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成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思考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视角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和谐...
  • 1篇主义
  • 1篇主义和谐社会
  • 1篇资源管理
  • 1篇宪政
  • 1篇宪政建设
  • 1篇绩效
  • 1篇绩效管理
  • 1篇构建社会
  • 1篇构建社会主义
  • 1篇构建社会主义...
  • 1篇构建社会主义...
  • 1篇和谐社会

机构

  • 2篇济南大学

作者

  • 2篇马兆明
  • 2篇刘建成

传媒

  • 2篇东岳论丛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法治政治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与目标,需要在治国理念上进行变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发展宪政,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规则和制度。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宪政,宪政所提供的制度,不断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可以说,和谐社会的内蕴与宪政建设的旨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宪政的发展是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可以为宪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宪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功能,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宪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笔谈,从宪政的内容、法治政治、宪政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宪政如何支持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怎样结合我国国情推进宪政发展等问题,期望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定位,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马兆明刘建成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宪政建设法治政治政治思考社会视角
基于创新的城市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机制探索被引量:2
2012年
在加快城市创新和创新城市建设过程中,各个城市都在建立和完善城市创新系统。从城市创新的人才要素来看,创新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机制。将促进组织创新的典型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协同实施,便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价值链机制、支撑机制和环境机制三个方面,它们的协同运作在创新城市建设中必将产生更强的整合作用。
马兆明刘建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经济绩效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