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杰

作品数:235 被引量:60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6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3篇超声
  • 93篇造影
  • 83篇超声造影
  • 66篇肝移植
  • 47篇术后
  • 46篇超声检查
  • 42篇移植术
  • 41篇肝移植术
  • 39篇移植术后
  • 39篇肝移植术后
  • 36篇胆道
  • 29篇胆管
  • 27篇动脉
  • 26篇造影剂
  • 26篇肝动脉
  • 25篇多普勒超声
  • 22篇微气泡
  • 21篇彩色多普勒
  • 19篇关节
  • 18篇手术

机构

  • 195篇中山大学附属...
  • 24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12篇任杰
  • 163篇郑荣琴
  • 51篇廖梅
  • 50篇黄冬梅
  • 41篇许尔蛟
  • 30篇苏中振
  • 30篇吕艳
  • 30篇郑博文
  • 26篇曹君妍
  • 24篇李凯
  • 24篇吴涛
  • 24篇王平
  • 21篇张波
  • 15篇张艳玲
  • 15篇曾婕
  • 14篇毛仁
  • 13篇王巧缘
  • 12篇陈军
  • 11篇毛永江
  • 10篇尹庭辉

传媒

  • 34篇中华超声影像...
  • 25篇中华医学超声...
  • 15篇器官移植
  • 9篇中华肝脏外科...
  • 8篇2013中国...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新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2007年全...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超声诊断...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超...
  • 2篇2014年器...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4篇2015
  • 16篇2014
  • 23篇2013
  • 13篇2012
  • 19篇2011
  • 28篇2010
  • 12篇2009
  • 21篇2008
  • 10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2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管病变的诊疗价值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管病变(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s,ITBLs)的诊疗模式,评估超声造影在IBLs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提高ITBL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
张英才张彤傅斌生汪国营任杰郑荣琴陈规划杨扬汪根树张剑李华许赤易述红易慧敏姜楠
超声造影在评估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估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并经增强CT、MRI或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0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33例;平均年龄(59±13)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显示情况;以增强CT、MRI或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的诊断符合率。两种检查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的诊断符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常规超声检查中,肿瘤边界显示不清28例,肿瘤边界显示清及欠清75例,其中33%(25/75)患者肿瘤浸润范围为胆管腔内型,67%(50/75)为胆管腔内外型。超声造影动脉期,51.4%(53/103)患者肿瘤呈高增强,28.2%(29/103)呈等增强,20.4%(21/103)呈低增强;静脉期,100%(103/103)患者肿瘤呈低增强。16.5%(17/103)患者肿瘤浸润范围为胆管腔内型,83.5%(86/103)为胆管腔内外型。常规超声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的诊断符合率为59.2%(61/103),超声造影为99.0%(102/103),超声造影对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χ2=17.611,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能更准确地评估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范围。
郭光辉任杰郑荣琴张婷吴涛张曼许尔蛟
关键词:超声检查胆管肿瘤肿瘤侵润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8月10例病理证实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螺旋CT检查,其中2例行超声造影检...
曾庆劲王平郑荣琴任杰廖梅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超声造影手术治疗
肝移植缺血性胆道病变的超声造影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确诊,超声疑为胆道并发症的移植肝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厚最明显的肝门部胆管壁为观察目标,分析胆管壁增强特点。结果胆管壁造影表现可分3类:①胆管壁无增强者6例,即胆管壁在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无增强;②胆管壁低增强水平者4例,即胆管壁在动脉期呈低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低增强或消退为无增强;③胆管壁高增强水平者15例,即胆管壁在动脉期呈高或等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消退为等或低增强。25例确诊病例中包括13例ITBL和12例非ITBL。ITBL组胆管壁无或低增强水平者10例(76.9%),高增强水平者3例(23.1%);非ITBL组均为高增强水平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胆管壁微循环灌注具有可行性,有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全新的从微血管层面诊断ITBL的影像学手段。
任杰郑荣琴吕明德毛永江廖梅吕艳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肝移植胆管疾病
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肝移植术后确诊有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病变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3个时相的造影剂灌注模式。以延迟期仍保持高增强或等增强或造影中始终无增强判定为良性病变,以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或无增强判定为恶性病变,计算超声造影诊断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与假阴性率。结果与良性病变比较,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增强或等增强的病灶中,恶性病变在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有显著的增强消退倾向(P<0.01)。超声造影诊断良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0%(19/21),假阴性率为10%(2/21),2例假阴性均为肝脓肿;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100%(46/46)。结论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区别良、恶性病变。
