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山
- 作品数:27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复合体椎间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复合体椎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椎间植骨选择。方法A组41例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为对照组,行椎间自体髂骨块植骨;B组46例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为实验组,行椎间自体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复合体植骨,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改善、融合率以及融合所需时间和影像学测量结果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评分程度、融合率以及融合所需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及减少腰椎滑移危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棘突根部与椎板连接复合体椎间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手术方法可行有效,在维持椎间隙高度与减少腰椎滑移方面有较好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腰椎融合方法。
- 程才李书奎赵晔孙立山
- 关键词:腰椎不稳腰椎融合
- 手术治疗带状疱疹后腓总神经麻痹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男,69岁,因右侧小腿疼痛8周、右踝关节背伸无力6周,于2017年7月3日入院。患者8周前出现右侧腘窝外侧及右侧小腿前外侧、足背、足底皮疹和水疱,皮疹区阵发性电击样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接受抗病毒及对症治疗,2周后皮疹逐渐消退。但仍有腓总神经分布区皮肤持续烧灼样疼痛,并出现右侧踝关节背伸无力,行走不利。神经电图提示:腓总神经损伤。实验室检查:生化、血常规、凝血常规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带状疱疹后右侧腓总神经麻痹。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静滴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2 ml qd,肌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 qd,口服甲钴胺0.5 mg tid,治疗2 d后无明显效果。
- 孙立山刘奔冯艳红王丽国戴海洋崔涛
- 关键词:带状疱疹腓总神经麻痹
- 脱钙牙基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脱钙牙基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收集从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长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共21例,其中采用自体髂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10例,脱钙牙基质联合异体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11例。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率,并对患者植骨术后1年内的患肢X线评分及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疼痛、肢体活动范围、肢体负重、日常生活和患者满意度5项,每项20分,每项分5小项,每小项4分)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1年。结果 单纯自体髂骨植入的10例中,骨折愈合9例,1例胫骨骨折未愈合。愈合率90%,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0.6)个月;脱钙牙基质联合异体骨植入的11例中,骨折愈合10例,1例股骨未发生愈合,愈合率90.9%,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5.1±0.7)个月。两组患者植骨术后1~12个月的患肢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钙牙基质联合异体骨植入治疗长骨萎缩性骨不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甚至达到自体骨移植的疗效。
- 郭旭彭宁宁孙立山王贵江申沧海刘志伟王丽国
- 关键词:脱钙牙基质同种异体骨
- 利用QUADRANT管道系统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4
- 2013年
- 胸腰椎骨折后路跨伤椎固定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目的,但此种方法存在缺陷:跨伤椎固定需要固定两个节段,对脊柱的活动度影响较大;手术中广泛剥离椎旁肌,破坏了肌肉组织的正常结构,部分肌肉组织缺血坏死,术后切口部位瘢痕增生.为此,我们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利用QUADRANT系统单节段固定治疗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并与同期38例跨伤椎4枚螺钉固定的患者进行比较,
- 孙立山冯艳红王亚丽王丽国赵跃江刘志伟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单节段固定多裂肌
- 前后不同入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对比观察前后不同入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200例,其中经前路行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100例(前路组)、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00例(后路组);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行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价神经功能及疼痛情况,行颈部X线及CT检查测算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椎管狭窄率。结果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增多、手术时间延长(P均<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JOA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各时点JOA评分、VAS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各时点椎管狭窄率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前路组术后各时点颈椎活动度较后路组降低(P均<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两种入路手术治疗OPLL患者的临床效果均较好,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对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影响更小。
- 王贵江申沧海崔涛杨健孙立山彭宁宁杨成王力国
-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血清MMP-13和TIMP-2在骨肉瘤转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在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骨肉瘤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骨肉瘤患者的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13与TIMP-2在骨肉瘤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各种组织学分型的骨肉瘤标本中均可见到MMP-13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77.8%~83.3%,而TIMP-2的阳性表达率较低,为30.0%~40.0%。不同组织学分型骨肉瘤患者的MMP-13和TIMP-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13在男性和女性骨肉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4%和77.8%,TIMP-2在男性和女性骨肉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和2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13在上肢、下肢和其他部位骨肉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78.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2在上肢、下肢和其他部位骨肉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31.7%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13在有转移和无转移的骨肉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34.1%,TIMP-2在有转移和无转移的骨肉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13和TIMP-2与骨肉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骨肉瘤转移的指标。
