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供

作品数:93 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心脏
  • 33篇动脉
  • 29篇手术
  • 26篇体外循环
  • 26篇外循环
  • 19篇外科
  • 17篇心脏病
  • 14篇先天性
  • 13篇主动脉
  • 13篇先天
  • 13篇先天性心脏
  • 13篇先天性心脏病
  • 12篇术后
  • 12篇细胞
  • 11篇外科治疗
  • 11篇免疫
  • 9篇外科手术
  • 8篇蛋白
  • 8篇改良超滤
  • 6篇心房

机构

  • 91篇山东大学
  • 8篇山东省胸科医...
  • 4篇厦门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万杰医院

作者

  • 91篇张供
  • 33篇张希全
  • 31篇李守先
  • 29篇吴树明
  • 29篇谷兴华
  • 27篇宋毅
  • 20篇王涛
  • 17篇于建华
  • 15篇庞昕焱
  • 14篇巩性军
  • 11篇杨长勇
  • 11篇郭宏伟
  • 10篇张薇
  • 9篇李跃华
  • 8篇张运
  • 8篇孙文宇
  • 7篇苏润毅
  • 7篇刘美明
  • 6篇钟明
  • 5篇朱慧

传媒

  • 15篇山东大学学报...
  • 10篇山东医药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省第十一...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14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简称参芪液)对体外循环(CPB)术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分为参芪液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参芪液组于术前5天开始及术中体外循环结束时每日静脉滴注参芪液250mL。于麻醉前、术后6h、24h、72h及7d抽取肝素抗凝的外周静脉血,动态检测两组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参芪液组患者RBC-C3bRR、RBC-ICR术后6h、24h、72h及7d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于术后7d恢复到正常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PB可以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围术期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PB患者术后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受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宋毅李然巩性军高培显张供吴树明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外循环红细胞免疫
GM<,1>和甲基强的松龙对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和甲基强的松龙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1.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可以减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脑损伤,但不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途径.2.甲基强的松龙可以抑制...
张供
关键词: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体外循环脑损伤细胞间粘附因子-1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在紫绀型心脏病人中的应用
2002年
宋士秋李守先黄桂鹏张供于建华宋毅张彦恩
关键词:紫绀型心脏病红细胞压积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2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别于术前第3天、体外循环结束后10 min、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5个时点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CD8+,计算CD4+/CD8+,采用免疫化学分析系统测定血清IgG、IgA、IgM浓度。结果体外循环后CD3+、CD4+、CD8+及CD4+/CD8+均较术前下降(P<0.05),血清IgG、IgA、IgM浓度也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均<0.05),术后第7天均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循环能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至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
郭宏伟于建华刘美明吴树明张供廖崇先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
动脉导管三角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动脉导管三角区,为动脉导管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尸体标本上模拟动脉导管结扎术操作步骤对动脉导管三角进行解剖,并对相关结构进行观察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左支气管动脉在动脉导管下窗发自降主动脉的占28.6%(4例),在动脉导管上窗发自主动脉弓的占7.1%(1例),动脉韧带长(11.1±1.4)mm,主动脉峡部外径(21.9±2.1)mm,二者之比为0.49±0.05,有直线相关性(r=0.892,P<0.001)。左喉返神经跨越动脉韧带的主动脉侧1/3者占57.2%,中间1/3及肺动脉侧1/3者均为21.4%。结论:熟悉动脉导管三角的解剖结构及其量化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避免动脉导管结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刘美明吴树明张供李振中周敏
儿童二尖瓣置换术(附6例报告)
2002年
庞昕焱宋惠民苏润毅李守先张供任立杰
关键词:儿童二尖瓣置换术手术方法先天性心脏病
糖尿病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脑损伤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行瓣膜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 16例为实验组 ,非糖尿病患者 2 0例为对照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 5小时抽血 ,采用 EL ISA法检测血清 S10 0 B蛋白浓度 ,以判断脑损伤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早期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 94 %和6 5 %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为减少糖尿病患者术后脑损伤的发生 ,术前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术中严密观察血糖变化 ,术中和术后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谷兴华李守先苏润毅张希全张供徐巨林孙文宇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早期脑损伤瓣膜置换术
内窥镜取大隐静脉技术与传统开放获取技术的对比性分析
目的 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是最为常用的同种血管移植物,随着微创技术的进展,内窥镜取大隐静脉技术(endoscopic saphenous vein harvesting,ESVH)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杨长勇张森宋毅马增山张供
关键词:内窥镜大隐静脉细胞损伤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整合素β1基因表达改变在心房颤动中的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朱慧张薇张供郭辰虹杨贵荣张运
关键词: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整合素Β1心房颤动基因表达改变细胞外基质代谢心肌间质重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张希全张供吴树明谷兴华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外科手术手术期间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