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娅铭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代人
  • 1篇釉质
  • 1篇枕骨
  • 1篇枕骨大孔
  • 1篇直立人
  • 1篇智人
  • 1篇人类进化
  • 1篇人种
  • 1篇上颌
  • 1篇身高
  • 1篇石人
  • 1篇四种人
  • 1篇头盖骨
  • 1篇尼安德特人
  • 1篇盆地
  • 1篇种族
  • 1篇种族主义
  • 1篇现代人
  • 1篇连续性
  • 1篇进化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崔娅铭
  • 2篇吴新智
  • 1篇邢松
  • 1篇周蜜

传媒

  • 4篇人类学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大自然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猿:人类进化新线索被引量:1
2010年
美国《科学》杂志回顾2009年的科学研究时总结了十项突破,第一项就是关于地猿的研究,使得这种古代生物在2009年年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崔娅铭
关键词:人类进化
人种及其演变被引量:6
2016年
人类最初在非洲生存时以及从非洲扩展到亚洲和欧洲后由于遗传漂变、基因突变和对不同自然环境的适应而形成了差异.18世纪起在一些差异的基础上人类被划分为5个人种,后来加上社会文化等因素又区分出许多小人种.一般将人类区分为3大人种,即黑种、黄种和白种,也有学者主张从黑种中再分出棕种,主要包含澳大利亚土著.各大人种本来分别具有一些不同的主要特征,但是从16世纪开始,欧洲白人向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举扩张并产生越来越多混血个体,从而改变了人种的地理分布并导致人种界线的模糊,终于使得生物学上人种概念不复存在.但是在日常生活、社会调查、医学和法医学实践中目前还不能完全离开基于人种的区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关于种族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的一些问题.
吴新智崔娅铭
关键词:反种族主义
过去十万年里的四种人及其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在过去的大约十万年里,已知共存的人类有四种:早期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弗洛勒斯人和丹尼索瓦人.早期现代人是我们当代人最近的祖先,形态与我们基本上一致.尼安德特人比早期现代人稍矮但身体和四肢粗壮,平均脑量稍大,晚更新世广布于欧洲,在西亚和中亚也有分布,消失于大约3万年前.古代DNA和形态学上的证据都证实,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当代人基因组中携带的源自尼安德特人的DNA对当代人的生理机能、形态乃至对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都有影响.弗洛勒斯人化石只出土于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身材特别矮小,脑量仅为现代人的三分之一,生活于10~6万年前,其来源与其他人类的关系至今仍是个谜.丹尼索瓦人化石只出土于俄罗斯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丹尼索瓦山洞,生活在大约4万年前,出土了一根手指骨和两颗牙齿.DNA显示其为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共存的另一种人.美拉尼西亚人基因组中有4.8%?±?0.5%来自丹尼索瓦人,有学者提示丹尼索瓦人与西藏人的基因交流对西藏人适应高原环境有帮助.另有研究称除了上述四种人以外,也许还有另外一种人尚未被发现.
