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晓翠

作品数:38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1篇细胞
  • 13篇肿瘤
  • 8篇细胞系
  • 7篇聚合酶
  • 7篇合酶
  • 6篇聚合酶链式反...
  • 5篇种属鉴定
  • 5篇细胞培养
  • 5篇分化
  • 5篇癌细胞
  • 4篇肿瘤转移
  • 4篇小鼠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生物学特性研...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细胞分化

机构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8篇卞晓翠
  • 32篇刘玉琴
  • 21篇冯海凉
  • 17篇顾蓓
  • 16篇杨振丽
  • 7篇张宏
  • 5篇王春景
  • 4篇赵晓梅
  • 4篇杨丽娟
  • 3篇朱琰
  • 3篇董继红
  • 3篇李占稳
  • 3篇孙蕊
  • 3篇苏小玲
  • 3篇王春景
  • 2篇刘艳艳
  • 2篇孙昊
  • 2篇田文嘉
  • 2篇赵晓梅
  • 2篇苏小玲

传媒

  • 8篇中华病理学杂...
  • 7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解剖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3K和MEK联合抑制增强对K-ras基因单突变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RAS/MEK/ERK通路单独抑制或联合PI3K/AKT/mTOR通路抑制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A549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PI3K抑制剂GDC-0941和MEK抑制剂AZD6244单独或联合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抑制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MTT法检测结果确定联合给药的浓度.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5 μmol/L GDC-0941处理组、低浓度联合组(0.5 μmol/L AZD6244+ 0.5μmol/LGDC-0941)、5.0 μmol/L GDC-0941处理组和高浓度联合组(5.0 μmol/L AZD6244+ 5.0 μmol/L GDC-094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抑制剂靶点下游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 AZD6244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但浓度平台出现时,增殖抑制率仅为25.5%.AZD6244联合GDC-0941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但联合用药的效果与两种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浓度有关.0.5 μmol/L GDC-0941处理组和低浓度联合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70±0.99)%和(18.65±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μmol/L GDC-0941处理组和高浓度联合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7.85 ±3.18)%和(52.2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浓度联合组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没有明显改变;高浓度联合组中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单独使用AZD6244可明显抑制pERK的表达水平,但pAKT的表达增加.单独使用GDC-0941可明显抑制pAKT的表达水平,但pERK的表达增加.低浓度联合组中,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的表达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高浓度联合组中,cyclin D1、cyclin B1表达量受到抑制,PARP剪切增加,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 对于K-ras基因单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单独使用一条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会反馈性激活另一信号通路.RAS/MEK/ERK和PDK/AKT/mTOR两条通路的同时抑制呈协同�
杨振丽李占稳冯海凉卞晓翠刘艳艳刘玉琴
关键词:K-RAS基因
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2008年
目的:建立小鼠宫颈癌肿瘤细胞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肿瘤原代培养法对小鼠U14肿瘤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定期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检测、细胞生长测定,进行615、C57BL/c小鼠移植观察体内成瘤情况,并用pEGFP-N1质粒转染U14细胞。结果:细胞呈贴壁和悬浮混合生长,CK阳性特征。体外连续培养10个月,传代50代,细胞倍增时间为21.83小时,细胞周期测定G1期为34%,G2期为26.4%,S期为39.6%。培养U14细胞3-4天处于对数生长期,染色体为亚四倍体核型,众数为64~84条。615小鼠、C57BL/c小鼠移植成瘤率均为100%,无支原体污染。建立了GFP(+)的U14-GFP单克隆细胞株。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U14子宫颈癌细胞系及GFP标记的U14-GFP细胞株,体内移植可建立常规及带荧光标记的肿瘤模型,可用于体内体外相结合的肿瘤研究。
顾蓓冯海凉董继红张宏卞晓翠刘玉琴
关键词:子宫颈癌生物学标记病理机制
