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明

作品数:38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下丘
  • 13篇下丘脑
  • 9篇胃动素
  • 7篇胆囊
  • 7篇胃运动
  • 6篇胆囊收缩
  • 6篇胆囊收缩素
  • 6篇外侧区
  • 6篇下丘脑外侧区
  • 6篇红霉素
  • 5篇神经元
  • 4篇源性
  • 4篇室旁核
  • 4篇脑室
  • 4篇海马
  • 3篇杏仁核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丘脑
  • 3篇注射

机构

  • 37篇青岛大学
  • 2篇比利时鲁汶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7篇唐明
  • 14篇蒋正尧
  • 9篇徐珞
  • 7篇王守彪
  • 5篇倪宏
  • 5篇孙向荣
  • 4篇董静
  • 3篇阎春玲
  • 3篇刘长勤
  • 3篇陶尚敏
  • 3篇李春林
  • 2篇宋海滨
  • 2篇谢俊霞
  • 2篇贾云丹
  • 2篇张洪燕
  • 2篇金毅
  • 2篇张爱军
  • 2篇孙朝晖
  • 1篇毕希名
  • 1篇徐以琳

传媒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6篇生理学报
  • 4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Curren...
  • 2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Neuros...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 8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小鼠恐惧记忆模型建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建立一种能有效地评价小鼠恐惧记忆能力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昆明种(KM)和C57BL/6小鼠,使用声音结合足底电击训练,测试同一品种小鼠用不同电击强度,和不同品种小鼠用相同条件训练时,恐惧性记忆建立的差异。恐惧性记忆形成的表现为训练后24h测试时出现木僵反应(stuporresponse)且持续时间长。结果声音分别结合0.4mA、0.6mA、0.9mA的足底电击,24h后在KM小鼠引出的木僵反应时间分别为(60.00±57.77)s,(110.00±129.61)s,(101.99±20.38)s,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度0.6mA组的合格率最高,达30%。在声音结合0.4mA电击条件下,C57BL/6小鼠的木僵反应时间为(275.62±36.99)s,显著长于KM小鼠的时间(P<0.01);前者的合格率为100%,远高于KM小鼠的7.69%。结论C57BL/6小鼠比KM小鼠更适用于建立恐惧记忆模型;强度0.4~0.6mA的足底电击能获得重复性好的训练效果,而仅以增加电击强度的方式不能提高合格率。
宋海滨李春林金毅唐明
关键词:动物模型
胆囊收缩素八肽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谢俊霞孙朝晖唐明蒋正尧
关键词:震颤麻痹
海马胃动素对胃运动的兴奋作用及机制
<正> 胃动素在脑内如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的存在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引起近年研究的兴趣。己知,中枢胃动素有促进摄食及抗焦虑的作用,但对胃运动的作用与机制尚未清楚。本工作旨在探讨海马内胃动素对胃运动的作用与机制,采用清醒大鼠...
管延芳蒋正尧唐明
文献传递
听源性惊厥致P77PMC大鼠杏仁核内胆囊收缩素mRNA短暂性增加被引量:6
2000年
铃声刺激诱发惊厥 ,原位杂交法检测遗传性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 (P77PMC)一次与多次惊厥发作对杏仁核内胆囊收缩素 (CCK)mRNA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 1)惊厥未发作组大鼠杏仁核单位面积内的CCKmRNA阳性神经元数 (No/ 0 0 1mm2 )较少 ,为 8± 1;( 2 )惊厥发作一次组大鼠杏仁核单位面积内CCKmRNA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 ,发作后 30min时达到峰值 ,为 5 8± 5 (P <0 0 1) ,但是 2h后迅速降为正常 ,为 9± 2 (P >0 0 5 ) ;( 3)惊厥多次发作组大鼠在惊厥发作后 30min时 ,CCKmRNA阳性神经元数亦显著增加 ,为 2 2± 3 (P <0 0 1) ,但明显低于惊厥发作一次组大鼠 (P <0 0 1) ,1h即恢复正常 ,为 9± 3 (P >0 0 5 )。结果表明 ,惊厥发作后P77PMC大鼠杏仁核内CCKmR NA含量呈现迅速而短暂增加的特点 ,表明CCKmRNA参与惊厥的急性发作过程 。
倪宏徐珞唐明王守彪
关键词:胆囊收缩素惊厥脑肠肽
消化道传入信号激活室旁核Motilin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
<正> 胃动素(motilin)是一种含22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由小肠上部的嗜铬细胞分泌,在消化间期呈周期性释放。文献报道,空腹胃肠运动的亢进与血浆中胃动素的浓度消涨规律相一致。血浆胃动素浓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十二指...
阎春玲王守彪唐明
文献传递
杏仁核内源性胃动素及其受体对胃动力的中枢调控
<正> 含有22个氨基酸的胃动素(motilin)是晚近发现的脑肠肽。已知,外周胃动素可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周期性地由上段小肠粘膜内分泌细胞释放,参与胃肠移行性复合波的形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海...
冯鑫唐明
