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佳奕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5篇浮游
  • 14篇浮游动物
  • 5篇群落
  • 4篇动物群
  • 4篇动物群落
  • 4篇水团
  • 4篇海域
  • 4篇浮游动物群落
  • 3篇生态类群
  • 3篇群落结构
  • 3篇空间分布特征
  • 3篇类群
  • 2篇演替
  • 2篇优势种
  • 2篇秋季
  • 2篇西北部
  • 2篇季节变化特征
  • 2篇官井洋
  • 2篇北部
  • 1篇动物标本

机构

  • 17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厦门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7篇徐佳奕
  • 16篇徐兆礼
  • 6篇孙鲁峰
  • 6篇陈佳杰
  • 5篇阙江龙
  • 3篇田伟
  • 2篇高倩
  • 1篇田丰歌
  • 1篇刘守海
  • 1篇张海燕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甲壳动物...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2014年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椒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特征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鱼山渔场-椒江口近海海域的海洋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等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
孙鲁峰阙江龙田伟徐佳奕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饵料浮游动物季节变化及其与鱼卵、仔稚鱼的关系
根据2012年在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冬、春、夏和秋四个季节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浮游动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其鱼卵仔稚鱼的密度,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密度在春夏、秋冬季变化较大,而在冬春与夏秋季变化较小,...
阙江龙徐佳奕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水团
三沙湾浮游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根据2010年6月、8月、10月和2011年4月、5月在三沙湾海域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样品,对三沙湾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开展调查,就浮游动物的生态类群组成及其对盐度的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了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结构的...
徐佳奕徐兆礼
三沙湾浮游动物生态类群演替分析
根据2010年6月~2011年5月三沙湾海域5个航次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三沙湾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生态类群、种群季节变化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不同纬度海湾生态类群结构进行比较.探讨三沙湾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季节变化...
徐佳奕徐兆礼
关键词:生态类群演替浮游动物亚热带
杭州湾内外海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的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比较了杭州湾湾外海域(122.10°–122.58°E,30.54°–30.93°N)和湾内不同海域(北岸东侧:121.67°–121.87°E,30.68°–30.83°N;南岸东侧:121.60°–121.85°E,29.95°–30.24°N;北岸西侧:121.31°–121.56°E,30.58°–30.77°N)秋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累积优势度曲线以及多样性指数(H')等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湾外海域的群落组成与湾内海域的3个群落之间均有较大的差异。湾外海域的群落I是以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等近海种、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等沿岸低盐种为主,其次是外海种。湾内南岸东侧海域的群落II主要以左突唇角水蚤(Labidocera sinilobata)等沿岸低盐种为主,近海种次之。湾内北岸东侧海域的群落III是以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等沿岸低盐种、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等河口半咸水种组成的混合群落。湾内北岸西侧海域群落IV是以虫肢歪水蚤为代表的河口半咸水种为主的群落。总的说来,这一水域向西和向北方向出现更低盐度适应性的群落。从累积优势度曲线来看,湾外海域群落I与湾内北岸东侧群落III的累积优势度上升趋势均相对平缓,但群落III的初始累积优势度略高于群落I;而与群落I相比,湾内南岸东侧的群落II与北岸西侧的群落IV的初始累积优势度均很高。湾外海域群落I的初始累积优势度较低,显示出群落I的优势种较多,而单一优势种优势度低于湾内3个群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湾外海域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与湾内3个海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湾内各海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湾外浮游动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湾内海域。湾内外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之间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影响各自群落的主导水团明显不同。
张冬融徐兆礼徐佳奕董开兴
关键词:群落浮游动物多样性
杭州湾不同水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5年
依据2009、2011和2012年秋季在杭州湾北岸东侧水域(30.68°—30.83°N,121.67°—121.87°E)、杭州湾南岸东侧水域(29.95°—30.24°N,121.60°—121.85°E)和杭州湾北岸西侧水域(30.58°—30.77°N,121.31°—121.56°E)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杭州湾不同水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相似性等群落结构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杭州湾北岸西侧水域浮游动物有14种,虫肢歪水蚤为绝对优势种,钱塘江径流是影响该水域浮游动物的主要水团,生态类群以亚热带河口半咸水种为主,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79.8%.杭州湾北岸东侧水域浮游动物有19种,主要受长江冲淡水和东海外海水水团的影响,生态类群主要为暖温带沿岸低盐种和亚热带沿岸低盐种,分别占该水域总丰度的43.5%和31.1%.杭州湾南岸东侧水域浮游动物有25种,主要受东海外海水的影响,亚热带沿岸低盐种的丰度占总丰度的72.3%,为最主要的生态类群,其次是亚热带近海种,占总丰度的18.3%,其中亚热带沿岸低盐种左突唇角水蚤占总丰度的65.3%.聚类、排序结果表明,杭州湾不同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比较明显,与各自水域受到不同水团的影响有关.