囊泡运输相关蛋白VAP-33在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细胞株DC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囊泡运输相关蛋白VAP-33在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细胞株DC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1%TritonX—114提取DCS细胞膜蛋白,用已制备的DCS细胞多克隆抗体(pAb)及蛋白A+G琼脂糖进行免疫沉淀,所得样品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检测到VAP-33蛋白在DCS细胞中有表达,继而DCS细胞经不同量抗原(150、850、1500μl)刺激24、48、72h后观察细胞形态及吞噬能力的变化,同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了VAP.33的分布及表达变化。0.5mol/L胰岛素刺激DCS细胞20min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CS细胞全蛋白、胞质蛋白、膜蛋白中VAP-33、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变化,共聚焦方法观察胰岛素刺激前后VAP-33和GLUT-4在DCS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变化。实验中均以常规培养的DCS细胞作为对照。结果VAP-33蛋白主要表达在DCS细胞膜和胞质中;在外来抗原刺激下,随抗原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DCS细胞趋向成熟树突状细胞,VAP-33表达量降低,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吞噬能力增强。胰岛素刺激后,VAP-33与GLUT-4有共定位。结论VAP-33在树突状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与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加工有关,在葡萄糖的转运中起一定作用。
杨振丽刘玉琴卞晓翠顾蓓冯海凉杨丽娟
关键词:树突细胞抗原呈递葡萄糖转运体4型
乳腺癌组织细胞的高效原代培养及其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高效扩增乳腺癌组织细胞,明确其特性,为乳腺癌深入研究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材料。方法利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swiss作饲养层细胞,培养基中添加ROCK抑制剂Y-27632,对乳腺癌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K分子表达;RT-PCR检测HER-2,ER,PR及乳腺癌干细胞相关标志分子(如CD44,CD24等)mRNA的表达;STR检测以明确细胞身份。结果在饲养层细胞和Y-27632抑制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所培养的乳腺癌组织细胞增殖速度较快,可短时间获得大量细胞;细胞呈多角形上皮样,CK、HER-2、ER表达阳性,PR不表达;CD44和CD24表达阳性;经STR分析证明其身份正确。结论饲养层细胞及ROCK抑制剂有助于乳腺癌组织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大量扩增,扩增的细胞性质稳定,可用于个体化治疗研究。
杨振丽徐雅丽卞晓翠冯海凉刘玉琴孙强
关键词:饲养层细胞原代培养乳腺癌
CCC-HPF-2细胞基因组DNA可作为STR分型标准物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细胞培养传代过程中的基因稳定性,筛选符合中国人遗传特性的DNA标准物质,建立DNA标准细胞库。方法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核型分析检测细胞传代过程中形态、分子表达及核型是否稳定;应用PCR方法检测细胞的外源微生物及种属来源;STR检测验证细胞在传代过程中STR表达谱的平衡性及稳定性。结果 CCC-HPF-2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波形蛋白表达阳性,CK阴性;无外源微生物污染;细胞来源于人;所有15个STR基因座都得到扩增,呈现较好的扩增平衡性,各代细胞STR表达谱一致,表现了高度稳定性。结论 CCC-HPF-2细胞来源于人,30代内的该细胞DNA可作为STR分型标准物质。
杨振丽卞晓翠刘玉琴王春景苏小玲顾蓓张宏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细胞库标准物质
细胞融合通过PI3K-AKT通路降低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能力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细胞融合在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聚乙二醇细胞融合方法融合黑色素瘤细胞,通过流式分选获得稳定的融合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计数检测融合细胞的增殖速度。Affymatrix基因芯片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IPA软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结果 PEG化学融合法成功获得稳定的黑色素瘤融合细胞,其体外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0.01)。黑色素瘤融合细胞与增殖相关的PI3K-AKT通路明显下调(P<0.01)。融合细胞phospho-S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细胞融合通过PI3K-AKT通路降低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能力。
米蕊芳潘春晓卞晓翠田文嘉宋利强
关键词:细胞融合黑色素瘤增殖
CD133在人结肠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CD133分子在多种肿瘤包括结肠癌中都用来作为肿瘤干细胞的一个标记,但是它本身的的功能现在还不清楚。我们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44种人肿瘤细胞系中CD133的表达,8种肿瘤细胞系呈阳性表达,其中5个是结...