文献传递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红霉素对大鼠下丘脑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作用
目的:中枢给予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红霉素和其受体桔抗剂GM-109观察中枢胃动素对下丘脑外侧区葡萄糖敏感神经元及下丘脑腹内侧区葡萄糖受体神经元的作用,从而对中枢胃动素对摄食行为的调节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
孙向荣唐明蒋正尧
关键词:红霉素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
文献传递
糖尿病大鼠下丘脑中胃动素的表达及中枢注射红霉素对胃运动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胃动素存在于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注射胃动素具有促进清醒大鼠胃运动的作用。但糖尿病大鼠中枢胃动素表达含量及中枢注射胃动素对糖尿病大鼠胃运动的潜在作用目前尚未报导。本研究探索糖尿病大鼠胃动素免疫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的表达,观察侧脑室微量注射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红霉素(erythromycin, EM)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胃运动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下丘脑胃动素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在胃窦浆膜层植入应力传感器,测定清醒大鼠胃运动的幅度和频率。结果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胃动素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大鼠(P<0.05)。脑室内微量注射EM可以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的胃运动。注射91.56nmol的EM五分钟后,大鼠胃窦运动幅度升高(174.82±48.62)%(P<0.05),运动频率加快(70.43±27.11)% (P<0.05)。在脑室内微量注射胃动素拮抗剂GM-109后,再注射EM, 其促胃运动效应可被部分阻断。结论糖尿病大鼠中枢胃动素对胃运动有一定的调制作用,而且脑室内微量注射的EM是通过脑内的胃动素受体介导而发挥其促胃动力效应。
贾云丹刘长勤唐明蒋正尧
关键词:胃动素红霉素胃运动糖尿病大鼠
中枢外源性胃动素对大鼠脑干胃相关神经元电活动及胃运动的影响被引量:25
2000年
用核团或侧脑室微量注射、微电极细胞外单位放电记录及清醒动物胃运动记录等方法 ,观察了大鼠下丘脑腹内侧区 (ventralmedialhypothalamus,VMH)或侧脑室内 (icv)微量注入胃动素 (motilin)对延髓迷走复合体 (dorsalvagalcomplex ,DVC)神经元电活动和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VMH注入胃动素会改变DVC胃相关神经元的电活动 ;(2 )VMH及侧脑室内注入胃动素可使清醒大鼠胃运动增强 ;(3)膈下迷走神经切断会取消VMH增强胃运动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 ,中枢注入的胃动素可能作为促进胃运动的调节因子参与中枢增强胃肠的调控 ,下丘脑 延髓
唐明张洪燕蒋正尧徐珞T.L.Peeters
关键词:胃动素胃运动下丘脑腹内侧核
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并发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并发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脑梗死急性期并发胃动力障碍火毒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对照组)和中医联合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另据患者胃肠道症状,予相关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测量两组患者胃电图参数、血清瓜氨酸(CIT)、胃动素(MTL)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4、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第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第4、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胃窦、胃体胃电振幅及血清CIT、MT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胃窦、胃体胃电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胃窦、胃体胃电振幅及血清CIT、MT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胃窦、胃体胃电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7%(23/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黄连解毒汤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并发胃动力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及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升高患者胃窦、胃体部胃电慢波振幅,改善胃动力障碍,同时升高血清CIT、MTL水平,改善失衡的胃肠分泌功能。
安朋朋兰雅文刘欢欢王春燕高召凯张增孔晓璇李雯雯唐明任志珍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脑梗死急性期胃动力障碍胃电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