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平

作品数:35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水利工程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干旱
  • 5篇土壤
  • 5篇降水
  • 5篇感器
  • 5篇COPULA...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4篇信息采集
  • 4篇信息采集系统
  • 4篇梅雨
  • 4篇测试点
  • 3篇电动
  • 3篇闸门
  • 3篇粘性土
  • 3篇止水
  • 3篇湿敏
  • 3篇湿敏传感器
  • 3篇水体
  • 3篇水文
  • 3篇水闸

机构

  • 30篇合肥工业大学
  • 6篇河海大学
  • 3篇巢湖学院
  • 3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合肥水文水资...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安徽省水利厅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作者

  • 35篇周平
  • 27篇金菊良
  • 27篇周玉良
  • 15篇吴成国
  • 12篇汪哲荪
  • 11篇张礼兵
  • 11篇蒋尚明
  • 9篇沈时兴
  • 8篇李岩
  • 8篇胡健伟
  • 7篇王玉虎
  • 6篇王宗志
  • 6篇曾青松
  • 6篇沈捷
  • 5篇刘丽
  • 5篇陈雰
  • 4篇张明
  • 3篇束兵
  • 3篇汪明武
  • 3篇童芳

传媒

  • 8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人民珠江
  • 1篇水资源研究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下水埋深的区域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以地下水埋深为水文干旱指标,在分析研究区实际旱情发生频次的基础上,采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识别由地下水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组成的干旱特征变量值,并从降水的角度,分析了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表征干旱的合理性。在采用适线法确定单个干旱特征变量累积分布的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干旱历时与干旱烈度间的联合分布,并计算了相应的干旱重现期。对淮北平原砀山县的地下水干旱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所识别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及其对应的干旱重现期与砀山县实际受旱情况相符。该方法概念清晰,可在其它类似的平原区域采用。
周玉良袁潇晨周平金菊良
关键词:水文干旱COPULA函数地下水埋深
一种充气式水闸平面闸门的止水体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水闸平面闸门的止水体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有左闸墩、右闸墩、闸底板、结构相同的止水条一和止水条二、平面闸门和止水板,所述的闸底板分别与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底端连为一体,在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内侧壁上分别开有竖向...
周玉良周平吴云勋金菊良汪哲荪李岩胡健伟沈捷曾青松蒋尚明束兵王宗志宗雪玮王玉虎沈时兴张礼兵吴成国
文献传递
改进马尔可夫链模型在梅雨和干旱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马尔可夫链不同步长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间存在的关系,在充分运用历史样本信息的基础上,采用自相关技术确定模型的显著相关历史状态步长,以熵权描述历史状态对未来状态预测的影响,构建了可调整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改进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梅雨和干旱强度指数状态预测中。与已有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对梅雨和干旱强度指数状态预测更准确,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和权重的确定更为合理,在水文水资源预测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汪哲荪周玉良金菊良周平王宗志
关键词:梅雨干旱信息熵自相关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位测试器及其安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位测试器及其安置方法,包括了测试管、浮子、拉绳、水位测试装置,在抽水蓄能电站水库面板坝上游坝坡面的面板上,安置有一根与坝轴线垂直的测试管,测试管的顶端安置有通气口,测试管的底端管口敞开,...
张礼兵吴成国汪哲荪汪明武周平沈时兴周玉良金菊良刘丽童芳
文献传递
电动汽车IGBT用热电制冷热管散热器
电动汽车IGBT用热电制冷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由IGBT模块、石墨导热垫、热电制冷器件、散热基板、热管、水平散热片组成;石墨导热垫的一端面与IGBT模块的散热端面紧密接触,石墨导热垫的另一端面与热电制冷器件的制冷端面...
唐志国江超李荟卿王博周平朱步建
文献传递
