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卫萍

周卫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6篇早产
  • 6篇早产儿
  • 6篇产儿
  • 5篇综合征
  • 4篇窘迫综合征
  • 4篇呼吸窘迫
  • 4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高危
  • 3篇高危因素
  • 2篇正压通气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颅脑
  • 2篇颅脑B超
  • 2篇脑室
  • 2篇脑室内

机构

  • 14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周卫萍
  • 6篇刘莺
  • 2篇王玲
  • 2篇戴英达
  • 2篇张小玲
  • 2篇顾宝珠
  • 2篇唐萍
  • 2篇冯欢欢
  • 2篇李菲
  • 1篇初清
  • 1篇李春艳
  • 1篇李琴
  • 1篇毓明涛
  • 1篇郭玮
  • 1篇吴俊超
  • 1篇田秀英
  • 1篇陈善昌
  • 1篇张卫星
  • 1篇杨长仪
  • 1篇王淑莲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临床对策研究。方法:对发生院内感染的65例新生儿的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索临床对策。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的构成比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道感染35.4%,消化道感染26.2%,败血症10.8%;患者的感染情况与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呈明显相关性。结论:胎龄、出生体重及住院时间可作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张小玲张林许瑾周卫萍
关键词:新生儿高危因素
MRI在新生儿低血糖脑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在新生儿低血糖脑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20例低血糖脑病新生儿患者的MRI资料,对患儿进行常规T1WI、T2WI、T2FLAIR、弥散加权系列(DWI)扫描检查,如果患儿有合并出血症状加扫磁敏感(SWI)序列。结果低血糖脑病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主要累及大脑皮质、海马、基底节区和胼胝体压部。20例患儿中常规T1WI表现为受累部位稍低8例,稍高4例;T2W2表现为受累部位稍高或灰白质分界不清8例;T2FLAIR序列和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合并出血时SWI序列病变内见片状低信号。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病一般呈对称性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WI对低血糖脑损伤的检测比较敏感,SWI对合并出血敏感,磁共振对此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莺周卫萍
关键词:磁共振新生儿低血糖脑病
新生儿无脾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1病历摘要患儿女,生后5 h,以肤色发绀5 h之代诉入院。系5胎4产,胎龄40+3周剖宫产娩出,脐绕颈2周,无窒息史,出生体重3 500 g。生后即出现肤色发绀,呼吸不规则,予以吸氧后肤色无改善,哭闹后青紫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由外院转入我科。母孕期曾多次感冒(具体月份不详),有11岁姐姐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生后尚未开奶,偶有尖叫哭声,无嗜睡,轻度鼻翼煽动伴有口吐泡沫,偶有呻吟,大小便未排。
刘莺周卫萍王玲周媚
关键词:新生儿无脾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及固尔苏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及固尔苏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机械通气对照。方法:对36例NRDS患儿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观察组17例,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于生后12小时内气管内给予固尔苏(100mg/kg),治疗组予经鼻NCPAP,观察组常规使用机械通气。对照指标: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气分析、氧疗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6、12小时,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及氧疗时间均少于观察组。结论:持续正压通气及固尔苏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肯定,肺部感染并发症少,氧疗时间短,明显优于常规机械通气。
孙丽周卫萍
关键词:持续正压通气固尔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PCT与血培养联合检测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西安高新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5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感染的患儿用免疫色谱法进行降钙素原检测,比较血培养结果与降钙素原的关系。结果败血症患儿降钙素原阳性率占97.1%,局部感染组阳性率占9.7%,非感染阳性率占5.6%。降钙素原数值在败血症患儿早期明显增高,败血症患儿与局部感染及非感染患儿之间降钙素原数值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6.074、3.953、4.970、5.050,均P<0.05)。新生儿败血症降钙素原阳性率为97.1%,明显高于血培养的17.1%(x^2=80.923,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周卫萍刘莺唐萍李菲顾宝珠冯欢欢刘征
关键词:降钙素原败血症新生儿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治愈51例,9例放弃治疗,高危因素主要为剖宫产、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等;51例治愈患儿治疗前后,其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受多种高危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剖宫产、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等。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胸片。因此,应采取机械通气的方法,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病情,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
刘莺周卫萍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N-Bi PAP)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RDS新生儿分组,治疗组接受N-Bi PAP治疗,对照组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无创呼吸支持后1、6、12、24、48 h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机械通气使用率。结果治疗组氧合指数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6、12、24 h后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上机后48 h氧分压及氧合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率4.8%,对照组并发症率7.9%。治疗组机械通气使用率12%,对照组为21%。结论与NCPAP相比,N-Bi 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状疗效显著。
张小玲周卫萍戴英达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4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早产儿40例口服布洛芬(10mg·kg^-1·d^-1)共3天,用药前后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用药后再次复查心脏彩超。结果34例动脉导管关闭患儿中,1例出现肺动脉高压,治疗前后血小板、肌酐、尿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113、0.957、0.342,均P〉0.05),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愈率为89.47%,有效率为94.74%。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中未发现患儿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及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反应,但远期预后及药代动力学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周卫萍刘莺王玲唐萍李菲冯欢欢顾宝珠刘征
关键词:布洛芬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早产儿两种静脉营养的对比研究
2007年
目的:评价两种静脉营养方案对早产儿的治疗效果,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定为强化组,观察组41例,定为对照组。除静脉营养方案不同外,其他治疗均相同。治疗组在生后24小时内开始应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3种营养液。氨基酸及脂肪乳第1天用量均为1.0g/kg;观察组生后24小时内应用葡萄糖,氨基酸生后第3天开始应用,开始剂量0.5g/(kg.日),每天增加0.5~2.5g/(kg.日),脂肪乳生后第4天开始应用,开始剂量0.5g/(kg.日),每天增加0.5g/kg至2.5g/(kg.日)。结果:强化组在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强化组体重增加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静脉炎、氮质血症及胆汁瘀积的发生,高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较大剂量静脉营养可以改善早产儿氮质平衡,体重增长速度快,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卫萍孙丽
关键词:早产儿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分娩后收住新生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早产儿126例,根据床旁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脑室内出血组(72例)和无脑室内出血组(54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胎龄≤32周或体质量≤1500 g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χ2=9.78,P<0.05;χ2=18.81,P<0.01)。②阴道分娩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χ2=13.21,P<0.01);存在高危因素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χ2=21.30,P<0.01)。③围生期窒息和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围生期窒息、机械通气等是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减少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出生率,可有效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颅脑B超可做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筛查、早期诊断和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孙丽周卫萍曹明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内出血颅脑B超高危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