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得才

作品数:29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椎弓
  • 17篇椎弓根
  • 15篇内固定
  • 14篇枢椎
  • 12篇寰枢
  • 11篇寰枢椎
  • 10篇颈椎
  • 7篇脱位
  • 5篇植骨
  • 5篇融合术
  • 5篇骨折
  • 4篇植骨融合
  • 4篇植骨融合术
  • 4篇融合术治疗
  • 4篇上颈椎
  • 4篇椎弓根内固定
  • 4篇寰枢椎不稳
  • 4篇螺钉
  • 4篇后路
  • 4篇骨融合

机构

  • 28篇解放军第25...
  • 6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张家口教育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巴彦淖尔市医...

作者

  • 29篇云得才
  • 26篇贾卫斗
  • 21篇郑铁钢
  • 21篇许英杰
  • 17篇孙华
  • 14篇杨博贵
  • 10篇杨飞
  • 8篇王建华
  • 7篇白桂有
  • 6篇贾薇薇
  • 2篇林艳
  • 1篇肖树平
  • 1篇史威
  • 1篇王锋宝
  • 1篇赵明
  • 1篇武永刚
  • 1篇张绪斌
  • 1篇刘宣毅
  • 1篇高彬
  • 1篇李超

传媒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华北国防医药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治疗上颈椎疾患的个性化设计及临床应用(英文)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上颈椎疾患从后路行椎弓根固定在国内个别大型医院虽已相继开展,但该手术仍为颈椎外科高难度手术。为了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作者设计了一套个体化手术方案,并结合自行研制的椎弓根定位导向器行术中精确定位置钉,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在国内未见报道。目的:提高内固定置钉的一次成功率及植入体的生物力学效应,利用辅助检查资料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方案。方法:选择2002-01/2006-09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患者31例。术中采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根据寰枢椎椎弓根X射线-CT个体化测量的结果,确定进钉点、入钉的角度,选择直径及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mm,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00±3.00)°。结果与结论:①31例患者置入124枚椎弓根螺钉,1次置钉成功122枚螺钉,正确率为98.39%,有2枚因内倾角偏差不够,穿破椎弓根的外侧骨皮质而改为2次定位。②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③所有患者X射线平片显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的脊髓位置关系良好。④平均随访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材料反应。无炎症、排异等宿主反应。⑤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提示从生物力学角度实施植入体置入,可提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成功率。
贾卫斗白桂有杨飞杨博贵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根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7
2009年
王建华贾卫斗云得才许英杰郑铁钢孙华
关键词:髌骨脱位
后路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12例被引量:2
2006年
贾卫斗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关键词:寰枢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植骨融合
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在颈椎疾病个体化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9月为261例患者置入1102枚椎弓根螺钉治疗颈椎疾病,其中上颈椎疾病83例,下颈椎疾病178例。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通过X线片及64排CT片,对2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国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头侧倾斜角度、向尾侧倾斜角度的数据,以指导术中选钉及置钉。术前由5名医师按照上述内容,对261例患者拟固定颈椎的椎弓根精确测量,其均值均在2000例国人的均值范围,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准确定位入钉点及角度,打孔、置钉、固定,一次成功1086枚,16枚经调整后成功,一次成功率98.55%。结果:术后235例获12~7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74个月。采用JOA评分标准,优131例,良82例,可17例,差5例,优良率90.64%。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上颈椎疾病83例中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未行二次手术。下颈椎疾病178例中15例16枚椎弓根螺钉术后摄X线片示位置不理想,行二次手术调整。119例骨折脱位中117例脱位完全复位,2例植骨块吸收未融合,融合率为98.32%。结论:应用椎弓根技术治疗颈椎疾病可以获得即刻三维稳定,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可将2000例国人椎弓根的数据作为临床置钉的参考。
贾卫斗贾薇薇杨飞杨博贵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关键词:颈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个体化
寰枢椎定位导向内固定置钉点、角度、直径及长度的个性化设计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为提高内固定置钉的一次成功率,利用辅助检查资料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方案。方法:选择2002-01/2006-09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患者31例。术中采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根据寰枢椎椎弓根X射线-CT个体化测量的结果,确定进钉点、入钉的角度,选择直径及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mm,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00±3.00)°。结果:①对31例患者置入124枚椎弓根螺钉,1次置钉成功122枚螺钉,正确率为98.39%,有2枚因内倾角偏差不够,穿破椎弓根的外侧骨皮质而改为2次定位。②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③所有患者X射线片显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的脊髓位置关系良好。④平均随访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材料反应。⑤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2%。结论:X射线-CT个性化设计方案可提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成功率。
贾卫斗白桂有杨博贵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根
经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12例
2005年
贾卫斗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关键词:枢椎关节不稳定内固定关节融合术
徒手经寰枢椎椎弓根植钉固定的X线片和CT片个性化设计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利用X线片和CT片,徒手行寰枢椎椎弓根植钉固定,制定简便、实用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提高植钉的一次成功率。方法2002年1月-2006年9月,于术前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采用自行设计的X线片和CT片个性化定位方案,利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徒手对31例患者124枚寰枢椎椎弓根行经椎弓根固定手术。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3~61岁,平均43.5岁。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6例,齿状突不连7例,横韧带损伤8例。测量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mm,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00±3.00)°。结果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1d,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随访时间9个月~5年4个月,平均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2%。结论X线片和CT片个性化设计方案及临床应用,设计简便、程序简化、个性化强,对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手术的实际操作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贾卫斗白桂有杨博贵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关键词:徒手寰枢椎椎弓根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个性化方案
2009年
目的以X线片及CT片为准,探讨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1次成功率。方法2002年1月-2006年9月,于术前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简称Pacs),采用自行设计的X线片及CT片个性化定位方案,利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对31例患者124枚寰枢椎椎弓根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果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随访9个月~5年4个月,平均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2%。结论利用X线片和CT片制定个性化方案,设计简便、程序简化、个性化强,对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实际操作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贾卫斗白桂有杨博贵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
关键词:枢椎外科手术
大网膜移植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大网膜移植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采用带蒂大网膜植入的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53例,按F icat分期:Ⅱb期20例,Ⅲ期29例,Ⅳ早期4例。结果:48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X线示股骨头塌陷停止发展。按修订后的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总优良率为90.57%。结论:本术式能够重建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恢复其活力,降低股骨头内压,从而防止后期股骨头节段性塌陷,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贾卫斗白桂有杨博贵云得才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网膜
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上颈椎不稳28例被引量:1
2008年
郑铁钢贾卫斗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关键词:寰椎枢椎上颈椎不稳内固定植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