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睿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燃煤
  • 7篇热力
  • 6篇燃煤机组
  • 6篇热力系统
  • 6篇
  • 5篇太阳能
  • 5篇捕集
  • 4篇热经济
  • 4篇热经济性
  • 3篇发电
  • 3篇发电成本
  • 2篇性能分析
  • 2篇烟气
  • 2篇余热
  • 2篇蒸汽
  • 2篇太阳能集热
  • 2篇热经济性指标
  • 2篇轴封
  • 2篇轴封加热器
  • 2篇脱碳

机构

  • 10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邯郸职业技术...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1篇白睿
  • 10篇王继选
  • 9篇王营营
  • 8篇韩中合
  • 4篇赵文升
  • 3篇刘小贞
  • 3篇王江江
  • 2篇周权
  • 2篇白洁
  • 2篇赵博宇

传媒

  • 3篇化工进展
  • 2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光伏辅助燃煤机组脱碳的工艺系统
一种利用光伏辅助燃煤机组脱碳的工艺系统,所述燃煤机组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燃煤锅炉、汽轮机组、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各级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各级高压加热器、由光伏系统加热和/或由汽轮机组...
赵文升白睿王继选白洁王营营赵博宇
文献传递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性能研究
我国是以化石燃料为能源消耗主力的发展中国家,就2012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为34.25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近七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比重。就环境而言,大量的燃煤带来的是超负荷的碳氮硫氧...
白睿
关键词:燃煤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太阳能集热器
燃煤电厂与醇胺法碳捕集系统耦合方案的改进及经济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再生能耗高的问题,以我国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组8段抽汽的品位,引入可以提高低压蒸汽压力的专用设备——汽汽引射器,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的耦合方案,建立了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指标,研究了碳税价格和碳售出价格对发电机组发电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碳捕集率取85%、MEA吸收剂质量分数取30%时,二氧化碳捕集单位再生能耗为3.84 GJ/(t CO2);耦合机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有所升高,随着碳售出价格的升高而降低;参考机组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明显升高,不随碳售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系统操作参数一定时,耦合发电系统全厂热效率为37.05%,与非耦合系统的热效率43.14%相比,降低了6.09%,发电标准煤耗升高了0.047 g/(k W·h),发电成本增加了0.171元/(k W·h)。
韩中合王营营周权陈红健白睿王继选
关键词:热经济性发电成本减排成本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对燃煤机组热经济性方面的影响,以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燃烧后碳捕集的再生能耗,提出了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热力系统集成方案,阐述了该集成系统碳捕集的工作原理和吸收机理,建立了集成系统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法,计算了碳捕集率对集成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并将相关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乙醇胺溶液浓度为30%、CO2捕集率为85%、当地日照达到最佳辐射强度500W/m2时,该太阳能集成系统的热效率为43.604%,此时太阳能-燃煤机组碳捕集电站的发电成本为0.5606$/(kW·h),CO2的减排成本为0.5557$/(kgCO2)。
赵文升白睿王继选韩中合王营营
关键词:太阳能热经济性指标发电成本
一种利用光伏辅助燃煤机组脱碳的工艺系统
一种利用光伏辅助燃煤机组脱碳的工艺系统,所述燃煤机组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燃煤锅炉、汽轮机组、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各级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各级高压加热器、由光伏系统加热和/或由汽轮机组...
赵文升白睿王继选白洁王营营赵博宇
文献传递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对燃煤机组热力性能方面的影响,以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燃烧后碳捕集的再生能耗,提出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热力系统集成方案,阐述该集成系统碳捕集的工作原理和吸收机理,对比分析太阳能碳捕集集成系统较传统碳捕集系统在热力性能方面的优势。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法,计算太阳能集热器价格波动时在成本上与之相抗衡的煤价,为实际中燃煤机组碳捕集集成方式的选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碳捕集率为85%,日照辐射强度为500 W/m^2,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太阳能碳捕集系统和传统燃煤碳捕集系统的热效率分别为43.604%和38.238%,按太阳能市价1800$/m^2计算,太阳能-燃煤机组碳捕集电站的发电成本为0.5577$/(k Wh)。
赵文升白睿王营营王继选韩中合
关键词:太阳能发电成本
电站锅炉余热装置优化及热力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我国电站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分析了烟气的热力学特性;提出了4种集成发电方案。针对不同集成方案,以N600-24.2/566/566型发电机组为例,建立了热力计算模型,将机组煤耗降低量、机组节约标煤量和CO2减排量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得出可行性方案。以影响传热效果和投资成本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对烟气换热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
王继选刘小贞白亚开白睿王营营韩中合
关键词:烟气余热电站锅炉
基于碳捕集的燃煤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及技术经济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碳捕集和封存是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以600 MW机组为例,研究了碳捕集系统的能量流和质量流。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耦合方式,计算了参考电站和碳捕集电站的热经济性。建立了碳捕集电站优化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获得了系统的最优解。基于各设备投资成本,建立了碳捕集电站发电成本和CO2减排成本模型,研究了碳捕集电站的技术经济性。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碳税收和碳售价对发电成本和CO2减排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碳捕集电站的热效率比优化前提高了1.1%;当CO2税收额高于0.33元/(kgCO2)时,碳捕集电站的经济性优于参考电站。
王继选韩中合刘小贞白睿王营营王江江
关键词:热力系统粒子群算法
太阳能-燃煤电厂污染物减排热力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N600-24.2/566/566机组为例,针对燃烧后脱碳及脱硝系统能耗高的问题,利用太阳能热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解吸热源,机组抽汽作为脱硝系统液氨蒸发器热源,提出几种不同的集成方案。对不同集成方案进行热力性能建模,得出可行性集成方案。构建可行性集成系统的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集成系统中不同组件的分析。结果表明:集成系统的全厂热效率较原系统提高1%。集成系统中,各组件的损率和损失系数比原系统有所减小;过热器的损失最大,太阳能集热场的损失次之;中压缸各级组效率较高,调节级级组和低压缸末级的效率较低;加热器的效率随抽汽压力降低而降低,高压加热器的效率均高于低压加热器。节能潜力主要集中在过热器、太阳能集热场、调节级和低压缸末级。
韩中合王继选刘小贞白睿白亚开王江江
关键词:太阳能
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碳捕集系统性能研究及技术经济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以某电厂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烟气余热及太阳能热作为燃烧后碳捕集的热源,以机组抽汽作为脱硝系统热源。建立成本模型和热经济学模型;研究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热经济学成本的构成及分布规律;分析燃料价格和设备投资成本对各组件产品热经济学成本的影响;对集成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单位成本的主要因素为燃料成本、组件效率和比不可逆成本;影响热经济学成本的主要因素为比不可逆成本和投资成本;不计及投资成本时,集成系统产品单位热经济学成本比原系统有所降低;影响太阳能集热场及低压省煤器热经济学成本的主要因素为投资成本、比负熵成本和比不可逆成本。参考电站发电成本随CO2排放税收价格的升高而升高,集成系统CO2排放税收升高对发电成本影响不大,CO2售价可弥补部分发电成本的提高。
韩中合王继选王营营白睿王江江
关键词:烟气余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