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长所
- 作品数:104 被引量:35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关节损害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关节损害作用及机制。方法我院收治的RA患者5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人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17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水平,对比不同x线分期的RA患者血清IL-17水平,并观察患者活动期、类风湿因子和晨僵时间与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IL-17水平[(308.42±76.14)ng、L]和抗CCP水平[(1325.3±234.1)AU/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4.38±48.65)ng/L、(24.6±11.7)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X线分期越高,m清IL-17水平越高[期的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208.23±67.41)、(322.62±78.35)和(452.81±88.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活动期的患者血清IL-17水平[(342.61±101.41)ng/L]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的患者[(228.61±101.54)ng/L],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血清IL-17水平[(318.74±98.42)ng/L]高于类风湿因子阴性的患者[(220.56±99.62)ng/L],晨僵时间长的患者血清IL-17水平[(356.27±88.74)ng/L]显著高于晨僵时间短的患者[(201.38±78.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7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骨关节损害严重的患者血清IL-17水平高。
- 朱温帅王英振夏长所张海宁王昌耀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损害
- 手指关节损伤的MRI检查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MRI检查对手指关节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对外伤后致手指损伤的18例24个近侧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进行X线片和MRI检查;其中对6例8个指间关节损伤进行了手术治疗,对12例16个指间关节行石膏固定。结果X线片显示24个损伤关节中发现4例(4个)指关节有损伤并伴有指骨骨折;MRI显示24个指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侧副韧带损伤12个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伴指骨骨折4个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伴掌板撕裂伤8个关节。治疗后3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手功能按TAM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0个,良4个,优良率达100%。结论MRI检查对手指关节损伤的阳性诊断率很高,检测方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夏长所洪光祥张萍韩迎秋
- 关键词:MRI检查手术治疗韧带损伤手功能
- 磷酸钙人工骨结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制备磷酸钙人工骨 (calciumphosphatsartificalbone ,CPC)与骨髓基质干细胞 (bonemesenchymalstemcells ,BMSCs)复合物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分离、扩增兔的BMSCs ,并以CPC为载体制备CPC/BMSCs复合物 ,植入兔桡骨 15mm骨缺损处。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 ,通过X线摄片、组织学染色分析和放射性核素监测 ,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同时以单纯的CPC及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 ,评价CPC/BMSCs复合物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 CPC/BMSCs复合物可再生新骨组织并完好地修复桡骨缺损 ,且其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的CPC。结论 以CPC为载体的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能有效的修复骨缺损。
- 夏长所叶发刚洪光祥廖建中李怀忠李红窦榕榕
- 关键词:骨缺损磷酸钙人工骨BMSC骨髓基质干细胞骨结合
- 几丁糖对肌腱腱鞘和腱外膜以及腱内膜细胞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增殖、胶原产生和几丁糖对细胞的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从兔屈趾肌腱分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并培养,在使用几丁糖培养后,测量细胞的数量和胶原产生量,并与不使用几丁糖培养的对照组比较另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使用几丁糖前后腱鞘细胞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所有三种细胞均可以产生Ⅰ、Ⅱ、Ⅲ型胶原组织,几丁糖使培养的细胞数量降低,且能显著性地抑制Ⅰ、Ⅱ、Ⅲ型胶原组织产生和腱鞘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论几丁糖能抑制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增殖和胶原组织的产生,可能为临床上防止肌腱粘连提供新的途径。
- 夏长所洪光祥李红杨选影
- 关键词:细胞增殖几丁糖腱鞘胶原组织屈趾肌腱内膜细胞
- 髋臼翻修术治疗THA术后单纯髋臼假体松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单纯髋臼翻修术治疗单纯髋臼假体松动与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全髋假体松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一2012年1月收治的44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松动,分成2组(各22例),研究组采用单纯髋臼翻修术治疗单纯髋臼假体松动,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全髋假体松动。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1.5…3612个月Harr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髋臼翻修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短期内(3个月内)优于全髋关节翻修术。
- 黑静友王英振王昌耀夏长所陈亚婷
- 关键词:全髋关节翻修术假体松动THA
- 大鼠制动后肢股骨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生长抑素水平的改变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大鼠制动后肢股骨内生长激素 (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以及生长抑素水平的改变。方法 分别测量制动大鼠后肢达 1 ,2 ,4和 8周后其股骨组织提取液中GH、IGF I和生长抑素的浓度。结果 GH在制动第 8周后水平升高 ;而IGF I水平在制动 2周后明显升高 ,但在第 4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并于第 8周明显减少 ;生长抑素的水平仅在制动第 8周时降低。结论 大鼠后肢制动后GH、IGF