- 崔涛孙立山王贵江王丽国
- 关键词:MMP-13TIMP-2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法
- 前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前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复杂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间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86例,以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前路减压融合术(ADF)组及后路减压融合术(PDF)组,每组43例,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记录比较各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前后脊髓压迫情况,包括:椎管狭窄率、椎管面积及脊髓/椎管比。结果:ADF组的手术时长显著高于PDF组(t=2.641,P=0.010),ADF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PDF组(t=-37.961,P=0.000);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ADF组在术后15 d及术后30 d的VAS评分显著小于PDF组(t=-2.853,-9.693;P=0.005,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和1年的JOA评分均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ADF组的脊柱后凸患者改善率显著高于PDF组(t=2.175;P=0.032);ADF组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DF组(37.21%vs 9.30%;χ^2=6.279,P=0.012);术后1年两组的椎管狭窄率及脊髓/椎管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椎管面积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入路减压及后入路减压均具有较好的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前入路方式在术中出血、疼痛改善及脊柱后凸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后入路方式在手术时长、治疗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两者远期治疗情况相似。
- 王贵江申沧海崔涛杨健孙立山彭宁宁杨成王力国
- 关键词:骨化症前入路减压
- 三维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 2023年
-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三维股骨近端髓内钉(3DPFN)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利用股骨CT数据制作Evans-Jensen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骨折模型使用3DPFN和PFNA固定获得骨折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比较两种内固定有限元模型中股骨和内固定装置的应力分布、应力峰值、最大应变。结果①PFNA模型和3DPFN模型中股骨应力峰值分别为56、43 MPa,均位于股骨近端内侧小转子下缘。②内固定装置的应力峰值:PFNA模型位于髓内钉滑动孔下缘,为176 MPa,3DPFN模型位于髓内钉第4个滑动孔下缘,为162 MPa。③PFNA模型的螺旋刀片应力峰值位于螺旋刀和套筒相连接的部位,为149 MPa;3DPFN模型的4枚空心加压螺钉的应力峰值均位于杆部最细的部位,自上而下的空心加压螺钉应力峰值分别为43、45、59、66 MPa。④股骨和内固定装置的最大应变3DPFN模型均小于PFNA模型。结论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3DPFN在应力分布、应力峰值和最大应变等生物力学方面均优于PFNA。
- 李维彬马飞杨健郭旭冯艳红赵晔孙立山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3种骨水泥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和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并接受3种骨水泥成形术治疗的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其中PVP组38例,PKP组30例,骨填充网袋组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手术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统计分析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患者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5±1.3)个月,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及针道感染等。手术时间:PVP组(26.3±10.1)min,PKP组(46.1±15.6)min,骨填充网袋组(60.9±18.3)min;骨水泥注入量:PVP组(1.5±0.8)mL,PKP组(2.5±0.9)mL,骨填充网袋组(2.6±0.8)mL;骨水泥渗漏率:PVP组17/38(44.7%),PKP组7/30(23.3%);骨填充网袋组1/6;PKP组及骨填充网袋组的椎体高度恢复、后凸Cobb角较PVP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与骨填充网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骨水泥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骨折是安全可靠的,并能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状态,但PKP和骨填充网袋较PVP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角等方面更具优势,骨水泥渗漏率更低。
- 郭旭赵卫芹何建昌王贵江刘彬彬申沧海孙立山王丽国彭宁宁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青少年Ferguson I度屈曲压缩型胸腰椎新鲜骨折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辅助椎体成形与单纯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青少年FergusonI度屈曲压缩型胸腰椎新鲜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青少年FergusonI度屈曲压缩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病例,比较两组治疗后椎体高度矫正程度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辅助椎体成形组在恢复椎体高度、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青少年Ferguson I度屈曲压缩型胸腰椎新鲜骨折在减少迟发性椎体塌陷导致的腰背痛、神经症状、矫正度丢失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 孙立山冯艳红彭宁宁王丽国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椎体成形皮质骨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