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介平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块菌
  • 2篇多样性
  • 2篇印度块菌
  • 2篇原色
  • 2篇生物学
  • 2篇松露
  • 2篇腐败变质
  • 2篇保鲜
  • 2篇保鲜方法
  • 2篇材料选择
  • 1篇地理分布
  • 1篇遗传学
  • 1篇植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宿主植物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特性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昆...

作者

  • 7篇刘培贵
  • 7篇张介平
  • 6篇邓晓娟
  • 6篇万山平
  • 5篇王向华
  • 4篇陈娟
  • 4篇乔鹏
  • 3篇王云
  • 2篇时晓菲
  • 2篇耿丽英
  • 2篇王冉
  • 2篇田霄飞
  • 2篇于富强
  • 1篇郑焕娣
  • 1篇姜华
  • 1篇陈吉岳
  • 1篇田宵飞

传媒

  • 2篇菌物研究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西南块菌(松露)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本项目对我国西南块菌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开展了研究,对我国12个省(区)、西南52个县域进行了野外考察,采集研究标本一千零六十八余份;基于形态解剖学比较研究和DNA分子nrDNA-LSU、ITS等序列的系统学分析,修订并建立属下4个组的分类系统;确认我国分布有41个种,其中,26个为我国特有种,16个新种。首次明确了国产黑块茵涵盖了Findicum等6个种;澄清和纠正了一些物种名称的误用和混乱。国产夏块茵Tuber sinoaestivum与欧洲zaestivum,国产印度块菌rindicum与欧洲T.melanosporum成姊妹类群。研究结果清晰了我国块茵的物种多样性。利用核糖体ITS和共显性ssR分子标记,首次对中国西南51个居群的Tuber indieum complex进行了谱系地理和群体遗传学分析,基于单倍型的系统发育树、网状进化关系树、SAMOVA分组分析以及微卫星位点的STBUCTUBE、PCO和UPGMA分析表明,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划分为两个具显著遗传分化及谱系地理结构的谱系,即A与t3谱系,A谱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南部地区,B谱系主要分布于怒江上游和金沙江北部地区,A和B谱系很可能是两个物种水平的差异。结合块茵地理信息系统和物种分布模型,提出川西、黔东北、藏东南及滇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作为块茵重点保护与发展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块菌属真菌宿主植物丰富多样,对土壤、DH等要求及适应性相对宽泛。子囊果内及根际微生物类群的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多样性更加丰富。经过数千组合试验,筛选出茵根合成基质配伍及促栖菌,成功地合成了4种块菌与6种树种的茵根树苗587515,种植832亩,并成功产出了块茵子实体。研究结果表明,块菌是适宜于在我国西南等地喀斯特石灰岩地区广泛种植的真菌类群。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理解和阐明
刘培贵王云王向华于富强陈娟邓晓娟乔鹏耿丽英张介平万山平
中国西南块菌(松露)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
刘培贵王云王向华于富强陈娟邓晓娟乔鹏耿丽英张介平万山平
该项目对中国西南块菌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开展了全面研究。对中国12个省(区),西南52个县域进行了野外考察,采集标本1068余份。基于大量标本形态学和DNA nrDNA-LSU、ITS等序列的系统学分析,明确了分类学特征...
关键词:
关键词:块菌物种多样性保护生物学
印度块菌的一种保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度块菌(中华块菌)保鲜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包括块菌子实体的材料选择、表面清洗与消毒杀菌;保藏基质的制备,以及保藏块菌材料的器皿及包埋与存放等步骤,保藏温度等要求。该方法简便经济,不需要专用设备,采...
刘培贵王向华邓晓娟田霄飞时晓菲张介平万山平
文献传递
中华夏块菌及其生态学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野生食用菌市场上,一类与印度块菌复合群(Tuber indicum complex)形态相近的黑块菌,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此种"黑块菌"即为以前在我国曾报道记载过的夏块菌(T.aestivum)。2009年,笔者采到其子实体,通过形态学及nrDNA-ITS序列的比对和分析,发现中国的夏块菌与欧洲夏块菌不是同一个种,为姊妹种关系,并命名为中华夏块菌(Tuber sinoaestivum)。在本文中,笔者对其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海拔、共生树种、地理分布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华夏块菌主要发生在海拔1800~2800m的亚热带针叶林下的弱碱性(pH 7~8)、疏松钙质的土壤中,与华山松(Pinus armandii)形成菌根,为共生关系。在云南大理、丽江、保山、昭通等地野生菌市场时有发现其踪迹;但迄今为止,仅在四川省境内的会东县采集到自然状态下的子囊果;故而,其自然地理分布情况不详。
张介平刘培贵
关键词:土壤特性地理分布
中国块菌要览及其保护策略被引量:24
2011年
截至目前报道的中国块菌有28种,其中黑块菌4种,白块菌24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黑块菌类有印度块菌复合种和中国夏块菌,其中印度块菌复合种与欧洲法国黑孢块菌属于姊妹类群,中国夏块菌与欧洲夏块菌也是姊妹类群。虽然欧洲意大利白块菌在中国尚未找到、波氏块菌在中国的存在尚待最终确认,但是,最近的更多白块菌新种的发现,说明中国块菌的多样性要比预期的丰富得多。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的块菌种类不仅和欧洲种有着紧密的亲缘,而且和北美的种也有一些联系,特别是与欧洲块菌有着历史渊源。这些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欧亚块菌共同起源于古地中海、之后各自分布于中国西南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繁衍至今,形成现代分布格局。新近发现的大批白块菌类群表明中国西南块菌资源十分丰富、种类极其多样,很可能是起源古老保留下来一个大分支,暗示着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是世界块菌起源和分化中心,有力支持了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是世界块菌起源和分化中心的学说。中国块菌的共生树种种类比世界任何地区都丰富多样,不仅有与阔叶树,如栎、榛、杨、板栗等形成菌根关系,更多的是与松、云杉和冷杉等针叶树,而且还有特有树,如油杉等形成菌根关系。中国块菌对土壤等要求及适应性相对也宽泛,产量大而集中,分布广,生态多样性更加丰富。近20年的商业化盲目采集致使块菌植被、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块菌产量明显减少,严重危及块菌资源的生存。改变采集方式,保护我国的块菌资源刻不容缓。发展块菌种植业形成新型农林业经济和生态模式是最有效的保护策略。
刘培贵王云王向华陈娟郑焕娣邓晓娟乔鹏姜华田宵飞张介平万山平王冉
关键词:块菌资源保护
中国块菌属多样性被引量:25
2011年
在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块菌属Tuber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形态特征、生态特征以及分子系统学分析,对比研究了欧洲和北美的部分块菌属标本,对中国块菌属已知种类进行了分类订正和系统的总结。研究确认我国分布有17种块菌,其中3/4的种类分布于西南地区。尚有6种因未观察到可靠的标本而存疑,3种排除在我国分布。文中对该属在我国分布的每个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进行了简要论述与介绍,并给出了中国块菌属分类检索表。
陈娟邓晓娟陈吉岳乔鹏张介平万山平王冉刘培贵
关键词:块菌生态
印度块菌的一种保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度块菌(中华块菌)保鲜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包括块菌子实体的材料选择、表面清洗与消毒杀菌;保藏基质的制备,以及保藏块菌材料的器皿及包埋与存放等步骤,保藏温度等要求。该方法简便经济,不需要专用设备,采...
刘培贵王向华邓晓娟田霄飞时晓菲张介平万山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