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文静

作品数:12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细胞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弥漫
  • 3篇弥漫大B细胞...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肿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卵巢
  • 2篇恶性
  • 2篇MALT淋巴...
  • 2篇并发
  • 1篇性疾病
  • 1篇雄激素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二人...
  • 1篇天津市肺癌研...

作者

  • 12篇宋文静
  • 3篇付蓉
  • 3篇王邦茂
  • 3篇王一浩
  • 3篇宋嘉
  • 3篇李丽娟
  • 2篇关晶
  • 2篇杜倩
  • 2篇吴玉红
  • 2篇曹海龙
  • 2篇王化泉
  • 2篇邢莉民
  • 2篇高玉彤
  • 2篇曹洁
  • 2篇陈宝元
  • 2篇刘鸿
  • 2篇王国锦
  • 2篇瞿文
  • 2篇邵宗鸿
  • 2篇阮二宝

传媒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Leydig细胞瘤伴高雄激素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卵巢Leydig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LCT),又称卵巢睾丸间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性索间质类肿瘤,其发生率极低,约占所有卵巢肿瘤0.1%。LCT多伴有雄激素升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有时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据组织病理学,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预后较好。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卵巢Leydig细胞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进行分析,探讨LCT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王立娜田文艳蒯丹张慧英王颖梅袁梦华何庆宋文静薛凤霞
关键词:卵巢肿瘤LEYDIG细胞瘤高雄激素血症影像学特征病理学
肺和胃部并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来自淋巴结外边缘带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的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系统并发MALT淋巴瘤较少见,肺脏和胃同时发现MALT淋巴瘤的病例国内外亦少见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
李津娜曹洁杜倩陈宝元宋文静仇晓莉高玉彤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并发MALT淋巴瘤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胃部淋巴结外
miR-2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石蜡组织中miR-21的差异性表达与PTEN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26例DLBCL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的miR-21表达,应用聚合物免疫组化检测系统检测PTEN蛋白水平。结果表明,26例DLBCL石蜡组织中miR-21的表达量为6.586(1.10,38.2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791(0.35,2.87)](P<0.05),在26例DLBCL中有6例PTEN蛋白(23%)阳性,而在20例(77%)中为阴性。DLBCL中miR-21表达水平与PTEN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其高表达与DLBCL血清LDH水平呈正相关、Ⅲ/Ⅳ期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与临床亚型无关(P>0.05)。结论:在DLBCL中miR-21表达升高可能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PTEN可能是miR-21的靶基因。
李春红付蓉王一浩宋文静阮二宝瞿文王化泉王国锦宋嘉王晓明吴玉红邢莉民刘鸿李丽娟关晶邵宗鸿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IR-21靶基因PTEN蛋白
结直肠锯齿状息肉的临床特征及中西方差异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锯齿状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表现,并比较中西方报道的差异,旨在为结直肠锯齿状息肉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总结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近年来检出的结直肠锯齿状息肉患者的内镜、病理及临床特点,并与文献报道的西方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共28981例患者进行了结肠镜检查,9191例患者至少1枚结直肠息肉。其中锯齿状息肉检出率为0.53%(153/28981),低于西方报道(1%~18%)。153例锯齿状病变中,增生性息肉(HP)、广基锯齿状腺瘤(SSA/P)、传统锯齿状腺瘤(TSA)所占比例分别为41.2%、7.2%和51.6%;而西方国家的研究显示,HP所占比例为70%~90%,SSA/P占10%~20%,TSA约占1%。锯齿状息肉在男性和年龄≥50岁的患者中检出率更高。153例锯齿状息肉中,大的锯齿状息肉(直径≥10 mm)和近端锯齿状息肉所占比例分别是13.7%(21/153)和46.4%(71/153)。此外,58.2%(89/153)的锯齿状腺瘤伴有异型增生。14例锯齿状息肉伴有同时性进展性结直肠肿瘤(sAN),其中大锯齿状息肉(LSPs)(OR值3.446,95%置信区间1.010-11.750,P<0.05)可能与伴发同时性进展性肿瘤有关。结论:结直肠锯齿状息肉检出率较低,3种亚型的比例与分布位置与西方的报道显著不同。大锯齿状息肉可能与伴发同时性进展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杜邵纯刘天宇刘丽董文逍宋文静曹海龙王邦茂
关键词:增生性息肉
肺、胃并发MALT淋巴瘤一例
目的报道并讨论肺、胃并发MALT淋巴瘤一例。方法(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主因"胸痛2月"入院。既往肾结石病史3年,吸烟史5年,饮酒30年已戒半年。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轻度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7...
李津娜曹洁杜倩陈宝元宋文静仇晓莉高玉彤
文献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shp1基因甲基化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患者血浆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5例初治DLBCL患者,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方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浆、外周血白细胞( PBL)和其中28例对应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FFPE)肿瘤组织中shp1甲基化,同时以6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和1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间3种标本中shp1基因甲基化频率,分析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9例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shp1基因甲基化;DLBCL患者血浆、PBL、FFPE组织中 shp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51.4%(18/35)、28.6%(10/35)、64.3%(18/28)。 shp1基因甲基化在血浆和FFPE组织中有较高的一致性(κ=0.78,P=0.00),在PBL和FFPE组织中一致性较低(κ=0.36,P=0.01)。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患者血浆和FFPE组织中shp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高于LDH正常患者(13/16比5/19,11/12比7/16,P=0.02、0.04),患者PBL中shp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血清LDH水平无关( P=0.14)。结论 DLBCL患者血浆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组织中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辅助DLBCL诊断、指导靶向治疗的相对无创的生物学指标。
