损伤的伸指功能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掌长肌腱移位术重建臂丛上、中干完全损伤及下干部分损伤伸指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掌长肌腱移位术重建伸指功能共12例,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26.5岁。受伤至伸指功能重建手术时间11个月-4年,平均1.8年。左侧5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3例。均经临床检查与肌电图检查诊断为臂丛上、中干完全损伤,下干部分损伤。结果本组12例经随访6个月-3年,平均1.5年,肩关节外展功能70°-95°,平均8°,肘关节屈曲功能80°-110°,平均90°,肘关节伸直功能-10°-0°,平均-3°。伸指功能采用陈德松等制定的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定。本组获优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掌长肌腱移位术是重建臂丛上、中干损伤及下干部分损伤伸指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西迅李钧陈旭辉张高孟童哲陈波金成舒正华崔岩潘跃
关键词:臂丛掌长肌肌腱移位
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在急症手外伤中的应用
1989年
本文介绍了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10例急症手外伤手部皮肤的大面积缺损。其中,9例创口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1例伤口感染,但皮瓣完全成活。作者认为,严格的清创术,细致地游离皮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认为在急症病例中选用游离皮瓣来消灭创面需慎重考虑。
陈德松顾玉东张高孟严计赓成效敏张丽银蔡佩琴徐建光
关键词:腹股沟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双神经卡压综合征被引量:15
1997年
目的:研究双神经卡压征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了自1988年以来同时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26例34侧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作两处神经松解术,平均随访17个月。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分优、良、可和无效四级。结果:25侧术后疗效优良,占73.6%(25/34)。结论:双神经卡压征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当双神经卡压同时合并颈部神经卡压时,建议优先考虑远端的神经减压。当远端神经减压后未能改善近端神经卡压症状时。
张高孟蔡智民
关键词:尺神经正中神经周围神经卡压双卡综合征
经胸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观察经胸膈神经移位到上臂中下段正中神经后组神经束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10例经术前的体征、肌电检查 ,并经术中肌电及探查 ,明确诊断为早期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患者。在对其行经胸膈神经移位到上臂中下段正中神经后组神经束 (含前骨间神经、掌长肌支、指深屈肌近侧支 )的同时也行其它神经移位 ;包括健侧C7后股、健侧胸前神经等移位术 ,以恢复病人肩、肘、腕、手的功能。结果  10例患者术后随访 6~ 2 8个月 ,其中最早手术的 3例于术后 2年已比较满意地恢复了有关功能 ,其余7例由于术后时间较短尚在恢复之中。结论 经胸膈神经移位术能恢复手的部分功能 。
张高孟张丽银赵新王涛顾玉东
关键词:神经移位臂丛神经损伤手功能
膝上外侧骨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介绍以膝上外侧动脉或膝最上外侧动脉为蒂的股骨远端皮瓣、骨瓣、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前臂远端皮肤软组织、骨及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在30 侧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膝上外侧动脉及膝最上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膝上外侧动脉或膝最上外侧动脉为蒂的股骨远端骨皮瓣。结果 应用膝上外侧动脉蒂骨皮瓣3 例、皮瓣1 例、骨瓣1 例,膝最上外侧动脉蒂骨皮瓣1 例、皮瓣2 例。皮瓣面积7.5cm ×5 .0 cm ~14.5 cm ×6 .5 cm ,骨瓣大小5 .0 cm ×1.5 cm ×1.2 cm ~6.5 cm ×2.0 cm ×1.6 cm ,皮瓣及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 ~5 个月骨瓣愈合。结论 膝上外侧骨皮瓣,适合于修复手、前臂远端皮肤软组织、骨或复合组织缺损。
王树锋张高孟王明山王涛吕占辉路培法王志刚
关键词:外科皮瓣GUO动脉软组织损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