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达
-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操作孔与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 2019年
- 目的通过与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对比研究,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1月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37例作为研究组,多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13例作为对照组;对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手术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及重大并发症发生;两组中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术后带管时间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于多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更小的手术方式,随着患者对于微创要求的增加,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将在肺部恶性肿瘤外科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 曹建光曲波于子翔陈磊付志达徐聪
-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胸腔镜多孔
- 三尖瓣前叶血性囊肿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发现心脏杂音15年。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厚。胸部X线片示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可能,伴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提示:右房室扩大,房间隔中后部回声脱失约33 mm,三尖瓣环扩大,前叶腱索距前叶瓣尖约6 mm处可见15 mm×13 mm的囊性球体附着。
- 严华付志达富强王小启郭宏伟熊辉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
- 侧路并联人工肺应对体外循环氧合不良的实验研究
- 2013年
- 目的尝试在非停循环下利用原有人工肺侧路供氧进行氧合不良的处理,并在动物实验中加以验证。方法建立小型猪体外循环(CPB)模型,转流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停搏后,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至21%,建立氧合不良动物实验模型;开放人工肺侧路循环,通过侧路连接一个新的人工肺,供给纯氧通气,观察在400 ml/min、800 ml/min和1 100 ml/min分流供氧情况下,动脉灌注管路氧分压、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和血液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将FiO2降至21%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至64~67 mm Hg(P<0.001),SaO2显著下降至88%~90%(P<0.001),SvO2降至69%~72%(P<0.001),血液pH值的降低提示发生人工肺氧合不良。开放侧路供氧后,PaO2、SaO2和SvO2均有显著提升,血液pH值回升。当分流量达到灌注流量的33%或以上时,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氧供需求。结论人工肺发生氧合不良时,利用膜式人工肺的侧路并联一个新的人工肺进行供氧,可以作为人工肺氧合不良的一种应对措施加以实施。
- 管玉龙万彩红付志达孙鹏梁碧霞王茜龙村
- 关键词:人工肺体外循环心血管外科
- 体外循环麻醉诱导过程中心搏骤停抢救成功一例
- 2013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心功能Ⅳ级。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合并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收入院。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无药物、食物及其它致敏物质过敏史。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60%,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部X线片、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入手术室后行心电监测:血压96/52 mm Hg、心率1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7%。12点39分采用长托宁1 mg、咪达唑仑1 mg、依托咪酯15 mg、舒芬太尼80 mg、
- 付志达张振亮刘效波冷昭廷
- 关键词:体外循环麻醉心搏骤停
-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术中灌注效果的监测与评估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术中单泵双管灌注期间的血液灌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实施主动脉弓全弓置换手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9例、男28例,年龄19.0~72.0(48.1±10.8)岁。患者术中体外循环均采用单泵双管灌注,采用血流检测仪进行上、下半身灌注管路流量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血氧饱和度(rSO_2)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脑组织内的灌注状况。结果 37例患者总体体外循环(CPB)时间为136.0~277.0(195.8±40.5)min,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5.0~35.0(21.6±5.6)min。降、复温阶段腋动脉插管流量约占全身灌注管路灌注流量的31.5%~40.8%。2例患者停循环期间rSO_2监测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显著低于术前,提高灌注流量至15.0 ml/(kg·min)后监测指标恢复,患者顺利康复;2例类似病例未处理,术后1例死亡,1例有脊髓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术中体外循环单泵双管灌注技术合理有效,脑灌注监测有助于发现术中灌注异常。
- 王小龙方颖慧王茜付志达魏新广管玉龙杨九光姜福清孙鹏龙村姚婧鑫林栓同
- 关键词:主动脉弓缺血选择性脑灌注氧代谢
- 胸腔镜辅助下清创引流术配合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疗效观察
- 2017年
