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冠鑫

作品数:81 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心脏
  • 20篇手术
  • 19篇瓣膜
  • 18篇动脉
  • 16篇心脏瓣膜
  • 16篇外科
  • 13篇术后
  • 12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细胞
  • 8篇血管
  • 7篇二尖瓣
  • 6篇移植术
  • 5篇肾损
  • 5篇肾损伤
  • 5篇切口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微创
  • 5篇疗效
  • 5篇急性肾损

机构

  • 81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三明市第一医...

作者

  • 81篇张冠鑫
  • 56篇徐志云
  • 42篇韩林
  • 30篇李白翎
  • 20篇王崇
  • 15篇陆方林
  • 12篇钟铿
  • 10篇薛清
  • 9篇黄盛东
  • 9篇邹良建
  • 9篇徐激斌
  • 8篇侯霄雷
  • 8篇沈洪兴
  • 8篇唐昊
  • 7篇赵志青
  • 6篇颜涛
  • 6篇王志农
  • 6篇刘晓红
  • 6篇袁扬
  • 5篇郎希龙

传媒

  • 1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中华胸心血管...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西北医学教育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3
  • 18篇2012
  • 19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与非高龄患者的不同。方法:选择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820例,高龄组(年龄≥70岁)222例,对照组(年龄<70岁)598例。收集患者入院后的相关资料,危险因素分为术前变量、术中变量及术后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高龄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术前合并COPD(OR=7.653)、OPCAB(OR=6.785)、体外循环时间(OR=1.263)。结论:对于高龄患者术前合并COPD及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是高龄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更易从OPCAB中获益。
白一帆徐志云韩林张冠鑫李白领李斌朱吉林宝泉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高龄死亡率
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血管生成素-2基因抑制裸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表达对裸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1启动子驱动表达针对VEGF及Ang-2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VEGFshRNA及Ad-Ang-2shRNA。制备裸鼠人肺腺癌A549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RNA干扰后(RNAi)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接种裸鼠30d后,Ad-VEGFshRNA、Ad-Ang-2sh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d-VEGFshRNA及Ad-Ang-2shRNA联合干扰组与Ad-VEGFshRNA、Ad-Ang-2shRNA干扰组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VEGFshRNA组与Ad-Ang-2shR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d-VEGFshRNA、Ad-Ang-2shRNA干扰组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微血管密度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d-VEGF shRNA及Ad-Ang-2shRNA联合干扰组与单基因干扰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及Ang-2基因靶向RNA干扰在体内有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联合抑制VEGF及Ang-2基因的表达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肺腺癌的生长。
李白翎张冠鑫侯霄雷龚德军袁扬刘晓红黄盛东徐志云
关键词:腺癌血管生成素2腺病毒科
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衰败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3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2015年
目的分析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衰败(EBF)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回顾长海医院2001年1月到2014年1月间接受生物瓣置换术后EB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PubMed以"bioprosthesis"、"heart valve prosthesis"、"early failure"、"bioprosthesis failure"为关键词对1994年至2014年间发表的EBF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回顾分析。结果 200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长海医院收治的650例生物瓣置换术者中有3例发生EBF(占0.5%),EBF原因分别为自身瓣叶粘连、代谢综合征导致生物瓣早期钙化、早期生物瓣血栓形成。文献回顾收集14例EBF病例,其中生物瓣与自身瓣叶粘连6例(42.9%);患者本身代谢异常3例(21.4%);术后早期生物瓣血栓形成2例(14.3%);慢性炎症反应2例(14.3%);手术操作不当1例(7.1%)。结论 EBF较少见,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安朝张本杨帆刘晓红唐昊陆方林张冠鑫韩林徐志云
关键词:生物假体病例报告
瓣环结构重建的瓣膜置换手术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总结瓣环结构重建的瓣膜置换手术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59例病人行瓣环结构重建的瓣膜置换手术,其中细小主动脉根部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累及瓣环结构13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钙化斑累及主动脉瓣环2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手术后主动脉根部出血1例.行主动脉瓣环重建加主动脉瓣置换术40例,二尖瓣瓣环重建二尖瓣置换术7例,主动脉-二尖瓣纤维环重建加主动脉二尖瓣置换术12例.结果 二尖瓣瓣环重建加二尖瓣置换手术与常规二尖瓣置换手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主动脉瓣瓣环重建加主动脉瓣置换以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纤维连接重建加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明显延长.本组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6.7%.术后再次开胸止血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无瓣周漏.结论 瓣环结构重建手术适合于瓣环过小需置人与体表面积相匹配的人工瓣膜、瓣膜病变累及瓣环结构的完整性或手术损伤等情况,尽管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主动脉阻断和体外循环时问均有所延长,但手术操作引起死亡的比率并未增加.
