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权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树脂
  • 3篇树脂复合材料
  • 3篇热经济
  • 3篇热经济性
  • 3篇模压
  • 3篇模压成型
  • 3篇绝热
  • 3篇复合材料
  • 3篇
  • 3篇复合材
  • 2篇热力学
  • 2篇热力学模型
  • 2篇热性能
  • 2篇耐热
  • 2篇耐热性
  • 2篇耐热性能
  • 2篇减排成本
  • 2篇发电
  • 2篇发电成本
  • 2篇

机构

  • 8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11篇周权
  • 8篇韩中合
  • 4篇王营营
  • 3篇庞永超
  • 3篇倪礼忠
  • 2篇王继选
  • 2篇白睿
  • 1篇江波

传媒

  • 2篇煤炭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陕西电力
  • 1篇第二十届玻璃...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硅炔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本文合成了新型硅炔树脂,研究了硅炔树脂溶解特性、固化特性、耐热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硅炔树脂能够溶解在常见的溶剂中,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其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
徐志飞周权沈康倪礼忠
关键词:耐热性能模压成型
文献传递
新型硅炔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本文合成了新型硅炔树脂,研究了硅炔树脂溶解特性、固化特性、耐热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硅炔树脂能够溶解在常见的溶剂中,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其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
徐志飞周权沈康倪礼忠
关键词:耐热性能模压成型
燃煤电厂与醇胺法碳捕集系统耦合方案的改进及经济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再生能耗高的问题,以我国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组8段抽汽的品位,引入可以提高低压蒸汽压力的专用设备——汽汽引射器,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的耦合方案,建立了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指标,研究了碳税价格和碳售出价格对发电机组发电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碳捕集率取85%、MEA吸收剂质量分数取30%时,二氧化碳捕集单位再生能耗为3.84 GJ/(t CO2);耦合机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有所升高,随着碳售出价格的升高而降低;参考机组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明显升高,不随碳售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系统操作参数一定时,耦合发电系统全厂热效率为37.05%,与非耦合系统的热效率43.14%相比,降低了6.09%,发电标准煤耗升高了0.047 g/(k W·h),发电成本增加了0.171元/(k W·h)。
韩中合王营营周权陈红健白睿王继选
关键词:热经济性发电成本减排成本
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改造与分析
2016年
为降低储热介质成本,基于以矿物油储热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A-CAES),增设供热压缩机以降低储热温度,进而提出以水为储热介质的新型热电冷联产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立改造后的系统模型,采用热力学方法对设计工况下两系统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供热压比(2.4~3.8)与换热器效能(0.6~0.9)变化时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储热温度大幅降低,实现了储热介质的改变;与原系统相比,热电冷联产系统电耗率基本不变,热效率、效率分别提高约14%、2.6%;供热压比变化对系统性能及设备损影响较小,换热器效能变化对系统效率、损有显著影响。
韩中合刘士名周权庞永超
关键词:热电冷联产热力学模型
蓄热式AA-CAES电站性能计算及经济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缓解弃风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基于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技术,对输出功率为100 MW的蓄热式AA-CAES概念电站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计算与经济性分析。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电站年发电量约为1亿k W·h,弃风电量回收率约为62.64%,储能密度可达8.23 MJ/m3,蓄热效率为46.5%;经济性分析显示,该电站容量成本约为4,704.5元/k W;电站年运行成本约为4,402万元;电站年总效益可达27,232万元,年财务收益约2,573万元,年均利润率为2.34%。分析了储能购电价格变动对年运行费用及度电成本影响;得到了不同购电价格下,成本回收年限与释能电价的变化情况,为电站上网电价的定价提供参考。
韩中合刘士名周权庞永超
关键词:性能计算
不同弯度风力机翼型的气动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风力机气动设计和运行优化的重要基础之一,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分析的应用日益广泛。采用NUMECA数值模拟软件对风力机NACA4412翼型(弯度为4%)进行气动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在此基础上,对NACA2412、NACA4412、NACA6412 3种不同弯度翼型的升阻力系数、升阻比和其在攻角为8°和14°时的绕流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发现相对于弯度较大的翼型,弯度较小的翼型更适宜运行在大攻角下。
韩中合江波周权
关键词:风力机翼型数值模拟气动性能
新型硅炔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本文合成了新型硅炔树脂,研究了硅炔树脂溶解特性、固化特性、耐热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硅炔树脂能够溶解在常见的溶剂中,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其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
徐志飞周权沈康倪礼忠
关键词:模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性能表征
文献传递
碳捕集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基于MEA碳捕集系统对燃煤发电机组经济性影响的问题,以某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吸收剂的再生能耗,提出了碳捕集系统3种解吸热源方案:方案1是以机组第4段抽汽作为再沸器的热源;方案2是以第4段抽汽及第5段抽汽共同作为再沸器的热源;方案3是以机组新增加的抽汽段作为再沸器的热源。建立了耦合系统经济性评价指标,分析了3种方案机组的经济性。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具有可行性,基于压力匹配原则的耦合方案3优于方案1与方案2,工况一定时,方案3的热效率分别比方案1和方案2高出2.04%,1.84%。方案3的热效率比不进行碳捕集机组热效率降低了4.76%,发电成本增加了0.154元/(kW·h)。
韩中合王营营周权
关键词:热经济性发电成本减排成本
恒壁温储气模型下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为更准确地计算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并探究循环过程中储气室内温度、压力变化情况,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理想气体方程,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恒壁温储气模型,构建整个储能系统热力学模型。基于此模型,在给定的空气压缩机与透平功率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储气压比、储释能间隔时间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直观地揭示了循环过程中储气室内温度、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等幅增大储气压比与降低储气压比差可提高系统循环效率,只提高最大储气压比会使效率下降;随对流换热系数增大,压缩功增大,膨胀功与循环效率出现"拐点";储释能间隔时间增大会降低系统效率,当对流换热系数较小时,对该时间的选择还应考虑储气参数的循环稳定性。
韩中合刘士名周权庞永超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热力学模型
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耦合的热经济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对燃煤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问题,以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燃烧后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热力系统耦合方式,建立了耦合系统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碳捕集率及乙醇胺(MEA)质量分数变化对耦合系统的热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EA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碳捕集率的提高,全厂热效率呈下降趋势,发电标准煤耗及全厂热耗率逐渐升高;当碳捕集率一定时,随着MEA质量分数的提高,全厂热效率逐渐升高,发电标准煤耗及全厂热耗率呈下降趋势;当MEA质量分数为30%,碳捕集率为85%时机组性能最好,此时,耦合系统的全厂热效率为36.34%,与原机组的热效率43.10%相比降低了6.76%。
韩中合王营营王继选周权白睿
关键词:热力系统等效焓降法热经济性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