-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很少见的危急重症,极易误诊而错过早期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一旦发展到晚期(超过24 h)往往合并脓胸、感染性休克,病死率较高。我院于2009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合并严重脓胸患者5例,经胸腔镜辅助下行胸腔清创引流、术后胃镜下放置肠内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陈磊付志达
- 关键词: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肠内营养治疗胸腔镜辅助疗效观察术后手术治疗时机
- 磷酸化-JNK1/2在高温处理后的鼠胚心脏的表达变化
- 2014年
- 目的探讨p-JNK1/2高温处理后金黄地鼠胚胎心脏之表达变化。方法将金黄地鼠孕鼠在受孕8d时置42℃水浴20min,在高温处理后12h,24h,36h,48h剖腹取胎,制备为石蜡切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心脏正常发育与异常分化过程中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结果 高温处理后12h,24h,36h,48h,实验组鼠胚心脏p-JNK1/2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减弱,其中36h和48h两个时间点差异显著。结论 高温可致金黄地鼠胚胎心脏磷酸化JNK1/2(p-JNK1/2)表达减低,p-JNK1/2对心脏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冷昭廷于丽刘文静闫雪王力付志达张帅隽兆东
- 关键词:心脏高温胚胎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croRNA-34a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croRNA-34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实时定量荧光PCR法(qRT-PCR法)检测10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croRNA-34a表达水平。分析microRNA-34a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microRNA-34a表达与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microRNA-34a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icroRNA-34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NSCLC组织microRNA-34a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吸烟无关(P均>0.05)。化疗有效组(CR+PR)患者癌组织中microRNA-34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无效组(SD+PD),P<0.05。microRNA-34a低表达组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0.00%和(52.54±2.32)个月,均显著低于microRNA-34a高表达组NSCLC患者的92.00%和(56.94±1.56)个月,P均<0.05。结论NSCLC癌组织中microRNA-34a低表达。检测NSCLC组织microRNA-34a有助于NSCLC的病情判断、化疗效果预估及良预后估计。
- 曹建光曲波冯磊于子翔陈磊王丰付志达
- 关键词:微小RNA非小细胞肺癌
- 婴幼儿体外循环中零平衡超滤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对行体外循环(CPB)的婴幼儿体内炎性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的简单轻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心功能Ⅰ-Ⅱ级:其中男性29例.女性3l例:年龄212~1783d。平均年龄658d。随机分为平衡超滤组(BUF)和非平衡超滤组(nBUF)。分别于CPB前、超滤前、CPB结束后采集血液和超滤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共纳入46例患儿,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212~1783d,平均年龄601d。其中BUF组20例,nBUF组26例。停CPB后,所有炎性因子的血浆质量浓度较超滤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浆IL-1、IL-6、NE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F组血浆IL-10、TNF-α质量浓度低于nBUF组(P〈0.05)。尽管两组滤液中各种炎性因子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滤液中各炎性因子总量BUF组大于nBUF组(P〈0.05)。清醒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零平衡超滤可选择性增加滤除血浆中的炎性因子.但是并未改善简单轻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预后。
- 付志达方颖慧管玉龙王小龙魏新广孙鹏姜福清冯正义王惠龙村姚婧鑫林栓同
- 关键词:血液滤过体外循环婴幼儿炎性因子
- 右腋下小切口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及疗效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对婴幼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观察对象,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8例,室间隔缺损2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右腋下小切口组,n=15,男10例,女5例),对照组(胸骨正中切口组,n=15,男8例,女7例)。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清醒时间(3.49±1.83)h、拔管时间(10.81±7.33)h、ICU时间(25.84±11.78)h、体外循环时间(CPB时间)(78.07±23.61)min、阻断时间(51.53±16.16)min,对照组清醒时间(4.07±2.33)h、拔管时间(11.66±8.41)h、ICU时间(30.46±15.55)h、CPB时间(73.07±29.78)min、阻断时间(47.07±26.57)min。2组各变量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虽然数据统计未有显著差异,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术后清醒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较对照组短,同时实验组可能由于小切口术野小、操作较复杂等原因, CPB时间、阻断时间较对照组相对较长。但24h胸腔引流实验组(85.13±19.09)ml,较对照组(116.67±31.47)ml显著减少(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能取得与胸骨正中切口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美观、长期较高的生活品质等优势。
- 王盛郑建伟付志达
- 关键词:小切口胸骨正中切口微创切口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