曾婕郑荣琴任杰许尔蛟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移植局灶性病变
超声引导下皮维碘硬化治疗肝囊肿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皮维碘硬化在肝囊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有临床症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皮维碘硬化治疗的肝囊肿患者随访观察9个月-4年,平均27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效果优者17例(72.8%),良9例(20.6%),中4例(4%),差2例(2%),有效率达96.8%。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肝囊肿穿刺抽吸、皮维碘硬化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黄冬梅任杰张波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皮维碘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肾真菌脓肿一例
2009年
张艳玲郑荣琴任杰
关键词:超声造影诊断常规超声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脓肿真菌原位肝移植术
超声检查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52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49例,女3例;平均年龄(48±18)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移植肝行全面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胆管壁回声增强,肝门部胆管腔变细,胆管腔内回声、声影,肝内外局限性暗区等征象。结果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超声检查表现:96%(50/52)胆管扩张,75%(39/52)胆管壁回声增强,62%(32/52)胆管壁增厚,54%(28/52)胆管腔变细,37%(19/52)胆管内胆泥、胆石形成。胆管狭窄的直接征象为胆管腔变细,间接征象包括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胆管壁回声增强等。胆管内胆泥、胆石形成表现为胆管腔内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团后伴有声影,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胆漏表现为肝门部或肝下间隙局限性暗区。胆汁瘤表现为肝内散在分布片状高回声区或低回声暗区。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具有较为典型的超声检查征象,超声检查可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提供诊断依据。
毛永江曾婕郑荣琴任杰廖梅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胆道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常规行CDU检查,对CDU疑肝血管血流异常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实质的血流灌注,对其中2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CT血管造影(CTA)/MR血管造影(MRA)证实病例的CDU及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29例,其中肝动脉狭窄22例,肝动脉血栓闭塞3例(肝动脉血栓闭塞合并肝梗死2例),门静脉狭窄2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另1例为肝门部血肿并肝动脉、门静脉受压狭窄。CDU显示25例狭窄均有血流参数异常,但不能判断狭窄部位及程度,3例血栓闭塞者,动脉血流均未显示,但不能肯定诊断;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肝动脉血栓闭塞,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狭窄,与DSA或CTA/MRA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3/3)、90.9%(20/22)、100%(2/2)及100%(1/1)。结论CDU与超声造影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黄冬梅任杰张波郑荣琴
关键词:肝移植多普勒超声血管并发症
超声造影评价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伴侧支形成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伴侧支形成超声造影(CEUS)表现,探讨CEUS评价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伴侧支形成的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1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所有肝移植术后常规超声或临床表现疑似肝动脉并发症行CEUS检查、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或)CT+CT血管成像(CTA)证实有及无肝动脉侧支形成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肝动脉并发症伴侧支与无侧支患者肝动脉CEUS表现。结果 30例肝移植患者中,11例CT+CTA和(或)DSA检查证实肝动脉有侧支,19例DSA检查证实肝动脉无侧支。肝动脉有侧支患者肝动脉并发症诊断时间晚于肝动脉无侧支患者[304 d(144~1917 d)vs 47 d(5~232 d),U=20,P<0.01]。11例肝动脉有侧支患者均有肝动脉并发症,且以肝动脉血栓多见(9/11,81.8%);而19例肝动脉无侧支患者肝动脉并发症以肝动脉狭窄多见(15/19,78.9%),有1例患者无肝动脉并发症;肝动脉有侧支和无侧支患者肝动脉并发症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1)。肝动脉有侧支患者临床表现多平稳,但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多数病例胆管异常(10/11)。肝动脉侧支CEUS表现有一定特征:(1)肝固有动脉多不能显示(10/11);(2)肝门部多条细小迂曲的侧支动脉聚集,呈网状(5/11)或片状增强(6/11),伴细条状增强(2/11)。肝动脉无侧支患者除了3例肝动脉血栓外,肝固有动脉均可见显示,肝门部均未见除肝动脉以外的其他动脉。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伴侧支形成CEUS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EUS有可能成为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伴侧支形成的新方法。
吕素琴任杰郑荣琴孟晓春黄明声王平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手术后并发症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