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曼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自身免疫
  • 6篇自身免疫性
  • 6篇免疫性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3篇应激反应
  • 3篇受体
  • 3篇受体相互作用...
  • 3篇烫伤
  • 3篇烫伤小鼠
  • 3篇自身免疫性肝...
  • 3篇自身免疫性肝...
  • 3篇相互作用
  • 3篇相互作用蛋白
  • 3篇免疫性肝病
  • 3篇免疫性肝炎
  • 3篇肝病
  • 3篇肝炎
  • 2篇刀豆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卫生部

作者

  • 11篇刘曼
  • 7篇周璐
  • 7篇王邦茂
  • 5篇张红霞
  • 2篇张璐
  • 2篇张明谏
  • 2篇李小兵
  • 2篇张建
  • 2篇张洁
  • 2篇王玉亮
  • 1篇李钢
  • 1篇陈宗南
  • 1篇刘宁
  • 1篇常毅湘
  • 1篇刘光晶
  • 1篇郑忠青
  • 1篇郭丽萍

传媒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
2022年
目的评估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治疗靶点的潜力。方法使用免疫荧光法观察AIH肝组织和肝囊肿患者囊肿旁肝组织中RIP3及其下游信号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活化表达水平。经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并通过腹腔注射RIP3抑制剂GSK872或载体溶剂进行干预。收集外周血和肝组织,进行血清转氨酶水平测定、qPCR检测和流式细胞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RIP3和p-MLKL是RIP3及其下游信号MLKL磷酸化后的活性形式,其在AIH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者。与对照组相比,AIH患者肝组织内RIP3和MLKL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相对表达量3.28±0.29对比0.98±0.09,4.55±0.51对比1.0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1、6.77,P值均<0.01)。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炎小鼠肝组织中RIP3和MLKL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表达水平2.35±0.09对比0.89±0.11,2.77±0.22对比0.73±0.16,t值分别为10.4、6.33,P值均<0.01)。RIP3抑制剂GSK872显著减轻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抑制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NLRP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ConA+Vehicle组小鼠肝脏CD45+F4/80+巨噬细胞、CD4+IL-17+Th17细胞、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和CD11b+Gr-1+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比例均显著升高。与ConA+Vehicle组相比,ConA+GSK872组小鼠肝脏CD45+F4/80+巨噬细胞和CD4+IL-17+Th17细胞比例显著下降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CD4+CD25+Treg细胞和CD11b+Gr-1+MDSCs比例显著升高。结论AIH患者和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炎小鼠肝组织RIP3信号激活。抑制RIP3降低免疫性肝炎小鼠肝脏促炎因子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比例、促进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CD4+CD25+Treg细胞和CD11b+Gr-1+MDSCs在肝脏的积累,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因此,抑制RIP3有望成为治疗AIH的一种新方法。
刘曼张红霞张璐赵经文周璐王邦茂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刀豆蛋白A免疫细胞
RIP3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炎症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未明。目前尚没有针对病因的防治措施,病情迁延容易进展为肝硬化。巨噬细胞在维持肝组织免疫炎症和耐受平衡...