韩林徐志云邹良建王志农王军张冠鑫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狭窄
△Np63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Np63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Np63α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Np63α阳性表达为40%(122/304例);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Np63α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VEGF表达均明显相关(P=0.001)。多因素统计分析提示△Np63α阳性是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Np63α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李白翎薛清张冠鑫王崇徐志云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转移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23例的外科处理
2011年
总结23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冠状动脉病理特征、外科处理方法及效果。 临床资料2002年至2009年5月我们共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147例,其中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共23例。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42—69岁,平均59.3岁。冠状动脉内膜完整17例,其中夹层仅累及冠状动脉开口13例,冠状动脉血管形成夹层4例;冠状动脉内膜撕裂6例。累及左冠状动脉5例,累及右冠状动脉10例,左、右冠状动脉均受累8例。
韩林徐志云邹良建陆方林徐激斌郎希龙唐昊张冠鑫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内膜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抑制血管生长素表达对肺腺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RNA干扰(RNAi)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血管生长素(ANG)表达,观察其对癌细胞生长和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H1启动子驱动的表达针对ANG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hANG),转染A549细胞,同时以正常A549细胞以及转染AAV—Null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i抑制ANG表达对A549细胞生长、致瘤、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别,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hANG成功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A549细胞72h后AN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549细胞组及AAV—Null组;转基因A549细胞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提示,正常A549细胞、AAV—Null转染细胞和AAV—shANG转染细胞的增殖指数(P1)分别为0.32±0.29、0.35±0.38和0.31±0.43,差异不明显。体内实验结果表明,AAV—shANG转染细胞组胸腺缺陷小鼠的成瘤体积、瘤质量均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各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9.4±1.5、9.8±2.1和5.7±1.9,提示AAV—shANG转染细胞组与正常A549细胞和AAV—Null转染细胞组有明显差异。各组凋亡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7.7±3.1)%、(8.5±5.4)%和(17.1±8.6)%。AAV—shANG转染细胞组凋亡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A549细胞组和AAV—Null转染细胞组,各组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9.7)%、(85.8±9.8)%、(70.4±10.1)%,AAV—shANG转染细胞组PCNA表达率低于两对照组。结论AVV—siRNA表达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ANG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李白翎张冠鑫侯霄雷谈梦伟袁扬刘晓红龚德军黄盛东
关键词:腺病毒科腺癌血管生长素
水通道蛋白1和水通道蛋白5在肺爆震伤肺水肿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大鼠肺爆震伤模型,检测在不同爆炸当量下大鼠受损肺组织含水量(干湿比重)、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的 mRNA 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评价 AQP1和AQP5在肺爆震伤肺水肿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爆震伤模型模拟爆炸致伤,根据所受冲击波压强的不同,将所有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额定0.3 MPa上限密闭爆炸处理;B组:采用额定0.15 MPa上限密闭爆炸处理;C组:正常对照组,未给予爆炸处理。爆炸后检测AQP1和AQP5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观察肺的病理生理改变。结果C组无损伤,A组死亡率(90%)高于B组(55%),A组大鼠肺含水量高达85.72%,明显高于B组的77.81%和C 组的70.65%;在炎症因子方面,A 组大鼠血液中 TNF-α和 IL-6含量分别为(12.62±0.40)mg/L和(10.74±0.05)mg/L、C组分别为(8.89±0.81)mg/L和(7.95±1.09)mg/L,C组(4.87±1.07)mg/L、(3.93±0.51)mg/L,3组之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PCR和Western-Blot发现AQP1和AQP5的表达与肺爆震伤后炎症损伤程度正相关(其中AQP1与TNF-α和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6,AQP5与TNF-α和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85,所有P值均小于0.05)。结论在一定大气压的密闭环境下,大鼠肺水肿的严重程度随着爆炸当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5在肺水肿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AQP1和AQP5的表达和肺水肿的严重程度正相关,AQP1和AQP5的表达和传统炎症因子TNF-α和IL-6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价肺爆震伤肺水肿发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卢琪珏李春光张冠鑫
关键词:肺爆震伤肺水肿AQP1AQP5
心脏瓣膜病伴发冠心病的临床分析及外科治疗
陈克彪王志农张冠鑫徐志云张宝仁
曲前列尼尔在心脏移植术后控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
韩林张冠鑫唐扬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