吴新智崔娅铭
关键词:尼安德特人弗洛勒斯人
通过枕骨大孔测量值对若干化石人类身高的估计被引量:2
2015年
身高是人类体质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化石人类的身高的估计主要借助于基于现代人骨骼测量数据计算而得的身高推断公式。本文使用枕骨大孔长和枕骨大孔宽的测量值和相关身高估计公式,对郧县EV9001,郧县EV9002,大荔,柳江,山顶洞101,山顶洞102和考古遗址骨骼的身高进行了估计,并使用其他头部测量数据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检验和校正。本文认为,这6个化石人类的身高分别为160.76、161.89、159.85、161.54、163.92和164.30cm。
崔娅铭
关键词:古人类
印度纳尔玛达地区发现的粗壮智人化石及其与亚洲直立人的连续性
2011年
1999年,在印度西部的纳尔玛达(Narmada)河的一条支流——奥尔桑(Orsang)河谷发现了一具孤立的智人头骨,这对于了解印度人类进化历史和南亚直立人与最古老的亚洲智人(或AMH,解剖学上现代的人)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化石是在古老的河流沉积物中发现的。对主体沉积和颅内沉积物的红外光释光(IRSL)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为3—5万年。然而,对化石的直接测年(放射性碳加速器质谱测年AMS)结果表明,其年代最小为4981—5579年前。头骨被归类为圆颅型智人。头骨上最引人注意的特征是颅外有亚洲直立人头后部很发达的角圆枕。头骨最宽处在下部(颞骨)如直立人,这样的情况从来不见于智人。这可能是由于乳突的气窦化而形成的。乳突上脊发育,从破损的眉间区(20mm)可以看到很宽的额窦。所有这些粗壮的特征都表明Orsang头骨和晚期亚洲直立人之间具有遗传连续性。
LS ChamyalA Dambricourt MalasséDM MauryaRachna RajN JuyalS BhandariRK PantC Gaillard崔娅铭
关键词:智人直立人头盖骨
现代各主要人群额骨3D几何形态的对比被引量:3
2018年
额骨是连接面颅和脑颅的重要头骨组成部分,关于现代各个人种的额骨形态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些人种额骨的基本形态如何,变异范围以及与其他人群的相似与差异等问题都尚未完全厘清。而额骨的很多特征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进行测量和准确的描述比较。鉴于这些问题,本文将采用基于三维表面半标志点的几何形态测量方法,研究东亚现代人额骨的表面形态及其变异范围,并与欧洲,东南亚,美洲,非洲以及澳洲的现代人群的额骨形态进行对比,为对比不同人群的形态研究建立基础数据。结果显示,额骨形态的变异主要表现在:1)额骨鳞部的额结节和正中矢状脊共同向前隆起或回缩以及相对额骨宽度;2)眉弓的粗壮程度,额结节的侧向发育程度和正中矢状脊的发育情况。为了进一步揭示中国现代人与其他人群在额骨形态上的关系,本文还探讨了额骨大小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结果显示,东亚现代人和欧洲现代人额骨中心大小值的中位数最大,澳洲现代人的最小。东亚现代人的额骨形态与澳洲,欧洲和非洲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为了检验额骨的形态是否与遗传距离一致,作者还对额骨形态距离和遗传距离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群的额骨形态与其遗传距离呈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本研究结果中不同人群额骨形态上的差异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遗传距离,并可能进一步反映人群历史。东亚现代人的额骨平均形态在与各个人群比较过程中表现出一致性特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亚现代人群的进化过程是相对独立的。未来额骨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可通过扩大标本数量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演化阶段之间的差异。
崔娅铭
关键词:额骨现代人
中国近代人群上颌前臼齿釉质-齿质连接面形状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被引量:4
2016年
牙齿的釉质-齿质连接面(EDJ或Enamel-dentine junction)是釉质表面(OES或Outer enamel surface)形态的发生基础,其形态特征在牙齿发育早期形成,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为探讨EDJ形状在近代人群中的变异特点,本文使用显微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或micro-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了100例采自华中地区近代农业人群的上颌前臼齿(P^3和P^4各50例),并复原了EDJ表面三维结构。采用基于30个标志点(landmark)和半标志点(semi-landmark)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量化了上颌前臼齿EDJ表面形状。结果显示,牙齿内部舌侧尖区域变异程度较颊侧尖大。在人群内部,上颌前臼齿的变异方式主要表现在1)颊舌尖相互靠近或远离造成的咬合面深浅的差别;2)颊舌尖齿质最高点(dentine horn)相对高度的差异;3)舌侧尖近远中方向尺寸的变化;4)P^3颊侧尖近中脊的内收与外扩造成的整个轮廓形状的对称性变化;5)P^4整个咬合面轮廓MD/BL比值的大小差别。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上颌前臼齿EDJ形状在两性或不同时代标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平均形状的比较发现男性上颌前臼齿的舌尖相对较宽,颊侧尖近中脊相对较低。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显示两性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样,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样本组之间在EDJ形状上的差别也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这一结果提示中国近代人群上颌前臼齿EDJ表面形状的变异特点至少可以追溯到全新世早期(本文使用标本最早来自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阶段)。未来EDJ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可通过扩大标本数量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人群、不同演化阶段之间的差异。
周蜜崔娅铭邢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