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山

作品数:97 被引量:1,07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3篇虫病
  • 41篇吸虫
  • 38篇血吸虫
  • 33篇管圆线虫
  • 33篇广州管圆线虫
  • 32篇血吸虫病
  • 32篇吸虫病
  • 17篇福寿螺
  • 12篇钉螺
  • 11篇疫情
  • 9篇管圆线虫病
  • 9篇广州管圆线虫...
  • 8篇幼虫
  • 8篇日本血吸虫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疫情通报
  • 6篇寄生
  • 6篇寄生虫
  • 5篇宿主

机构

  • 97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江苏省血吸虫...
  • 5篇广东省疾病预...
  • 5篇福建省疾病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湖南省血吸虫...
  • 3篇南京市疾病预...
  • 3篇安徽省林业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云南省寄生虫...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安徽省血吸虫...
  • 2篇云南省地方病...
  • 2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97篇吕山
  • 50篇周晓农
  • 42篇张仪
  • 35篇李石柱
  • 32篇许静
  • 26篇刘和香
  • 15篇张利娟
  • 12篇杨坤
  • 11篇朱丹
  • 10篇党辉
  • 10篇曹淳力
  • 9篇吴缨
  • 9篇胡铃
  • 8篇顾文彪
  • 7篇王显红
  • 7篇徐志敏
  • 7篇危芙蓉
  • 7篇郭云海
  • 6篇钱颖骏
  • 6篇李银龙