刘曼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
文献传递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自然病程和抗凝治疗被引量:4
2021年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其自然病程和治疗管理尚未得到国际指南和会议共识的明确建议。既往研究表明PVT可自发再通,而抗凝治疗明显有利于PVT的再通。由于肝硬化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带来的出血风险,目前对于肝硬化患者PVT的抗凝治疗存在争议。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对肝硬化伴PVT患者是安全的,且有利于血栓再通。现基于肝硬化患者PVT的自然病程和抗凝与止血平衡,对肝硬化伴PVT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曼张红霞王邦茂周璐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出血
自身免疫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没有针对病因的防治措施。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微环境特别是肠道菌群在该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ILD病程中常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和黏膜屏障功能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菌移位增加,分子模拟是微生物参与免疫性肝损伤的重要机制。本文综述了AILD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为寻找AILD的潜在治疗靶点、制定基于肠道的AILD干预策略提供新思路。
刘曼周思敏张红霞周璐王邦茂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肠道微生态免疫性肝损伤肠道菌群紊乱细菌移位治疗靶点
非诺贝特改善严重烫伤小鼠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效果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严重烫伤小鼠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13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Ⅰ)、高剂量组(Ⅱ)和对照组(Ⅲ)各40只,正常组10只。将小鼠制成Ⅲ°30%全身体表面积(TBSA)烫伤模型,正常组不烫伤,烫伤后Ⅰ、II组分别予以30 mg·kg-1·d-1、100 mg·kg-1·d-1非诺贝特灌胃,III组予以0.5 mL·d-1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第1、3、7、14天随机抽取10只小鼠(正常组一次性处死),处死收集血清,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TNF-α、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运用稳态模式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同时切取肝脏组织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烫伤后各组小鼠在第1、3、7天HOMA-IR值均高于正常组,I组和II组HOMA-IR值均低于III组。Ⅰ、Ⅱ、Ⅲ各组小鼠血清TNF-α、FFA水平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均高于正常组,I组和II组均低于III组(P<0.05或P<0.01),但I组和II组在同一时间点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后小鼠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给予诺贝特干预后,肝脏脂肪变性有所改善。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改善烧(烫)伤后小鼠应激状态下IR,其可能与降低严重烫伤小鼠血清TNF-α和FFA水平,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有关。
张建张明谏刘曼陈宗南王玉亮李小兵刘子健李钢
关键词:非诺贝特烫伤小鼠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肝组织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细菌,拟为AIL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就诊的12例AILD患者[其中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4例PBC-AIH重叠综合征(OS)]和4例肝囊肿患者(对照),均行肝活组织穿刺检查。对所获无菌肝组织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基于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找出差异菌,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肝脏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并对测得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代谢功能的预测。结果16例纳入患者肝组织中均检测到细菌。在种水平,AIH组莱比托游动球菌丰度为0.100%,高于其余3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判别分析(LDA)=3.31,P=0.034];PBC组嗜热厌氧芽孢杆菌相对丰度为0.200%,高于其余3组的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A=3.34,P=0.014)。铜绿假单胞菌PAO1、坚强芽孢杆菌、土壤短芽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玉米鞘氨醇单胞菌、肠沙门菌的相对丰度与血清GGT水平均呈负相关(r=-0.68、-0.68、-0.67、-0.68、-0.68、-0.66,P均<0.01)。与肝囊肿组患者相比,AILD患者脂质代谢途径减弱。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的水平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均呈负相关(r=-0.55、-0.65,P均<0.05)。结论AIH组和PBC组患者肝组织中存在特异性细菌。与AIL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肝脏微生物群,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周思敏刘曼周璐郭丽萍常毅湘王邦茂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组织多样性
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2021年
目的探究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2 Exos)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IL-4(20μg/L)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24 h后提取M2 Exo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对其进行鉴定;免疫荧光观察RAW264.7巨噬细胞对M2 Exos的摄取情况。将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PBS组、DiR-M0 Exos组、DiR-M2 Exos组和DiR染料对照组。Con A(15 mg/kg)注射完成1 h后通过尾静脉分组注射PBS溶液、DiR-M0 Exos(100μg)、DiR-M2 Exos(100μg)和DiR染料,活体成像技术观察Exos在AIH小鼠肝、脾、心、肺、肾、肠的分布情况。将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BS溶液)、Con A组(15 mg/kg Con A),M0 Exos组(15 mg/kg Con A+200μg M0 Exos)和M2 Exos组(15 mg/kg Con A+200μg M2 Exos),每组5只。Con A注射完成12 h后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和肝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巨噬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成功诱导并分离了M2 Exos,可被RAW264.7巨噬细胞摄取;经尾静脉注射后,M2 Exos主要在小鼠肝脏和脾脏中蓄积。与Control组相比,Con A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明显升高(P<0.05),肝脏结构紊乱,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组织TNF-α和IL-6 mRNA表达升高(P<0.05),肝脏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oMFs)的浸润增多(P<0.05)。与Con A组相比,M2 Exos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脏坏死明显减轻,肝组织TNF-α和IL-6 mRNA表达降低(P<0.05),肝脏MoMFs的浸润减少(P<0.05)。结论M2 Exos可对小鼠AIH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减少对MoMFs的招募有关。
