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国进

作品数:36 被引量:435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骨折
  • 17篇股骨
  • 9篇手术
  • 9篇固定术
  • 8篇疗效
  • 8篇内固定
  • 6篇疗效分析
  • 6篇骨折固定
  • 6篇骨折固定术
  • 5篇远端
  • 5篇远端骨折
  • 5篇术后
  • 5篇螺钉
  • 5篇骨板
  • 5篇粗隆
  • 5篇粗隆间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围手术
  • 4篇围手术期
  • 4篇接骨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侯国进
  • 35篇周方
  • 29篇田耘
  • 25篇姬洪全
  • 23篇张志山
  • 20篇郭琰
  • 19篇吕扬
  • 5篇刘冰川
  • 4篇郝有亮
  • 2篇刘忠军
  • 1篇温鹏
  • 1篇周非非
  • 1篇郑玉峰
  • 1篇高山
  • 1篇吴丹凯
  • 1篇丁坚
  • 1篇张子言
  • 1篇张志山
  • 1篇田华
  • 1篇田耘

传媒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肩肘外科...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桡骨头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一、解剖及损伤机制 桡骨头为盘状,其上面凹陷,覆盖软骨并与肱骨小头构成肱桡关节。横截面上桡骨头略呈椭圆形,其周围镶有一层软骨,构成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对合,构成上尺桡关节,二者有严格的相适性,是前臂旋转活动的重要结构。研究表明,桡骨头具有作为杠杆传导肱桡关节所受的承载负荷和稳定肘关节的作用,在前臂旋转伸肘时,肱桡关节具有最大接触面积并传导最大负荷,即使将前臂骨间膜切断,肱桡关节仍可传导手和前臂至肱骨载荷的55%~60%[1]。如果桡骨头被切除,
郝有亮周方侯国进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
手术治疗伴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伴有强直性脊柱炎(AS)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至2017年间采取手术治疗的15例伴有AS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59.4±12.6)岁(44~81岁),确诊AS时间(28.9±14.9)年(12~60年)。结合影像学资料及查体结果,采用AO分型、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胸腰椎骨折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对患者术前骨折形态及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手术方式为后正中入路骨折椎体复位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等。结果术前AO分型A3型1例,B2型9例,B3型3例,C1型1例,C2型1例;术前ASIA评级A级1例,B级4例,C级2例,D级4例,E级4例;术前TLICS评分4分3例,6分2例,7分2例,8分5例,9分3例。出院时3例(27.3%)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得到改善,其中1例A级升至B级,2例B级升至C级。随访时间为3~114个月,末次随访时4例患者(36.4%)神经功能较出院时改善,其中2例B级升至C级,1例C级升至D级,1例D级升至E级。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实现骨性愈合,7例患者达到行走无需辅助,2例患者虽需拄拐行走,但能基本满足正常生活需求。随访期间1例(6.7%)患者出现肌间静脉血栓合并肺部感染,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伴有AS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可实现椎体骨折复位及稳定固定,有助于骨性愈合,并部分改善神经功能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刘冰川姬洪全周方田耘张志山郭琰吕扬杨钟玮侯国进孙川邢永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基于“精准骨科”的四肢骨缺损重建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四肢骨缺损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15例骨缺损。骨髓炎12例,无菌性骨不愈合3例。骨缺损部位包括股骨合并胫骨1例,股骨7例,胫骨6例,肱骨1例。骨缺损长6~31.2 cm,中位数12.7 cm。在彻底清创及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应用3D打印钛合金假体重建骨缺损。常规复查X线及CT,定量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上肢功能量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下肢功能量表(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Scale,LEFS)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2例骨髓炎感染复发。余13例无感染复发、内固定及假体松动断裂,平均随访18.0月(12~26个月),末次随访日常生活肢体疼痛VAS评分平均2.4分(2~4分),ADL评分94.2分(90~95分),1例肱骨缺损患者DASH评分31.7分,12例下肢骨缺损患者LEFS评分42.0分(38~47分),满意度9.3分(9.1~9.5分)。结论3D打印技术治疗四肢骨缺损可实现假体稳定及新骨再生,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肢体功能恢复。
刘冰川孙川侯国进杨钟玮刘忠军田耘周方
关键词:骨缺损
动力髋螺钉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比较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CCS)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采用DHS或CCS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满1年的9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资料,DHS组44例,CCS组47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负重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短缩等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DHS组[中位数74.5(45~342)min]长于CCS组[中位数50.0(13~138)min](Z=-5.560,P=0.000),术中出血DHS组[中位数77.5(10~1500)ml]多于CCS组[中位数10.0(2~400)ml](Z=-7.526,P=0.000),但术后1~7天可部分负重的比例DHS组[65.9%(29/44)]显著高于CCS组[38.3%(18/47)](χ2=6.938,P=0.008)。2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影像学愈合时间、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骨折延迟愈合及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间13~66个月,2组均无内固定脱出、骨折不愈合,均无深静脉血栓、肺炎、肺栓塞等长期卧床并发症。结论在新鲜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上,DHS及CCS均能坚强固定股骨颈骨折使髋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二者在术后相关并发症上无统计学差异。DHS内固定术后患肢负重更早,利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推荐使用DHS内固定系统。
刘智芳周方田耘姬洪全杨钟玮侯国进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动力髋螺钉空心加压螺钉
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尖状培养头辅助插装器,包括箱体,推杆组件及背板;所述背板铰接于箱体的一个侧面,两者构成下部开口的梯形结构;所述推杆组件滑动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推杆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分离板,所述分离板沿箱体的底部自由滑动;所述...