- 夏长所杨选影朱桂金罗丽兰
- 关键词:股骨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生长抑素
- 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对肌腱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腱鞘成纤维细胞经反义TGF—β1基因修饰后生物学活性的改变,为肌腱术后粘连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取新西兰白兔6只,分离、培养腱鞘成纤维细胞,利用脂质体将反义TGF-β1表达载体pcDNA3-TGF—β1(-)导入腱鞘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肌腱细胞TGF-β1、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基因修饰后肌腱细胞TGF—β1、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未传染组和空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基因修饰后肌腱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与未传染组和空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义TGF-β1质粒能成功导人肌腱细胞中,并有效降低TGF—β1的表达和Ⅰ、Ⅲ型胶原的产生,减少肌腱的粘连成分,可能为防止肌腱损伤后的粘连起一定的作用。
- 夏长所吴延平杨选影孙康田少奇洪光祥
- 关键词:反义胶原
- PRP在BMSCs向SC体外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PRP对兔BMSCs在体外向SC分化中的作用,并对分化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行检测。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5mL,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方法分离培养BMSCs。取兔股静脉血5mL,采用改良Appel法制备PRP。取第3代BMSCs分为3组,联合诱导组:采用β-巯基乙醇和维甲酸序贯诱导后用含PRP完全培养基培养;单纯诱导组:行β-巯基乙醇和维甲酸序贯诱导后,采用不含PRP的L-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行诱导,仅采用L-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于培养4、7、9、11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ELISA法检测NGF含量,并于培养11d行RT-PCR检测NGFmRNA表达。结果联合诱导组和单纯诱导组培养4d,大部分细胞不具备BMSCs典型细胞形态结构;9d联合诱导组细胞均不具备BMSCs典型细胞形态,呈类似SC形态和外观;对照组细胞形态一直无明显改变。联合诱导组和单纯诱导组诱导培养后,各时间点均有S-100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两组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培养7、9、11d,联合诱导组与单纯诱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表达呈阴性。培养后4、7、9、11d,NGF含量联合诱导组和单纯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4d联合诱导组与单纯诱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7、9和11d,联合诱导组与单纯诱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1d,NGFmRNA表达相对强度联合诱导组较单纯诱导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BMSCs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可分泌NGF的SC;诱导培养时联合PRP能明显提高BMSCs向SC诱导的效率。
- 夏长所陈玉华孙康田少奇杨选影洪光祥
- 关键词:BMSCSPRPSC分化
- TGF-β1中和抗体对TGF-β诱导的肌腱胶原产生和术后粘连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TGF-β1中和抗体对TGF-β诱导的肌腱细胞胶原产生及术后粘连形成的影响,探讨生物学调节在肌腱粘连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取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条屈趾肌腱分离肌腱成纤维细胞、腱外膜细胞和腱内膜细胞,将细胞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加入1ng/mL TGF-β后,再加入不同浓度TGF-β1中和抗体,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培养3d后ELISA测定ColⅠ的产生。取84只兔行中趾屈趾肌腱切断吻合术,随机分成3组,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NS组,n=36)、1.0μg/mL TGF-β1中和抗体(1.0μg/mL TGF-β1组,n=36)和2.0μg/mL TGF-β1中和抗体(2.0μg/mL TGF-β1组,n=12)。术后4、8周取出肌腱行肌腱粘连检测、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1、2、4、8周后取出NS组及1.0μg/mL TGF-β1组肌腱,原位杂交方法测定TGF-β1和ColⅠmRNA的表达。结果ELISA检测显示,TGF-β1能明显提高肌腱细胞ColⅠ的产生;TGF-β1抗体能降低肌腱成纤维细胞、腱外膜细胞和腱内膜细胞ColⅠ的产生,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术后4、8周,NS组屈趾肌腱滑动距离较短,模拟主动屈曲度明显受限,与1.0μg/mL TGF-β1组和2.0μg/mL TGF-β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抗断裂载荷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4、8周NS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1.0μg/mL TGF-β1组和2.0μg/mL TGF-β1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1.0μg/mL TGF-β1组TGF-β1 mRNA和ColⅠ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中和抗体能有效抑制TGF-β1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减少粘连形成。
- 夏长所杨选影韩迎秋孙康洪光祥
- 关键词:COL肌腱粘连
- 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23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①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②方法 回顾 2 3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X线片、MRI等诊断依据 ,总结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效果。③结果 所有病人MRI均显示有不同的病理改变 ,以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水平撕裂、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及水肿为突出特点。④结论MRI是颈椎过伸性损伤早期检查的重要手段 。
- 夏长所邹云雯叶发刚
- 关键词:过伸性颈椎损伤X线片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