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 作品数:74 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画题跋的失语现象被引量:1
- 2019年
- 关于当下中国画题跋的失语现象,既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的现实问题,又是艺术学科体系内值得重视和反思的一个理论问题。大约六年前,我曾在《中国文化报》专稿谈过这个现象。今天,结合自己近年来新的思考,旧话重提一番。在中国书画体系里面历来延续着诗、书、画、印"四全"的传统,这也是传统文人画的一个基本的体系。所以,画面和题跋文字相互附着和依赖,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媒介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丰富的表意系统。为什么诗、书、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文化系统,因为它实现了一个完整、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充实、完满的意境空间。但是,这个文化系统如今已被割裂.
- 于洋
- 关键词:传统文人画文人画家失语现象
- 挪用在影像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 “挪用”是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创作方法。它是利用现成物或大众文化形式及符号来“别有用心”地实现作品精神思想意图的方式。“挪用”作为一种手法在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本论文论述的主要是挪用在影像艺术中的应用。 ...
- 于洋
- 关键词:挪用后现代艺术影像艺术
- 文献传递
- 沉潜与造境——黄胄的人物写生及其对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启示被引量:2
- 2019年
- 本文从黄胄人物写生的创作理法、画学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画坛、特别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现实意义出发,提出黄胄人物写生创作呈现出的"求新"、"求深"、"求广"三种特质,以及他在拓展兼具写意性与现代性的个性语言、强化沉浸式的生活体验、建构人物画的叙事性造境三个中国画创新课题方向的深入。文章通过对黄胄1973年与1974年之交的南海、西沙写生创作的解读分析,指出这批作品中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与生动朴素的海疆生活场景描写的巧妙契合,对于当前解决人物画"造境"课题的启示价值。
- 于洋
- 关键词:人物写生
- 当代中国画学研究的范畴体系与学院文脉
- 2021年
- 艺术领域所有的文本研究,都应具备深刻的现实意义与鲜活的感性准确度。中国画学研究作为一门具有特定观照对象与研究范畴的学科,同样也应该是一门鲜活的、有用的、渗透性的学问,应与中国画发展历史及其当代创作实践发生联系,体现其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国画学研究范畴体系及其近现代发展文脉的阐述思考,以中西学术观念的不同视角,对中国画学研究的本体性与现实意义进行了相关讨论与辩证审思。
- 于洋
- 关键词:中国画学现代学科
- 水墨“拼贴”
- 拼贴最早作为一种手工艺出现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用于在生活创造中点缀现实生活空间和改变现实视觉环境,后服务于人类内心活动所产生的对物质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精神需要,是人类追求美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的西方美术发展中被艺术家...
- 于洋
- 关键词:实验水墨
- 文献传递
- 徐渭“舍形而悦影”论新探
- 2023年
- 作为中国美术史上鲜有的集绘画、书法、文学、戏曲、军事等才能于一身的通才式大家,青藤道人徐渭对于大写意花鸟画的开拓性贡献,既标志着抒情与言志作为文人画创作的内驱力而臻于主导地位,建构起泼墨取象、直抒胸臆的绘画风格,也启发了后世如“四僧”“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对中国画创作语汇的不断革新。
- 李中诚于洋
-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海上画派中国画创作绘画风格扬州八怪四僧
- 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
- 于洋
- 关键词:西洋画美术革命美术展览会高剑父陈师曾
- 文献传递
- 情境与季节的寓言——苏百钧艺术世界的精微与自然被引量:1
- 2021年
- 回顾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演进历程,主要体现在现实性转化和现代性转换两个层面。前者显现为花鸟画如何表现社会场景与日常生活,回应时代主题;后者显现为工笔画本体艺术语言与表现观念的更新、创作理法与媒介材料的拓展。无论是"借古开今"还是"以西润中",现当代工笔花鸟画须在延展传统花鸟画人格化象征寓意的同时,赋予自然万物与生态情境以时代气息和现代情韵。
- 于洋
-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媒介材料现代性转换社会场景
- 史诗叙事与音画交响——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的视觉呈现与时代寓涵被引量:2
- 2021年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以其壮阔丰厚的结构体量、深沉大气的史诗意趣、精致用心的影音制作及如梦如幻的舞台设计,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获得多方面的好评。面对这种跨媒介的综合艺术表现,除了宏观的欣赏与评述,我们更需从特定专业视角切入,在多重媒介表达中单线条、专门化地对其进行深入评析与导读。本文即以美术门类视觉艺术呈现的角度,阐述评析了这场跨媒介情景史诗在对于美术经典转化、色调光影设计及影音诗画跨界互通等方面,显现出的诸多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笔者结合在国家体育场现场观演的真切感受,从具体篇章节目对于美术语言与画面意境的营构、光色意境与视觉叙事的设置等角度,分析其沉浸式、弥漫式的视觉体验从何而来,以多种艺术媒介取得的大众审美共鸣从何而来,从而总结其成功的艺术创作规律,也阐明了其立足时代、指向未来的启示价值。
- 于洋
- 关键词:视觉艺术跨媒介
- 乔宜男:落花游鱼,自得其韵
- 2019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绘画主要沿着两条路线行进:其一是传承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大写意花鸟画家的衣钵,在绘画的内容与精神上加以丰富和拓展;其二是延续林风眠、吴冠中等艺坛前辈的探索成就,一边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的设计表征,一边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的精神与内涵,着力于开拓画面形式感与构成感。
- 于洋
-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中国国家画院形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