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清波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动词
  • 1篇形容
  • 1篇形容词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关系
  • 1篇智能型
  • 1篇上下文
  • 1篇前置词
  • 1篇助词
  • 1篇谓语
  • 1篇谓语动词
  • 1篇结构助词
  • 1篇机器翻译
  • 1篇机器翻译系统
  • 1篇汉族
  • 1篇俄汉
  • 1篇俄语
  • 1篇翻译
  • 1篇翻译系统

机构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周清波
  • 1篇黄河燕
  • 1篇李向东

传媒

  • 1篇俄语学习
  • 1篇中文信息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汉语“得”字结构的俄译
1998年
"得"字结构,指的是由结构助词"得"引出的补语结构。作为汉语中独有的词汇-句法手段,这种结构在俄语中尚无语法上的对应模式。汉译俄时,缺少实际经验的译者往往面对这种结构不知所措。笔者对比了数百例"得"字结构俄译的语句,结果表明,"得"字结构的俄译尽管普遍带有临机性质(即根据具体上下文具体处理),但也表现出一定的模式化倾向:而模式化的分类依据,则是"得"字结构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一."得"字结构表示行为发生或达到惯常结果的可能性,如"看得见"、
周清波
关键词:形容词谓语动词前置词上下文结构助词
智能型俄汉机器翻译系统的句法规则库的设计原则被引量:4
1999年
本文提出了建立智能型俄汉机器翻译系统句法规则库的6条原则:以谓语动词作为句子结构关系的中心;语法、语义信息一体化;常见词序优先;以函数形式反映俄语句法的制约关系;强制性认定及源语言分析与目标语生成同步进行。
李向东周清波黄河燕张昕张新红
关键词:机器翻译智能型俄语汉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