陈小双付蓉王一浩宋文静阮二宝瞿文王化泉王国锦宋嘉王晓明吴玉红邢莉民刘鸿李丽娟关晶邵宗鸿
关键词:DNA甲基化
免疫球蛋白G4检测在不明原因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既往诊断为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免疫球蛋白G4(IgG4)浆细胞的表达水平,评价其是否可重新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并分析肝组织存在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但未达到IgG4-RD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6年7月行肝穿刺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肝损伤病因的患者3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组织行IgG、IgG4染色,分析患者是否符合IgG4-RD的诊断标准,以及肝组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与血清学指标(ALT、AST、ALP、GGT、IgG)、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和Wileoxon秩和检验。结果33例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0.48±14.52)岁,有10例(30.3%)患者肝脏中存在不同程度的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其中1例患者肝脏中IgG4阳性浆细胞个数〉10个/高倍镜视野(HPF),IgG4/IgG〉40%,伴有血清IgG4升高和肝左叶外侧端小圆形低密度结节,可重新诊断为IgG4-RD。该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ALT为948U/L,AST为658U/L,ALP为176u/L,GGT为197U/L,TBil为21.5gmol/L,DBil为10.0μmol/L。根据肝组织中是否存在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将33例患者分为有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组(IgG4阳性组)10例和无Ig04阳性浆细胞浸润组(IgG4阴性组)23例。kG4阳性组和Ig64阴性组患者AIJ、AST、ALP、GGT的中位水平(分别为26.0U/L比31.0u/L,28.5U/L比32.0U/L,114.0U/L比77.0U/L,65.0U/L比36.0U/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98、-0.216、-0.862、-0.705,P均〉0.05);IgG4阳性组患者中位血清IgG水平高于IgG4阴性组(17.15g/L比13.6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76,P=0.035)。结论IgG4-RD可能是肝损伤的病因。伴或不伴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的患者,其临床特征、血清学指标和肝脏炎性�
张跃周璐焦国慧李燕妮张玉洁宋文静张洁王邦茂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4
亚实性肺结节CT征象在良恶性鉴别及腺癌恶性侵袭程度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0
2018年
背景与目的亚实性肺结节为肺原发腺癌的常见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依据其CT影像特征预测病理分型对确定临床治疗策略具有临床价值。本研究根据病理分类,回顾性分析良性、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侵袭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侵袭性腺癌三组亚实性肺结节的CT征象,评估其在良恶性鉴别及恶性侵袭程度判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手术切除亚实性结节的CT征象。依据手术病理分为良性和恶性组,恶性组根据侵袭程度分为无/微侵袭组(AAH/AIS/MIA)、侵袭性腺癌组,测量结节大小、实性成分比例、瘤肺界面、形状、边缘、胸膜牵拉征、空气支气管征、结节内血管异常等CT征象。根据单因素分析(χ2检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清晰的瘤肺界面、空气支气管征以及结节内血管异常是恶性结节的重要预测指标,风险比分别为38.1(95%CI:5.0-287.7;P<0.01)、7.9(95%CI:1.3-49.3;P=0.03)、7.2(95%CI:1.4-37.0;P=0.02)。更大的实性成分所占比例是侵袭性腺癌与AAH/AIS/MIA组鉴别的重要指标,其风险比分别为1.04(95%CI:1.01-1.06,P=0.01)。结论亚实性结节中出现清晰的瘤肺界面、空气支气管征、结节内血管异常提示其恶性概率增加。恶性结节中实性成分所占比例越大预示着侵袭性更高。
郭芳芳李欣菱王欣悦郑文松王卿宋文静于铁链范亚光王颖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恶性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胃PF进行胃镜、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患者男性,64岁。左上腹部不适1月余。胃镜示胃窦小弯后壁黏膜下肿物,3.3 cm×2.5 cm大小,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色泽正常,顶部凹陷。手术切除肿块。镜下见肿瘤呈多结节状生长,与胃壁平滑肌组织交错分布,富含小的薄壁血管和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MA弱(+),CD34、S-100、desmin、CD117和Dog-1(-)。结论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胃间叶性肿瘤,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助于与其他胃肠间叶源性肿瘤相鉴别。
田迅张玉洁惠京宋文静
进展性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结直肠锯齿状腺瘤(ACS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6例ACSA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并与121例非ACSA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CSA和非ACSA患者分别占全部锯齿状息肉患者的56.3%(156/277)和43.7%(121/277)。ACSA患者平均年龄(57.79±13.65)岁,男性89例(57.1%),与非ACSA组相比,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A患者共检出161枚病变,包括71枚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和90枚传统型锯齿状腺瘤;161枚病变中,直径≥10mm者29枚(18.0%),近端84枚(52.2%),较非ACSA组更多出现在近端(84/161比49/134,P=0.007)。ACSA内镜下形态表现为有蒂型20枚、亚蒂型35枚、广基型24枚、扁平型79枚、侧向发育型3枚,与非ACSA组相比内镜下形态的分布构成显著不同(P〈0.001)。存在异型增生的ACSA160枚(99.4%),包括低级别异型增生158枚和高级别异型增生2枚。ACSA患者中合并同时性进展性结直肠肿瘤(sACN)共16例,其中病变大小≥10mm与合并sACN显著相关(OR=4.35,95%CI:1.467~12.894,P〈0.05)。结论ACSA在近端结肠较常见,以亚蒂型、广基型及扁平型为主。直径≥10mm的ACSA与sACN密切相关。
陈雪曹海龙宋文静董文逍杜邵纯齐艳荣高建新王邦茂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病理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