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英语
  • 2篇品特
  • 2篇文学
  • 2篇戏剧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短篇小说集
  • 1篇新感受力
  • 1篇以学生为中心
  • 1篇义学
  • 1篇隐喻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写作
  • 1篇英语写作课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语言
  • 1篇莎士比亚
  • 1篇身体
  • 1篇身体语言
  • 1篇失语

机构

  • 10篇大连外国语学...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辽宁公安司法...

作者

  • 10篇张雪
  • 4篇徐彬
  • 1篇刘禹
  • 1篇潘智丹
  • 1篇高平

传媒

  • 6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社科纵横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才智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家》中丰饶女神的隐喻与精神家园的重建被引量:3
2009年
战后,精神的荒原渗透到欧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了作为社会最基本组成单位——家庭的自然属性。哈罗德·品特的《回家》一剧表现了父权制家庭中重塑了的家庭角色关系,呈现出"愿望的达成"(wish-fulfillment)与权力中心瓦解之间的冲突。丰饶女神黛安娜的隐喻贯穿全剧,伴随着露丝的到来,最终完成了家庭秩序的重建和精神荒原中新质的萌生。
张雪徐彬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回家精神荒原
论戏剧翻译理论的研究视角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戏剧翻译理论的研究视角和翻译模式,指出为了确保戏剧翻译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视角。研究还表明,翻译模式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戏剧翻译研究时要以研究视角为前提建立翻译模式,从而确保所建模式对研究空间内存在的翻译现象具有描述和解释能力。
潘智丹张雪
关键词:戏剧翻译翻译模式
从贝克特到品特:荒诞派戏剧之焦虑面面观
2008年
现代文学背景下的荒诞派戏剧创作面临着来自传统剧作家们的写作技巧、语言和结构这三方面影响的焦虑。在种种焦虑面前,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和品特作为选择了“逆反批评”的解决办法,针对传统反其道而行之,将“误读”、“非戏剧化”、“身体语言”的解放以及“消减的螺旋”的结构运用到荒诞派戏剧的创作之中。
张雪徐彬
关键词:焦虑身体语言
浅谈“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法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2年
本文简单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然后以该理论为指导,初步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具体实施,从而为把建构主义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上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
张雪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英语教学
超越“影响的焦虑”——约翰·福尔斯短篇小说集《紫檀塔》中“逆反批评”三部曲
2007年
英国小说创作由来已久,在为世人留下宝贵传统的同时,也为后续小说家的创作带来了"影响的焦虑"。在约翰·福尔斯的短篇小说集《紫檀塔》中,主人公对小说和艺术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争论,其中短篇小说《紫檀塔》、《可怜老》、《迷》成为蕴含福尔斯小说创作理念的"逆反批评"三部曲。这些创作理念成为福尔斯本人超越"影响的焦虑",进行小说创作的思想和理论源泉。
张雪徐彬
教师评价反馈语研究——《英语写作课形成性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结题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国内英语教师评价反馈的国际研究,本研究探讨教师评价的概念和行为框架下的写作过程和形成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国有深远的教学改革意义,教师评价反馈的写作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反馈的概念和方法需要适时的培训和更新,其中包括教学理论的再思考,教学行为,以及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的培训,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对教学的改革。
张雪刘禹
关键词:写作评价
巴塞尔姆短篇小说《气球》和《玻璃山》——后现代小说家的危机意识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09年
在后现代语境中巴塞尔姆的写作并非纯粹的语言游戏,在其背后隐含着小说家强烈的危机意识源于读者对文本的过渡阐释和审美过程中感受力的涣散。巴塞尔姆在短篇小说《气球》和《玻璃山》中不但表明了他作为后现代小说家的危机意识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即作者采取反对阐释的态度进行写作,修正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运用拼图和变形的写作手法对约定俗成的传统审美价值观念予以揭示和否定,否定本身成为新感受力形成的先决条件。
徐彬张雪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巴塞尔姆新感受力
文学的文化批评:沿革与展望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简要回顾20世纪文学批评,着重探讨了文学文化批评的发展脉络。国内外学者对文学文化批评的现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通过论证文学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作者试图指出,文学的文化批评是当代文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文化学将成为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模式。
王绍平张雪
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化研究
哈姆莱特疯狂之真实性的探究
2003年
数百年来,莎学界对莎翁的作品从未停止过研究和争论,尤其是<哈姆莱特>这样伟大的戏剧力作更是引来无数学者的笔战.莎翁将"疯狂"这一主题揉入到主人公的性格中,使哈姆莱特这个人物更显真实.哈姆莱特为了复仇而佯装疯狂,这一点是无可争论的.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假的疯狂要比真疯更显逼真.
张雪高平
关键词:《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形象文学评论莎士比亚
海尔曼戏剧中的美国南方“失语症”
2013年
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及文化批评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去疆界化"和"田园理想"出发,解读海尔曼戏剧中美国南方"失语症"的内外在原因。通过对海尔曼代表作《小狐狸》和《森林的另一处》两部剧本的分析,笔者认为海尔曼不仅是一位女权主义剧作家,她更是一位具有高度历史感与道德观的文化批评家。对海尔曼戏剧中美国南方"失语症"这一论题的探讨展示出海尔曼对美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中政治、经济、性别和话语权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考。海尔曼的戏剧为人们更全面和更真实地了解、研究内战爆发后美国南方社会的文化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学文本参照。
张雪
关键词:海尔曼失语症内战文化状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