张雅文周方侯国进刘晨阳
文献传递
手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失误1例报告被引量:7
2017年
Maisonneuve损伤因涉及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及腓骨近端骨折,易造成踝关节对合关系及稳定性改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虽不复杂却存在严重失误的风险。本文通过总结1例Maisonneuve损伤手术治疗失败的病例资料,提醒医生在对该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时注意避免类似的失误。
姬洪全周方田耘张志山郭琰吕扬杨钟玮侯国进
关键词:骨折腓骨踝关节外科手术
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及预防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确定下肢骨折患者VTE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329例下肢骨折患者资料,男141例,女188例;平均年龄为65.2岁(16 ~ 96岁);骨折部位:髋部骨折190例,股骨干骨折1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46例,胫腓骨骨折8例,足踝部骨折27例,骨盆骨折6例,多发骨折42例.根据是否发生下肢VTE将所有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VTE的总发生率为29.8% (98/329).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d、合并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性疾病、未预防性抗凝(P<0.05),该回归模型能预测75.7%的下肢骨折VTE患者. 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为下肢VTE的高发人群,对具有VTE形成危险因素[如年龄≥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d,合并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性疾病及部分骨折部位(骨盆、髋部、多发骨折及膝关节周围)]的下肢骨折患者提高警惕、进行预防性抗凝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侯国进周方姬洪全田耘张志山
关键词:下肢骨折静脉血栓栓塞症
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翻修的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因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断裂需要进行翻修手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3月至2019年3月诊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30例患者纳入该研究,翻修组12例,未翻修组118例。利用SPSS 17.0软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损伤相关因素(受伤原因、开放或闭合性损伤、骨折AO/OTA分型、骨折累及区域分布)、手术相关因素(手术时间、复位质量、是否出现术后感染)及内固定结构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0例纳入该研究的患者中12例进行了翻修手术,翻修率为9.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骨折AO/OTA分型、骨折累及区域、手术时间、复位质量、接骨板长度/骨折区长度及髁螺钉上方的接骨板长度/骨折区长度在翻修组和未翻修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折AO/OTA分型中A3型骨折、骨折累及髁上区域、手术时间、复位质量和髁螺钉上方的接骨板长度/骨折区长度是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翻修的相关因素(P<0.05)。A3型骨折干骺端内侧皮质粉碎破坏其内侧支撑能力、骨折累及髁上皮质骨区域、骨折复位不良导致外侧接骨板承受的弯曲应力增加、长时间手术操作造成骨折端血运破坏、接骨板的长度不足造成应力集中等因素可能是外侧锁定接骨板术后翻修的危险因素。对于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失败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辅助使用内侧微创接骨板固定+自体骨移植、更换髓内钉等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策略。结论:骨折AO/OTA分型中A3型骨折、骨折累及髁上区域、复位质量不良、长手术时间及髁螺钉上方的接骨板长度/骨折区长度不足是影响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
侯国进周方田耘姬洪全张志山郭琰吕扬杨钟玮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锁定接骨板翻修
动力髋螺钉(DHS)与空心加压螺钉(CCS)两种术式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空心加压螺钉(CCS)两种术式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CCS或DHS内固定术式治疗的93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性...
刘智芳周方杨钟伟侯国进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动力髋螺钉空心钉
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期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 自2005年3月~2014年11月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59例股骨远端骨折。男性10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66岁。按AO/OTA分类:33-A1型16例,33-A2型1...
吕扬姬洪全张志山郭琰杨钟玮侯国进周方田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