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鲁峰

作品数:25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篇浮游
  • 12篇海域
  • 12篇浮游动物
  • 7篇植物
  • 7篇群落
  • 7篇浮游植物
  • 6篇水团
  • 5篇动物群
  • 5篇动物群落
  • 5篇优势种
  • 5篇群落结构
  • 5篇浮游动物群落
  • 4篇上升流
  • 4篇季节变化特征
  • 3篇生态类群
  • 3篇近海
  • 3篇类群
  • 2篇动物生态
  • 2篇鱼卵
  • 2篇浙江近海

机构

  • 2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山东省淡水渔...

作者

  • 25篇孙鲁峰
  • 23篇徐兆礼
  • 14篇阙江龙
  • 6篇徐佳奕
  • 6篇陈佳杰
  • 4篇田伟
  • 4篇孙岳
  • 3篇康伟
  • 2篇柯昶
  • 2篇邢小丽
  • 2篇高倩
  • 1篇田丰歌
  • 1篇王晨
  • 1篇刘守海
  • 1篇毕亚梅
  • 1篇金施
  • 1篇陈渊戈
  • 1篇张海燕

传媒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2014年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中国甲壳动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椒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特征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鱼山渔场-椒江口近海海域的海洋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等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
孙鲁峰阙江龙田伟徐佳奕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椒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鱼山渔场-椒江口近海海域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等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均是3个季节最高,丰度的高值区位于调查海域的南部,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占绝对优势;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次之,丰度的高值区在大陈岛西南海域,以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和海龙箭虫(Sagitta nagae)占优势;秋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最低,丰度分布较为均匀,以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和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占优势。浮游动物丰度调查结果与同时期浮游植物丰度的调查结果相比,3个季节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丰度的高值区并不一致,这是因为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盐和光照,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主要是受水团和海流的影响。上述生态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椒江口海域的季节性水团变化密切相关,春季以低温低盐性质的沿岸流为主,夏季受高温高盐性质的台湾暖流水影响,水团的转换使调查水域的营养盐、温度、盐度和透明度等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孙鲁峰孙岳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三沙湾浮游动物群落对水团季节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
2014年
三沙湾口小腹大,为我国典型亚热带海湾,受湾内外不同水团影响,其浮游动物生态类群不同季节变化显著,对研究浮游动物群落适盐性受湾外水团和湾顶大陆径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三沙湾海域2010年6月、8月、10月和2011年4月、5月共5个航次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种数和丰度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其适盐性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湾内外不同水团交替变化对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结构的影响.共鉴定浮游动物71种,其中近海种36种,外海种34种,热带大洋种1种;4月和5月,近海种种数比例分别为94.12%和78.95%,近海种丰度比例分别为98.46%和97.57%;6月、8月和10月,近海种种数比例分别为51.11%、42.86%和42.42%,近海种丰度比例分别为82.88%、40.07%和53.24%.研究表明,4月和5月,因受湾外浙闽沿岸流和湾内大陆径流影响,浮游动物以近海种为主,空间分布差异较小;6月、8月和10月,主要受湾外台湾暖流影响,大量外海种在湾内水域出现,并且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由湾内至湾外浮游动物外海种种数和丰度比例逐渐增大的趋势.
徐佳奕刘守海徐兆礼孙鲁峰陈佳杰
关键词:浮游动物水团生态类群
北部湾西北部饵料浮游动物季节变化及其与鱼卵、仔稚鱼的关系
根据2012年在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冬、春、夏和秋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浮游动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鱼卵仔稚鱼的密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密度在春夏、秋冬季变化较大,而在冬春与夏秋季变...
阙江龙徐佳奕徐兆礼孙鲁峰
关键词:浮游动物水团
上升流和水团对浙江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中部近海上升流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上升流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季节共鉴定浮游动物64种,桡足类占主要优势,包括五个生态类群,...
孙鲁峰徐兆礼田丰歌阙江龙
关键词:上升流水团生态类群