分层式土壤水分蒸渗传感器及其安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式土壤水分蒸渗传感器及其安置方法,包括有若干层水平设置的蒸渗感湿片,所述的蒸渗感湿片中间设有固定座,每层蒸渗感湿片的固定座之间均由竖筒节承插固定,每层蒸渗感湿片之间均等距安插有数根定位杆支撑定位,每层...
周玉良胡健伟周平李岩金菊良汪哲荪王宗志蒋尚明陈雰吴成国张礼兵刘丽徐勇俊刘立刘航张明程亮
文献传递
贝叶斯理论在水文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贝叶斯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贝叶斯理论在水文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在模型参数、模型结构、水文组合预报、区域洪水频率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贝叶斯理论在水文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周平朱仁义
关键词:贝叶斯理论不确定性
基于集对分析的安徽省梅雨期降水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为分析安徽省梅雨的空间特征,据安徽省1957~2016年共60年14个站的逐日降水、气温资料,识别梅雨过程,得各站的入梅日、出梅日、梅雨期长度和梅雨量等特征值。基于南北气候地理分异规律,将安徽省分为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采用标准化指数对3个区域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多寡进行状态划分,运用集对分析对3个区域间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空间特征以及每个区域内梅雨量与其年降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的多年平均入梅日分别为6月15日、6月21日和7月3日,出梅日分别为7月9日、7月13日和7月20日,梅雨期长度分别为24、22、17d,多年平均梅雨量分别为323.2、232.1、194.3mm;无论是梅雨量还是年降水量,江南和淮北区域间的联系度都是3个区域中的最小值,而江淮和江南区域间梅雨量、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最大,表明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渐变特征;3个区域内的梅雨量与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都达到55%以上。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梅雨现象与规律。
王佳王佳周玉良周平
关键词:梅雨降水特征分析集对分析联系度
合肥市干旱识别及基于Copula的特征值重现期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以合肥市月降水量为干旱指标,以轻旱等级的上下限值为干旱发生阈值,并以月水面蒸发量与土壤耕作层有效含水率之和为干旱解除阈值,采用三阈值游程理论法识别干旱,以干旱烈度和峰值强度为干旱事件的特征值,利用适于描述具有上尾相关性的GH Copula函数构建特征值的联合分布,计算干旱事件特征值的各种重现期,辨析各种重现期的内涵及其对实际旱情的反映。结果表明,基于月降水量和月水面蒸发量识别的干旱能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旱情;合肥市干旱始于10、7月的可能性最高,严重干旱绝大多数均始于或包含7月;发生于2019年7~12月的干旱烈度、峰值强度的重现期分别为27.4、42.9年,烈度和峰值强度的"AND"、"OR"联合重现期分别为48.0、25.7年;联合重现期越大的干旱不代表其对承灾体造成的损失越严重。
周平周玉良金菊良沈捷宁少尉吴成国
关键词:重现期COPULA函数
基于经验单位线的丰乐河流域洪水预报
2016年
经验单位线法是洪水模拟与预报中推求地面净雨汇流过程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丰乐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该流域1984年至2013年的降雨、径流和蒸发资料,选取了30场洪水,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次洪的产流与分水源计算,以地面径流与壤中流作为直接径流,利用经验单位线法和线性水库法分别模拟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汇流过程,通过合成直接径流与地下径流,构建了丰乐河流域洪水模拟模型。以新安江模型计算的14场率定洪水的径流深与实测径流深平均误差最小化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确定了新安江模型的参数。采用分析与试错相结合的方法推求了直接径流的汇流经验单位线。采用大洪水推求的单位线(980915场次)对30场洪水进行模拟,得14场率定洪水的径流深平均相对误差为7%、平均洪峰误差为8%、平均峰现误差为2.57 h,合格率分别为93%、93%和86%,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91;16场检验洪水的径流深、洪峰和峰现的误差分别为8%、9%和3.38 h,合格率分别为88%、94%和88%,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9。表明基于新安江模型与经验单位线所构建的模型可用于该流域的洪水预报,计算精度较高。采用基于大洪水推求的单位线进行中小洪水汇流计算时的精度较低,反之亦然。推求了相应于大、中小洪水的经验单位线对大、中小洪水分别进行汇流计算,可获得较高的模拟精度。建议在该流域根据形成次洪的降水量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经验单位线对洪水进行预报,以提高预报精度。
宗雪玮周玉良王玉虎沈捷金菊良周平
关键词:洪水预报新安江模型遗传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