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67 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11篇贫血
  • 10篇再生障碍性贫...
  • 10篇障碍性贫血
  • 10篇教学
  • 10篇干细胞
  • 9篇胃癌
  • 8篇肿瘤
  • 6篇血清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蛋白
  • 5篇基因
  • 5篇标志物
  • 4篇血液
  • 4篇实验教学
  • 4篇脐带间充质干...
  • 4篇腺癌
  • 4篇免疫
  • 4篇白细胞

机构

  • 38篇蚌埠医学院
  • 32篇蚌埠医学院第...
  • 6篇安徽省立医院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江苏大学
  • 4篇蚌埠市第二人...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六安市人民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砀山县人民医...
  • 1篇蚌埠市中医院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合肥职业技术...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安徽省临泉县...
  • 1篇安徽省砀山县...

作者

  • 67篇张强
  • 20篇李玉云
  • 8篇郝艳梅
  • 6篇翟志敏
  • 5篇张英杰
  • 5篇徐修才
  • 5篇陈乐
  • 5篇禹莉
  • 5篇王锦
  • 4篇孟茵
  • 4篇张伦军
  • 4篇王露
  • 4篇李见
  • 3篇魏晓巍
  • 3篇吴晓莉
  • 3篇丁晓琳
  • 3篇李庆
  • 3篇马芳
  • 3篇许文荣
  • 3篇刘铁成