传媒

  • 3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0篇中国寄生虫学...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分布首次调查被引量:46
2009年
目的调查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借用主要中间宿主螺类有效累积温度模型参数,预测和绘制我国主要中间宿主螺类及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地图。根据绘制的预测地图,以区域抽样法,按栅格总数5%比例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55个调查点于2006年9~10月开展主要中间宿主分布及感染率调查。结果我国大陆潜在分布小管福寿螺的有19个省(市、区),其中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8个省(区)已证实有小管福寿螺自然分布。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7个省(区)有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其中,福建建瓯、江西兴国、浙江瑞安、湖南汝城、广东化州、广西上思和海南五指山等地的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6.6%、19.9%、16.0%、5.0%、6.3%、39.1%和25.0%。结论证实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的7个省(区)均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
张仪吕山杨坤刘和香胡铃李莉莎邓卓晖张鸿满胡锡敏姚立农曾小军李正祥陈朝王立英周晓农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
检测小管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的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小管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中含有:(A)CTAB裂解液(2%CTAB,20m mol/L EDTA,0.1mol/L Tris-Cl,1.4mol/L NaCl);(B)巯基乙醇;(...
危芙蓉张仪刘和香周晓农吕山胡玲
文献传递
迈向消除阶段我国血吸虫病防控应急演练的思考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分析了迈向消除阶段血吸虫病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就血吸虫病应急演练中的桌面推演、功能演练、专题演练和全面演练四种应急演练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推动血吸虫病应急演练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供参考。
曹淳力吕山许静李石柱
关键词:突发疫情应急演练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粪样中日本血吸虫虫卵DNA的效果评估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估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粪样中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虫卵DNA的效果,并评价其检测流行区现场牛野外粪样的效果。方法取1 g新鲜的日本血吸虫虫卵阴性牛粪,分别加入5个新鲜日本血吸虫虫卵、50μl日本血吸虫虫卵排泄分泌产物(egg secretion product,ESP)制备人工模拟阳性粪样。用粪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加入虫卵的未经研磨或研磨2 min后的人工模拟阳性粪样、加入虫卵ESP的粪样和阴性粪样的DNA,以日本血吸虫28S核糖体DNA(r DNA)为检测靶基因,用LAMP法、PCR法检测,评估LAMP法检测粪样中日本血吸虫虫卵DNA的效果。收集2012-2014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4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牛野外粪样221份,研磨后同法提取DNA,用LAMP法检测,并与PCR法、孵化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检测流行区现场野外粪样的效果。结果LAMP法检测加入虫卵粪样并经研磨后提取的DNA、加入虫卵ESP粪样提取的DNA均为阳性反应,呈绿色;而加入虫卵粪样未经研磨提取的DNA、阴性粪样DNA则为阴性反应,呈棕色;PCR检测的结果与LAMP法检测结果相近。LAMP法、PCR法和孵化法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牛野外粪样的阳性率分别为5.43%(12/221)、4.52%(10/221)、0.90%(2/221)。LAMP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孵化法(P<0.05),LAMP法与PCR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P法可用于检测流行区现场野外粪样的日本血吸虫虫卵DNA,其现场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
冯婷秦志强许静周杰钱颖骏祝红庆吕山曹淳力李石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虫卵核酸环介导等温扩增
广东省南澳岛福寿螺和鼠类密度及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南澳岛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lyus cantonensis)中间宿主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终末宿主鼠类的分布密度及感染现状。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从南澳岛抽取宫前村、金山村、六都村等3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集福寿螺、捕获鼠类,GPS仪记录各采样点的数据。福寿螺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复核螺种。福寿螺感染情况先用肺检法检测肺囊,再用酶消化法和匀浆法检查螺肉和肺囊。鼠类经形态学初步鉴定鼠种及性别后,再解剖采集肝脏用于PCR检测复核鼠种,剖检心、肺组织检查有无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感染。采集到的广州管圆线虫经形态学鉴定后,再进行PCR检测鉴定虫种。采用SAS9.3统计学软件对福寿螺、鼠类密度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福寿螺2 192只,随机选取1 190只用于检测,其中阳性螺72只,阳性率为6.1%。共捕获鼠类110只,包括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flavipectus)、黄毛鼠(R.losea)和臭鼩(Suncus murinus)4个鼠种,其中阳性鼠32只,感染率为29.1%(32/110),褐家鼠感染率为36.5%(31/85),黄胸鼠有1只感染,黄毛鼠和臭鼩均为阴性;福寿螺和鼠类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扩增片段长度分别约670、706 bp,广州管圆线虫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2(ITS2)扩增片段长度约693 bp,与预期大小相符。不同季节福寿螺密度(H=11.603 5,P<0.01)和感染率(χ~2=65.1 44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鼠的密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H=19.268 2,P<0.01);河道环境福寿螺密度最高(8.8只/m^2),但不同孶生环境下福寿螺的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909 3,P>0.05)。沟渠环境福寿螺平均感染率最高(7.5%,42/429),且福寿螺和鼠类感染率与离居民区距离密切相关,呈现离居民区越近感染率越高的趋势。体质量大的鼠类平均感染率要高于体质量小
胡求安张仪郭云海吕山夏尚刘和香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福寿螺鼠类
血吸虫病传播气候预警模型的应用与前景被引量:10
2009年
本综述提出了与血吸虫病传播有关的气候敏感因子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气候敏感因子与血吸虫病各传播环节间的关系,介绍了已建立的气候敏感因子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预警模型,包括决定性模型和数理统计学模型。此外,从不同情景下的血吸虫病传播范围与强度预测、各类预测模型的校准、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等3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杨国静孙乐平洪青标杨坤邓瑶李石柱吕山周晓农
关键词:血吸虫病
上海市蚊媒种类、分布及其病原被引量:37
2015年
目的概述上海市蚊种构成、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为当地制定蚊虫及蚊媒病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近20年(1993-2013年)来上海市的蚊媒相关文献资料,提取文献信息,概述上海市不同调查点的蚊种构成、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结果中华按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是上海市最常见蚊种。发现机场、口岸的蚊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非口岸地区。上海市蚊虫中存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Ⅰ型和Ⅲ型共同流行。结论机场、口岸是蚊虫入侵的主要窗口。上海本地存在大量适宜媒介,存在潜在的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热病毒传播风险,应加强蚊虫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和监测。
周正斌吕山张仪顾文彪郭云海蒋明张臣臣
关键词:蚊媒病蚊虫
日本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我国湖区和山区以县为单位的人群血吸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方法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对2002-2005年全国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年报资料中血清学检查数据、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土地覆盖类型以及经济水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与7~8月NDVI均值、水体比例和草地等比例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650、0.662和0.832);在山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与1~2月NDVI均值和草地等比例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2.631和0.400),与7 ̄8月NDVI均值呈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288)。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每年空间相关系数位于0.868~0.945之间,山区的多数年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湖区和山区,自然环境因素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有所不同;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存在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且每年略有差异,而山区的空间相关性不强。
王显红周晓农吴晓华杨坤吕山
关键词:贝叶斯统计日本血吸虫
人粪便中寄生虫卵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寄生虫卵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是密封的,包括盒体和可开启的盒盖,所述盒体内部装有定量板、刮片、尼龙绢、玻璃纸、和置于容器中的用于寄生虫卵染色的染液,其中所述定量板的中心部位包含一中央孔。本实用新型的试...
李石柱秦志强冯婷许静吕山周长海
文献传递
福寿螺休眠期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生长发育及其感染性的观察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了解福寿螺处于休眠期对其体内感染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生长发育及其感染性的影响。方法来自实验室的广州管圆线虫L1幼虫感染福寿螺,感染后第1天螺置于25.0~25.5℃恒温室中休眠,观察体内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第13天起解剖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情况。感染后第20天福寿螺置冬季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休眠2个月,每隔10d观察螺体内幼虫活力。检获的L3幼虫经口或腹腔注射感染SD大鼠,观察其感染性。同时观察螺的生存与体重变化情况,并以水族缸饲养螺作平行对照。结果25.0~25.5℃恒温条件下螺休眠不影响体内幼虫发育,且其幼虫发育历期为(16.3±0.6)d,显著快于水族缸饲养螺(17.6±0.96)d(t=5.72,P<0.01)。冬季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的休眠螺,生存率高于水族缸饲养螺(P<0.05),体重下降率为(33.5±4.3)%,也高于水族缸饲养螺[(9.0±2.3)%,t=10.68,P<0.01]。但随着休眠期的延长其死亡率增高(!2=18.31,P<0.01)。从存活螺体内检获的不同活力的L3幼虫均可感染SD大鼠。结论25.0~25.5℃恒温条件下螺休眠不影响体内幼虫发育,冬季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螺休眠或水族缸饲养,其体内幼虫均具有感染性。感染的福寿螺越冬方式,休眠明显优于水族缸饲养。
刘和香张仪周晓农吕山朱丹林金祥李莉莎李友松
关键词:福寿螺休眠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生长发育感染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