苏北浅滩辐射沙洲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讨浅滩沙脊潮沟系统特殊的地形对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的影响,根据苏北浅滩中部2010年11月(秋季)、2011年5月(春季)辐射沙洲北部,以及2011年11月(秋季)辐射沙洲南部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分析这一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5属81种,硅藻从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上都占绝对优势.2010年秋季(北部)、2011年春季(北部)和2011年秋季(南部)浮游植物细胞平均丰度分别为351.74、126.52、240.44 cells/mL.从丰度平面分布可看出,受苏北浅滩沙脊潮沟系统特殊的地形以及变化复杂的潮流场共同影响,个别优势种呈现明显的聚集特性.秋季南部海域细弱圆筛藻优势度为0.49,显著高于其他优势种,其平均丰度(123.88 cells/mL)也高于其他优势种平均丰度的总和,成为秋季南部海域的绝对优势种.优势种的聚集特性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不均匀,南、北部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均表现为潮沟内高于沙脊,特别是潮流汇集区附近的潮沟末端站位丰度更高,即沟底>中部>沟口.浮游植物丰度水平分布与优势种特征关系密切,南部海域与北部海域优势种差异较大,与南北海域分属不同潮波系统控制有关.多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浮游植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不密切,而沙脊潮沟系统地形和潮流特征,造成了浮游植物在不同环境水体的聚集,是这一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康伟孙岳孙鲁峰徐兆礼阙江龙
关键词:浮游植物中肋骨条藻沙脊
鱼山渔场近海海域浮游植物数量与上升流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鱼山渔场近海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该海域浮游植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与上升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夏季上升流明显,上升流区主要位于大陈岛的东南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夏季最高,为438.02×105cell/m3,丰度的高值区位于大陈岛以东海域;秋季浮游植物丰度次之,为147.17×103cell/m3,春季丰度最低,为67.69×103cell/m3,春秋季丰度高值区均位于大陈岛以西海域。浮游植物丰度空间变化与上升流强弱的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夏季浮游植物高值区与上升流影响范围基本一致,春季和秋季上升流较弱,椒江径流和浙江沿岸流对浮游植物丰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上升流强弱的变化,调查海域三个季节优势种也有着明显的变化,春季的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夏季的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秋季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导致总丰度季节变化的最主要种类。大陈岛附近的上升流对鱼山渔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孙鲁峰徐兆礼邢小丽阙江龙
关键词:浮游植物上升流
椒江口海域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的关系被引量:15
2012年
根据2010年椒江口海域3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该海域浮游植物、富营养化和赤潮之间的关系.自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81种,赤潮种35种,由于受椒江径流、浙江沿岸流、台湾暖流和上升流共同影响,浮游植物种类数、平面分布及优势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主要的赤潮优势种是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调查期间海域富营养化指标E值大于1,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多样性指数较高,并未发生赤潮.
孙鲁峰徐兆礼邢小丽康伟
关键词:浮游植物富营养化赤潮优势种
上升流和水团对浙江中部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中部近海上升流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上升流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季节共鉴定浮游动物64种,桡足类占主要优势,包括5个生态类群,分别是暖温带近海种、暖温带外海种、亚热带近海种、亚热带外海种和热带大洋种。在种类数组成上,春季以暖温带近海种为主,夏季则是亚热带近海种和亚热带外海种居多,秋季也是亚热带种居多,其中夏季暖温带种种类数要高于春季和秋季,这一现象与同时期东黄海沿海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上升流将一些在海洋底部度夏的暖温种带至海洋表面造成的。此外,3个季节生态类群都是以近海种为主,表明沿岸流是影响这一海域的最主要的水团。在丰度组成上,4月暖温带近海种占总丰度的98.79%,7月暖温带近海种也是组成丰度的重要部分,10月则是亚热带近海种丰度最高。丰度组成所反映的规律与种类数组成规律一致。上升流的存在导致夏季近海暖温带种大量出现,是影响这一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组成的重要因素;受长江径流和椒江径流的影响,近海种成为主要生态类群,是这一海域浮游动物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特征。
孙鲁峰柯昶徐兆礼阙江龙田丰歌
关键词:上升流浮游动物生态类群
北部湾西北部饵料浮游动物季节变化及其与鱼卵、仔稚鱼的关系被引量:10
2015年
根据2012年在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冬、春、夏和秋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浮游动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鱼卵仔稚鱼的丰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丰度在春夏、秋冬季变化较大,而在冬春与夏秋季变化较小,浮游动物在冬、春、夏、秋四季的平均丰度分别为337.35 ind/m3、280.01 ind/m3、4.32ind/m3和14.78 ind/m3,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浮游动物数量高峰季比东海提前了一个季节。冬春两季,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特征相近,在湾内和沿岸水域数量高于近海水域。相反,在夏秋季,丰度在近海水域明显高于沿岸及湾内水域。浮游动物在各季节不同的分布特征与该海域沿岸水、外海水和混合水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优势种经历了由春季的沿岸暖温种到夏季和秋季的外海暖水种到冬季的沿岸暖水种更替的过程。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冬季为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春季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夏季和秋季同为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主要优势种类的生态适应性决定了浮游动物总数量的分布特征。鱼卵、仔稚鱼在冬、春、夏、秋季的丰度为6.83 ind/m3、3.09 ind/m3、0.05 ind/m3、0.20 ind/m3,季节变化趋势与浮游动物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两者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食物饵料充足对鱼卵仔鱼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阙江龙徐兆礼孙鲁峰
关键词:浮游动物水团鱼卵仔稚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