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申

作品数:259 被引量:981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2篇细胞
  • 64篇基因
  • 55篇蛋白
  • 52篇胃癌
  • 49篇肿瘤
  • 49篇免疫
  • 35篇HMSH2
  • 31篇错配修复
  • 28篇组织化学
  • 28篇免疫组织
  • 28篇免疫组织化学
  • 27篇癌细胞
  • 25篇修复基因
  • 24篇癌组织
  • 24篇PCNA
  • 24篇错配修复基因
  • 22篇腺癌
  • 22篇淋巴
  • 20篇宫颈
  • 16篇子宫

机构

  • 14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39篇大连医科大学...
  • 55篇大连医科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大连大学
  • 13篇大连市妇产医...
  • 9篇大连大学附属...
  • 9篇大连市中心医...
  • 4篇大连市友谊医...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抚顺市中心医...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本钢总医院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沈阳市第四人...
  • 2篇鞍钢铁西医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257篇吕申
  • 55篇王朝晖
  • 50篇李梅
  • 39篇刘丽娜
  • 38篇刘敏
  • 25篇许国旺
  • 20篇王波
  • 20篇范凯
  • 18篇王彦
  • 18篇马坚妹
  • 13篇凌茂英
  • 13篇侯力
  • 13篇毛利民
  • 13篇刘志敏
  • 12篇李莹
  • 12篇于志红
  • 11篇石先哲
  • 10篇吕鹏
  • 8篇苏本利
  • 8篇富晶

传媒

  • 8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2篇现代肿瘤医学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临床肿瘤学杂...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癌症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医学与哲学(...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中国冶金工业...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分析化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15篇2009
  • 16篇2008
  • 22篇2007
  • 34篇2006
  • 39篇2005
  • 25篇2004
  • 18篇2003
  • 10篇2002
  • 12篇2001
  • 12篇2000
  • 4篇1999
  • 8篇1998
2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凋亡相关基因FasL和Bcl-2在小鼠肝癌中的表达
2000年
HCa -F和HCa -P是同源且转移能力不同的肝癌细胞系 ,P为低转移 (转移率 <30 % ) ,F为高转移 (转移率 >80 % )。经Sp法免疫组化染色发现 :FasL在F原发瘤中的表达显著强于P原发瘤 (P <0 0 1) ,Bcl- 2在两者均为强阳性 ,无显著性差别。提示FasL可能赋予F细胞杀伤免疫细胞的能力并与其较强的转移力相关。
王怀莲侯力凌茂英吕申毛利民
关键词:FASLBCL-2肝癌
PCNA、p53、Rb基因产物表达与平滑肌肿瘤的良恶性关系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PCNA、p53、Rb基因产物表达与平滑肌肿瘤良恶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CNA、p53、Rb基因产物在 5例平滑肌瘤、 2 7例平滑肌肉瘤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p53、Rb在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2 ,2 5例 (P <0 0 5) ;1,15例 (P >0 0 5) ;1,16例 (P <0 0 5)。表明检测基因产物PCNA、p53、Rb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平滑肌肿瘤的良恶性及预后。
冀学宁毛利民吕申张朝
关键词:平滑肌肿瘤PCNAP53PRB
hMLH1与MGM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病理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hMLH1与MGM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42例癌旁组织标本的hMLH1与MGMT蛋白表达情况,在SPSS 13.0统计软件上应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为54.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4.3%(P<0.0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癌组织为4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6.7%(P<0.05);但其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hMLH1与MGMT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hMLH1与MGMT蛋白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吕伟朋李梅冯璐王朝晖吕申
关键词:HMLH1MGMT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
肌肉注射可调控胰岛素基因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为研究四环素调控的胰岛素表达载体肌肉直接注射后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构建了质粒 prTA tet4 rhINS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Balb/C小鼠成糖尿病模型 ,30 0 μg质粒注射至小鼠的股部肌肉 ,并同时在饮水中加入不同浓度强力霉素 (Dox) ,监测小鼠末梢血糖、体重 ,测定血清人胰岛素、C肽水平 .用RT PCR检测小鼠肌肉注射部位组织中人胰岛素原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 :质粒prTA tet4 rhINS注射后 ,给予Dox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血清人胰岛素、C肽水平相应升高 ,体重增加 .效果持续大约二周 .小鼠肌肉组织中有人胰岛素原mRNA表达 .降糖效果和基因表达程度随Dox浓度增加而增强 .质粒 prTA tet4 rhINS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高血糖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 .在糖尿病小鼠肌肉组织能很好地表达 ,并受Dox调控 .
李鸿苏本利刘海霞张雪扬吕申刘敏纪晓F.BOSCH
关键词:肌肉注射胰岛素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肌肉组织DOX
TGF-β_1、PTEN、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TGF-β1、PTEN、p53在不同组织类型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不同病理组织类型胃腺癌61例及正常34例胃镜取材组织中TGF-β1、PTEN、p53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p5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随着分化程度降低,TGF-β1、p53表达明显增高(P<0.05);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P<0.05),随着分化程度降低,PTEN表达明显减少(P<0.05)。胃癌组织中TGF-β1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TGF-β1与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TGF-β1、PTEN及p53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能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
杨晶刘丽娜吕申
关键词:TGF-Β1PTEN抑癌基因P53胃癌
5例白毒伞中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邢文斌吕申
关键词:白毒伞中毒毒蕈中毒食物中毒夏秋季节中毒患者
白毒伞中毒的生化指标特点被引量:7
2010年
邢文斌刘丽娜吕申
关键词:白毒伞中毒生化指标
尿中5种修饰核苷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尿中5种修饰核苷Pseu,m1A,m1I,m1G及m2G作为肺癌诊断分子标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系统分别检测肺癌患者55例(其中包括肺鳞癌18例,肺腺癌23例与小细胞肺癌14例)与正常人30例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五种核苷,同时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肌酐,以两者比值表示核苷浓度;分析其与肺癌发生、病理分型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值均<0.01)。小细胞癌组m1I浓度显著高于腺癌组(P=0.045);m1A、m1I和Pseu3者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4-5种联合检测相同,并且显著高于m1A单项检测(P=0.037)。结论: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也可能有助于肺癌病理分型。
冯璐李梅裴笑月王文昭许国旺吕申
关键词:肺癌修饰核苷高效液相色谱
幽门螺杆菌对胃癌hMLH1和hMSH2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胃癌中hMLH1和hMSH2基因表达的影响和Hp的致癌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癌旁和胃炎黏膜中hMLH1、hMSH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全部被检组织中,Hp感染组hMLH1和hMSH2表达阳性率均低于相应的非感染组,其中胃癌组织中hMSH2表达阳性率在Hp感染组(54.7%)和非感染组(82.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引起hMLH1和hMSH2基因表达降低,这可能是Hp导致胃癌的分子机制之一。
范凯马坚妹王朝晖刘敏吕申许国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肿瘤HMLH1HMSH2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癌hMSH2及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抑癌基因PTEN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子宫内膜癌和1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hMSH2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率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hMS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52%与18.75%,两组差异显著(P<0.05);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64.52%与50.00%,差异不显著(P>0.05)。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年龄不相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率在hMSH2蛋白阳性表达组为70.00%,高于阴性表达组的54.55%,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的错配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原因。
刘志敏王丽宏李梅王朝晖吕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HMSH2抑癌基因PTEN免疫组织化学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