张璐陈黎薇刘曼张洁周璐赵经文王邦茂
关键词:巨噬细胞外泌体伴刀豆球蛋白ARAW264.7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386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筛选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129例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49例。分析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基本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如白蛋白、ALP、GGT等的变化。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ILD、AIH、PBC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比较[分别为32.9%(127/386)、28.8%(60/208)、36.4%(47/129)和40.8%(2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以多发和小结石(最大径<1 cm)为主,分别占45.7%(58/127)和57.7%(60/104)。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首诊年龄、首诊肝硬化比例、ALP、GGT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分别为(60.5±11.5)岁比(57.6±11.5)岁,53.5%(68/127)比42.1%(109/259),154.00 U/L(89.00 U/L,257.00 U/L)比125.00 U/L(86.00 U/L,212.00 U/L),169.00 U/L(79.00 U/L,343.00 U/L)比128.60 U/L(48.00 U/L,284.00 U/L)],而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合并胆囊结石者[(36.46±7.30)g/L比(38.34±7.5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1,χ^2=4.506,Z=-2.192、-2.443,t=2.322;P均<0.05)。≥60岁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高于<60岁患者[37.6%(73/194)比28.1%(54/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8,P=0.047)。伴肝硬化的AILD和AIH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均高于无肝硬化者[分别为38.4%(68/177)比28.2%(59/209),35.7%(35/98)比22.7%(25/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4.259,P=0.034、0.039)。结论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较常见,以多发和小结石为主。合并胆囊结石易延误AILD患者的首次诊断并增高首诊肝硬化的比例。高龄和肝硬化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更高。
刘曼郑忠青周思敏张红霞褚洪玉王晓艺张洁周璐王邦茂
关键词: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胆囊结石肝功能年龄
1,25-二羟维生素D3对严重烫伤小鼠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严重烫伤小鼠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1.建立30%全身体表面积(TBSA)Ⅲ°烫伤小鼠模型  选择健康SPF级KM小鼠130只(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
刘曼
关键词:骨化三醇肿瘤坏死因子-Α1,25-二羟维生素D3严重烫伤应激反应
文献传递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介导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募集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索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脏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浸润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至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AIH患者10例,同期选择年龄和性别均匹配且无肝功能异常的5例肝囊肿患者作为对照,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IH患者和对照者肝组织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RIP3抑制剂GSK872(GSK872)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巨噬细胞RIP3、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TNF-α、IL-6、IL-1β、细胞炎性小体Nod样蛋白3(NLRP3)、CC趋化因子配体(CCL)2和CCL5的mRNA水平;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地塞米松组,采用qPCR检测巨噬细胞TNF-α、NLRP3、RIP3和MLKL的mRNA水平。选择24只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建立急性AIH小鼠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刀豆蛋白A(ConA)组、ConA+地塞米松组和ConA+GSK872组(每组6只),处死小鼠后收集外周血和肝组织,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表现,测定血清ALT和AST水平,采用qPCR检测CCL2和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的mRN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比例。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IH患者肝脏CD68阳性组织驻留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和MAC387阳性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者[(0.84±0.21)%比(0.09±0.03)%、(0.79±0.13)%比(0.03±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4.84,P均<0.05)。脂多糖组巨噬细胞内RIP3、MLKL、TNF-α、IL-6、IL-1β、NLRP3、CCL2、CCL5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脂多糖+GSK872组(1.64±0.16比1.07±0.07和0.63±0.11,10.45±1.37比1.10±0.33和1.51±0.63,5.43±0.59比0.94±0.06和2.59±0.45,204.20±30.73比1.26±0.19和111.40±11.62,20848.00±362.00比1.09±0.26和10940.00±566.60,7.47±1.17比1.09±0.09和3.79±0.89,68.03±5.15比1.14±0.19�
刘曼张红霞周璐王邦茂
关键词: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