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杰

作品数:24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疗效
  • 4篇血管造影
  • 4篇血性
  • 4篇造影
  • 4篇缺血
  • 4篇颅内
  • 4篇超声
  • 3篇动脉
  • 3篇数字减影
  • 3篇数字减影血管...
  • 3篇缺血性卒中
  • 3篇卒中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结核
  • 3篇结核性
  • 3篇结核性脑膜炎
  • 3篇减影血管造影
  • 2篇单核

机构

  • 23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北华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作者

  • 23篇周杰
  • 13篇陈胜利
  • 9篇张书琼
  • 7篇邓榕
  • 4篇谭明贤
  • 4篇王敬
  • 4篇刘勇
  • 4篇古美颖
  • 3篇冯薇
  • 3篇张杰
  • 3篇陶斯翠
  • 2篇陈永平
  • 2篇陈康宁
  • 2篇李莉
  • 2篇何雪花
  • 2篇梁辉
  • 1篇张微微
  • 1篇杜翠萍
  • 1篇王玉凯
  • 1篇王艺明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8层螺旋CT对颅内血管狭窄成像与DSA的对照研究
2014年
目的比较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颅内血管病变方面的可靠性,为CTA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行CTA,发现颅内病变血管62根,后行全脑血管造影,对CTA和DSA所掌握的颅内病变血管(62根)的狭窄程度进行分析,对两种方法所了解病变的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进行的血管成像均能够清楚地反映血管的病变情况,正常血管率、轻度狭窄率、中度狭窄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狭窄血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一代具有4D功能的128层螺旋CT能够较好的反映颅内血管的病变情况,临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陈胜利陈康宁张书琼周杰邓榕张杰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颅内血管狭窄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附1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先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脑积水和脑干梗死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分别提示侧脑室扩大、脑积水和脑桥梗死。CT、MRI、CTA、DSA检查均见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深入至第三脑室。首次发病后经降血压治疗,症状缓解,头颅CT示侧脑室明显缩小。结论 VBD可出现脑积水和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延长扩张的椎-基底动脉。控制高血压对本病有缓解作用。
邓榕李莉陈胜利周杰张书琼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脑积水脑梗死影像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颈动脉分叉部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8%和80.6%,对锁骨下动脉狭窄为60.0%和98.7%,对椎动脉狭窄为33.3%和89.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颈动脉分叉部、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93.0%、92.8%和82.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颈动脉分叉部位血管狭窄的有效方法;而其对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敏感性较低,诊断价值不大。
谭明贤周杰陈胜利陈康宁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
基于TOAST分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与临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7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依据TOAST标准分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闭塞型(SAO),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和不明原因型(SUE)5型。应用NIHSS评分了解不同亚型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功能状态,以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评价其临床短期预后,分析各亚型与临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男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女性患者早(P<0.01)。脑卒中亚型:LAA 194例(27.7%),SAO 220例(31.4%),CE 70例(10.0%),SOE8例(1.1%),SUE 208例(29.7%)。其中SAO亚型所占比例最高。各亚型与临床短期预后的关系:CE型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NIHSS评分最高(20.11±1.42)分,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显著降低(P<0.01)。SAO亚型入院时病情最轻,NIHSS评分最低(4.10±0.36)分,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 SAO亚型入院时病情最轻,临床疗效及临床短期预后最好;CE亚型入院时病情最重,临床疗效及临床短期预后最差。
谭明贤陈胜利周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
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8例,按患者是否惠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恶化组(n=38)与非恶化组(”=7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恶化组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病史比例高于非恶化组(P〈0.05);恶化组较非恶化组体温高、神经功能缺损得分高,收缩压及舒张压低(P〈0.05);恶化组I)I二聚体、白细胞水平,凝血酶原时间高于非恶化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非恶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OR=1.993),高体温(OR=3.012),低收缩压(OR=2.942),低舒张压(OR=1.838),有高血压(OR=3.522)、糖尿病(OR=1.05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OR=1.442)、心房颤动(OR=3.522)病史是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过高,体温过高,收缩压及舒张压过低,有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心房颤动病史是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邓榕马丽华郭靖陈永平周杰陈胜利刘勇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系统血压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周杰陈胜利张书琼
关键词: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表现不典型腰穿检查头颅MRI颈项疼痛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
2007年
古美颖周杰张书琼谭明贤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双侧肢体高血压病史病理征阳性脑脊液检查药物使用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植入成形术62例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62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及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狭窄率从术前(77.4±15.3)%下降至术后的(12.2±6.5)%。6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对所有病例随访6~42个月,有5例发生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引起的临床缺血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周杰张丽娜张弦伟刘勇陶斯翠陈胜利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62例于2012-01—2013-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1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实验组接受整脊手法治疗,对比2组疗效;手术前后对实验组进行TCD检查,观察其椎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达94.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1%(P<0.05)。实验组患者椎动脉血流变化主要呈分散状态分布。结论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杰冯薇古美颖
关键词:整脊手法颈性眩晕
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治疗脑器质性综合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治疗脑器质性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网(CNKI)、VIP、Pub Med、EMbase、迈特思创数据库(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Cochrane、Library、ACP Journal Club等),辅以文献追溯、网上查询等方法,检索建库至2014年12月3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脑器质性综合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对照研究进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347例患者),其中奥拉西坦组675例,吡拉西坦组672例。结果显示: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改善情况奥拉西坦优于吡拉西坦(WMD=3.89,95%CI:3.32~4.45,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改善情况奥拉西坦优于吡拉西坦(WMD=1.83,95%CI:1.28~2.39,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奥拉西坦优于吡拉西坦(WMD=-3.75,95%CI:-7.70^-4.18,P<0.0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1,95%CI:0.37~1.37,P>0.05)。结论奥拉西坦在治疗脑器质性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疗效(MMSE评分、GCS评分、NIHSS评分)方面优于吡拉西坦,不良事件发生率两者无明显差异。
王敬张杰周杰
关键词:吡拉西坦脑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