冯海凉杨丽娟卞晓翠杨振丽顾蓓张宏王春景苏小玲赵晓梅刘玉琴
关键词:CD133结肠癌肿瘤干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Cas9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的建立
2018年
目的建立Cas9蛋白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并验证Cas9的基因编辑活性,以便利用CRISPR/Cas9系统开展肝胆细胞基因编辑的研究。方法在人肝癌细胞(Huh7、PLC/PRF/5、HepG2、Hep3b、SK-HEP-1和Li-7)、人胆管癌细胞(RBE)和人胆囊癌细胞(GBC-SD)中,分别感染Cas9表达质粒pLv-EF1α-Cas9-Flag-Neo、pLv-EF1α-Cas9-Flag-Puro和Cas9m1.1,挑选单细胞克隆培养扩增。提取基因组DNA和总蛋白后,通过基因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验证Cas9的稳定表达。选取其中3个细胞株并感染Lv-EF1α-mCherry,流式细胞术分选出mCherry阳性的细胞,再通过慢病毒感染靶向mCherry基因的向导RNA,细胞扩增后,通过基因组PCR、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Cherry被敲除的情况。结果筛选到100个Cas9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其中表达Cas9-Neo的细胞35株,表达Cas9-Puro的细胞25株,表达突变型Cas9的细胞40株。建立了3株mCherry稳定表达的细胞系Huh7-mCas9-M、PLC/PRF/5-Cas9-M和SK-HEP-1-Cas9-M。基因组PCR和测序显示,同时感染2种gRNA的细胞基因组内存在mCherry片段缺失。荧光显微镜下,同时感染2种gRNA的细胞可以观察到mCherry-EGFP+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Cherry-EGFP+细胞占0.3%~93.6%。结论成功建立了100个Cas9稳定表达的人肝胆癌细胞株,其中的Cas9蛋白具有基因编辑活性。
左春霞卞晓翠杨振丽冯海凉周芳颖刘玉琴
关键词:肝细胞癌胆管癌胆囊肿瘤细胞株
抗CD20单链抗体融合显性抗原肽的原核表达和其抑瘤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人工设计并表达美罗华(C2B8)单链可变区抗体与李斯特菌溶细胞素O(Listeriolysin O,LLO)显性抗原表位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Sc Fv-p LLO),初步分析其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查询数据库获得美罗华(C2B8)单抗VH和VL基因序列,构建抗CD20单链抗体(Sc Fv)基因序列,选取LLO的2个CD4+T细胞表位,构建单链抗体融合抗原表位的重组蛋白基因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纯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共沉淀分析其与淋巴瘤细胞结合能力,细胞增殖实验测定其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凋亡实验分析其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蛋白Sc Fv-p LLO。Sc Fv-p LLO可不同程度地靶向结合不同淋巴瘤细胞系,并明显抑制Raji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Sc Fv-p LLO可刺激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结论:重组蛋白Sc Fv-p LLO保留了Sc Fv的功能,可靶向结合和抑制CD20阳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激活机体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其模拟瘤细胞表面抗原和作为瘤细胞疫苗佐剂的功能奠定基础。
孙蕊朱琰冯海凉卞晓翠顾蓓王春景刘玉琴
关键词:CD20B细胞淋巴瘤
荧光标记肿瘤转移体内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带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和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转染pEGFP-N1质粒,24h检测转染效率,用无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
冯海凉刘玉琴顾蓓卞晓翠杨振丽杨丽娟
关键词:肿瘤转移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