张冬融徐兆礼徐佳奕陈佳杰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团
官井洋野生大黄鱼饵料选择性研究
<正>2010年6月在福建省官井洋水域收集579尾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标本进行胃含物分析,同步采集取样点附近水域浮游动物及张网样品,比较大黄鱼胃含物种类与水域中生物种类组成的相似性。结果表明:...
徐佳奕陈佳杰田丰歌徐兆礼
文献传递
杭州湾南岸海域春秋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0
2014年
2011年9月(秋季)和2012年5月(春季)对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121.60°E—121.85°E,29.95°N—30.24°N)进行了2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分析了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动物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鉴定到8大类18种,优势种为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短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brevirostris);秋季鉴定到7大类25种,优势种为左突唇角水蚤(Labidocera sinilobata)、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刺尾角水蚤(Pontella spinicauda);多样性指数(H')为秋季(1.60)略高于春季(1.56),生物量和丰度为秋季(580.58 mg·m-3和578.88 ind·m-3)远高于春季(61.82 mg·m-3和41.61 ind·m-3);总生物量和总丰度的空间分布由优势种决定,春季总生物量从湾外向湾内近岸增加,秋季沿湾外向湾内近岸一侧和湾外东部水域增加;而总丰度在春季同样表现为从湾外向湾内近岸递增,秋季为向湾内近岸和湾外东部水域增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温度和盐度为影响春秋季杭州湾南岸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张冬融徐佳奕徐兆礼陈佳杰孙鲁峰
关键词:优势种环境因子
三沙湾浮游动物生态类群演替特征被引量:19
2013年
根据2010年6月—2011年5月三沙湾海域5个航次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三沙湾浮游动物种群特征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不同纬度海湾生态类群结构进行比较。探讨三沙湾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受水团季节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月和5月三沙湾海域主要受到浙闽沿岸流影响,生物多样性H'指数分别为2.03和2.02;种类数分别仅为17种和19种,明显低于6月、8月和10月;浮游动物生态类群以暖温带近海种为主;优势种种类数少,单一优势种优势性明显,4月中华哲水蚤丰度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65.03%;群落结构特征与同期我国长江口浮游动物区系特征相似。6月三沙湾海域受到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共同影响,同时因闽北雨季导致大量大陆径流汇入,使得该月浮游动物种群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种类数全年最高,为3.12和45种,与5月相比,种类更替明显,物种更替率为69.39%;亚热带近海种丰度百分比最高(73.03%),亚热带外海种种类数百分比次之(48.89%),是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由以暖温带近海种为主向以亚热带外海种为主的过渡时期。8月和10月浙闽沿岸流消失,三沙湾海域受台湾暖流控制,海水温度和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种类数均略低于6月;生态类群结构以亚热带外海种为主;优势种特征表现为种类数多而各个优势种丰度较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南海北部海域浮游动物组成极为相似。
徐佳奕徐兆礼
关键词:生态类群演替浮游动物
椒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特征
依据2010年4月、7月和11月对浙江鱼山渔场-椒江口近海海域的海洋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等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优势种和多样...
孙鲁峰阙江龙田伟徐佳奕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