传媒

  • 11篇蚌埠医学院学...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4篇淮海医药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ecursor,ProGRP)等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首次确诊的肺癌患者134例(肺癌组)、同时期收治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20例(良性组)和健康体检者109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CEA、CYFRA21-1、NSE、ProGRP水平,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各指标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单独或联合使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的4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在肺癌组中,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鳞癌患者CYFRA21-1水平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小细胞癌患者NSE和ProGRP水平均高于腺癌和鳞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肺腺癌、肺鳞癌、肺小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标志物分别为:CEA(0.783)、CYFRA21-1(0.892)、NSE(0.948);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总体)的曲线下面积AUC(0.903)、灵敏度(88.1%)、特异度(84.4%)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ProGRP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对肺癌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意义,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肺癌优于单项检测。
邵莹张强翁文娟赵明明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4
2021年
实习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是将临床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主要步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重要环节,也是由医学生过渡到住院医师的必经之路。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发现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医学生的实习质量,不利于实习生的培养,会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学生未来岗位实际操作能力与医学检验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践教学和管理的工作。本文从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医学专业学生临床交流能力与临床医学知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王伟王海梅张强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
前列腺素D2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D2(PGD2)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取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通过RT-PCR检测前列腺素D2合酶(L-PTGDS)和前列腺素D2受体2(PTGDR2)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L-PTGDS、PTGDR2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L-PTGDS与PTGDR2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L-PTGDS、PTGDR2蛋白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L-PTGDS与PTGDR2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导致外周血PGD2表达降低;L-PTGDS与PTGDR2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外周血中PGD2的水平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王锦张强张松孙红黄岩
关键词:胃肿瘤前列腺素D2病理特征
胃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s对huMSCs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从胃癌细胞中分离和鉴定exosomes,并研究胃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s对huMSCs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采用连续离心及蔗糖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胃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s。分离的肿瘤细胞exo...
顾建美丁小青张强朱伟钱晖许文荣
文献传递
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ICM分型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分析t(8;21)急性髓系h血病(AML)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运用瑞特染色法、FAB细胞形态分类标准、流式细胞术(FCM)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遗传学染色体吉姆萨显带技术及RT—PCR技术对70例确认有t(8;21)与AML1-ETO融合基因双阳性的AML患者及70例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70例t(8;21)AML患者中M11例,M264例,M43例,无法分型的急性白血病(AL)2例;免疫表型分析发现CD13CD33CD34、CD117高表达,40%表达CD19,11%表达CD15+10%表达CD11b,7%表达CD7;遗传学显示50%的t(8;21)AML患者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性染色体丢失、9q-及超二倍体;RT—PCR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100%阳性。CDjt(8;21)AMI。患者完全缓解(CR)率72%,CD+19伴CD+7t(8;21)AML患者CR率为0,正常核型CR率31%。结论t(8;21)AML患者主要在M2中集中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较多见。CD19表达较高,而CD7表达极低,CD34、CD117高表达,这些抗原的表达可能与核型密切相关。CD+19是预后良好的指标,但同时出现CD+7则预后不良。
邬志伟翟志敏王会平胡超杰徐修才杨冬冬张强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急性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分型
IDO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转染hUCMSCs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构建共同表达人吲哚胺2,3-过氧化酶(IDO)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中的表达,为下一步利用高表达IDO的hUCMSCs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IDO基因克隆至慢病毒pGC-FU-EGFP表达载体中,通过PCR和测序鉴定获得连接正确的克隆。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及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情况;制备携带IDO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IDO,并测定重组慢病毒的滴度。用重组慢病毒以最佳MOI值感染hUCM-SCs作为实验组,以空载体转染的hUCMSCs(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的hUCMSCs(未转染组)作为对照,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IDO mRNA及IDO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pGC-FU-EGFP-IDO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慢病毒Lentivirus-IDO滴度为2×108 TU/mL。通过EGF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筛选其最适MOI为30,此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可达到80%以上。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IDO mRNA表达阳性,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均为阴性;Western blot检测示实验组细胞内IDO蛋白表达阳性,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均为阴性。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DO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慢病毒Lentivirus-IDO能有效感染hUCMSCs,IDO蛋白可在hUCMSCs中长期、稳定表达。
李玉云李见王露翟玮玮吴正中张强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
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价值。方法:选取152例产前住院孕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身体健康的100例非妊娠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PT、APTT分别为(10.91±1.82)s、(16.75±4.39)s,明显低于对照组PT(12.06±1.95)s、APTT(25.30±5.7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FIB、D-二聚体分别为(4.14±1.20)g/L、(3.14±0.82)g/L,明显高于对照组FIB(2.09±0.27)g/L、D-二聚体(0.88±0.3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TT产前检测结果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可帮助了解晚期正常产妇产前各项凝血指标,尤其可经预防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血栓性疾病,降低孕产妇分娩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周巧云田万林张强邵莹
关键词: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D-二聚体
骨髓中噬血细胞数量与外周血细胞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发热患者骨髓中噬血细胞数量与外周血细胞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46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骨髓噬血细胞数量与外周血三系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三系数量减少、两系数量减少、一系数量减少、三系数量正常以及三系正常至少一系升高组检出噬血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86.4%、62.1%、38.3%、34.6%及33.3%。其中三系数量减少组与其它4组相比,单位面积噬血细胞数明显升高(P<0.001);两系数量减少组单位面积噬血细胞数高于一系数量减少组、三系数量正常组、三系正常至少一系升高组(P<0.01);一系数量减少组与三系数量正常组、三系正常至少一系升高组,三系数量正常组与三系正常至少一系升高组相比,单位面积噬血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的噬血细胞漏检率分别为15.78%、22.03%、62.22%、77.78%及53.84%。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尤其是外周血三系及两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者要格外注意骨髓中噬血细胞的检出,同时对于三系细胞数量正常甚至至少有一系升高者也应仔细观察髓片中是否有噬血细胞的存在。
马梦亭田万林吴楠张强王凤超
关键词:发热噬血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乳腺癌病人血清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病人53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住院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病人48例为良性病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40名为对照组,应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Cys C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Cys C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织)Cys C蛋白表达状况。结果:血清Cys C含量乳腺癌组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病组,良性病组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治疗后乳腺癌病人血清Cys C水平较术前未治疗时降低(P<0.01)。Cys C≤1.015 mg/L为阴性,Cys C>1.015 mg/L为阳性,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7.92%,特异性为80.00%,准确度73.12%。年龄>50岁、肿瘤大小≥2 cm、浸润型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为Ⅲ型的乳腺癌病人血清Cys C含量分别高于年龄≤50岁、肿瘤大小<2 cm、浸润型小叶癌、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为Ⅰ~Ⅱ型的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ys 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表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结论:血清Cys C检测在临床乳腺癌筛查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癌组织与血清Cys C表达水平的异质性可能与其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密切相关。
张强黄岩李娟王锦张刚强王伟
关键词:乳腺肿瘤胱抑素C生化标志物
白细胞增高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增高对血红蛋白(Hb)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血液标本90份,其中WBC值在(10~ 〈20)×10^9/L、(20~ 〈40)× 10^9/L、≥40× 10^9/L的标本各30份,分别通过XE-2100型血液分析仪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比色法检测各标本的Hb值,其中HiCN比色法首先在660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其浊度,然后高速离心去除WBC,用上清液进行比色.观察2次测定Hb值的变化.结果:WBC值≥40 × 10^9/L,会对Hb结果产生影响,且WBC值越高,产生的浊度越大,对Hb的影响越明显(P〈0.01).结论:高WBC的存在将使Hb测定值假性增高,使用HiCN稀释血液,高速离心去除WBC后再比色测定可有效消除WBC异常增高对Hb的影响.
王锦郭晖丁淑琴张强钟政荣
关键词:白细胞血红蛋白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