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
-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子宫颈癌组织中EB病毒蛋白的检测被引量:10
- 2003年
- 郭邑吕申张朝
- 关键词:EBV感染女性生殖道育龄期妇女癌发生
- 青春型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品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1994年
- 我们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品DM850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的影响。以青春型双歧杆菌DM8504,0.2ml(含活菌18×109)。注入小鼠腹腔。每天1次连续5次,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变化进行连续定量测定,并于终止注射后第3天取腹腔巨噬细胞涂片,以酶染色方法进行半定量观察。结果表明,于注射开始后第2天直至注射停止后第5夫,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DM8504可激活小鼠巨噬细胞,提高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及这种作用可维持的天数。
- 郑仁恕王波张朝文姝蒋寒青康白
- 关键词:青春型双歧杆菌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
- 子宫颈癌错配修复基因产物与p53表达
- 2005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中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产物对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子宫颈炎标本及70例子宫颈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LH1、hMSH2与p53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炎与子宫颈鳞癌组织hML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30)与55.7%(39/70);hMS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7/30)与57.1%(40/70);p53表达率分别为33.3%(10/30)与61.4%(43/70)。p53表达阳性和阴性组的子宫颈癌hML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20/43)与40.7%(11/27),两者无相关性(rs=0.057,P=0.645);hMS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18/43)与18.5%(5/27),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s=0.242,P=0.044)。[结论]子宫颈炎向宫颈癌的发展中碱基错配逐渐增多,hMSH2蛋白的高表达与p53的低表达对宫颈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车耀润张朝吕申刘玲王朝晖
-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抑癌基因宫颈肿瘤
- 谈病理学教学改革被引量:4
- 2000年
- 李连宏张朝唐建武
-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教学
- 间叶组织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53、Rb基因产物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探讨间叶组织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p53、Rb基因产物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127例间叶组织肿瘤恶性组85例,良性组42例PCNA、p53、Rb基因产物表达情况。结果:PCNA、p53、Rb基因产物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7%72/85,54.1%46/85,58.8%50/85;良性组中分别为40%17/4216.7%7/42,21.4%9/42。良、恶性肿瘤间各种基因产物表达差异显著(P<0.0005)。PCNA在Ⅰ、Ⅱ、Ⅲ级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17/27)、94.2%(33/35)、95.6%(22/23),Ⅰ级与Ⅱ、Ⅲ级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p53基因产物在Ⅰ、Ⅱ、Ⅲ级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6%(8/27)、60%(21/35)、73.9%(17/23),Ⅰ级与Ⅱ级、Ⅰ级与Ⅲ级间差异显著分别为P<0.05,P<0.01);Rb基因产物在Ⅰ、Ⅱ、Ⅲ级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17/27)、57.1%(20/35)、56.5%(13/23),随分化程度降低,阳性表达率降低,但各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中PCNA/p53基因产物表达呈正相关(r=0.345,P<0.001);Rb/p53基因产物表达呈正相关(r=0.219,P<0.05);PCNA/Rb基因产物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
- 冀学宁王波毛利民王丽辉吕申张朝
- 关键词:间叶组织肿瘤PCNAP53RB
- 甲状腺乳头状癌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9(MMP 2 ,MMP 9)及其组织基质蛋白抑制剂 1,2 (TIMP 1,TIMP 2 )表达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 2、MMP 9、TIMP 1和TIMP 2的表达。结果 MMP 2、MMP 9、TIMP 1和TIMP 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6.9%、87.7%、76.9%和 61.5 %。MMP 2和MMP 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侵袭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P <0 .0 5 )。TIMP 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侵袭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5 )。TIMP 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侵袭程度无明显相关性。MMP 9与TIMP 1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且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MMP 2、MMP 9、TIMP 1和TIMP 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
- 王喜梅孙雷刘逢吉张朝张众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侵袭细胞外基质
- 人胃癌细胞BGC-823顺铂耐受后hMSH2蛋白表达下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初步探讨耐药性产生与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的关系 ,以证明其功能丧失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方法 ]1.逐步递增顺铂浓度、间歇作用体外诱导法 ,诱导人胃癌细胞株BGC - 82 3产生顺铂耐受性 ;2 .MTT法检测耐药指数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耐受前后肿瘤细胞表达耐药相关蛋白LRP、GST -π的差异 ;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耐受前后肿瘤细胞表达hMSH2蛋白的差异。[结果 ]与BGC - 82 3相比 ,经耐药诱导所产生的BGC - 82 3/cDDP细胞出现了对顺铂的耐受 ,耐药指数为 3.93;且LRP和GST -π蛋白表达增强 (P <0 .0 1) ,hMSH 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 (P <0 .0 1)。[结论 ]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功能降低导致的肿瘤细胞基因不稳定性可能是肿瘤细胞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 赵宝霞于志红范凯闫平张朝吕申
- 关键词:胃癌顺铂HMSH2耐受性
- PCNA、p53、Rb基因产物表达与平滑肌肿瘤的良恶性关系研究
- 2000年
- 目的 :探讨PCNA、p53、Rb基因产物表达与平滑肌肿瘤良恶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CNA、p53、Rb基因产物在 5例平滑肌瘤、 2 7例平滑肌肉瘤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p53、Rb在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2 ,2 5例 (P <0 0 5) ;1,15例 (P >0 0 5) ;1,16例 (P <0 0 5)。表明检测基因产物PCNA、p53、Rb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平滑肌肿瘤的良恶性及预后。
- 冀学宁毛利民吕申张朝
- 关键词:平滑肌肿瘤PCNAP53PRB
- 子宫颈鳞癌HPV16感染对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发病机制中HPV感染对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基因表达影响的意义。方法:77例子宫颈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hMSH2与hMLH1的表达。并分析这些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PV感染与非感染组子宫颈癌hML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29/42)和40.8%(12/28),rs=0.260,P=0.029;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27/42)和46.4%(13/28),rs=0.177,P=0.143。HPV感染、hMLH1及hMSH2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HPV感染组细胞hMSH2与hMLH1蛋白表达上调的现象表明HPV16感染增加子宫颈上皮细胞DNA复制时的碱基错配。因此,这可能是HPV16的致癌机制之一。
- 车耀润张朝吕申刘玲王朝晖
-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属DNA修复
- 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尿中核苷被引量:12
- 2001年
- 用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尿中核苷 .通过苯基硼酸亲和色谱柱对尿中核苷进行纯化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 ( SDS) -十水合四硼酸钠 -磷酸二氢钠为缓冲液 ( p H=6.96) ,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上 ,于 7k V恒压 ,2 9℃下进行电泳分离 ,检测波长为 2 54nm.此方法用于 2 8个正常人尿中 1 4种核苷的测定 ,确定了正常成年人 (汉族 )尿中核苷的排放范围 .
- 郑育芳张云刘大渔郭小亮梅素容熊建辉孔宏伟张朝许国旺
- 关键词:核苷修饰核苷肿瘤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