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洪亮

作品数:112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画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0篇艺术
  • 18篇展览
  • 18篇美术
  • 14篇美术馆
  • 14篇画院
  • 10篇国画
  • 9篇李可染
  • 8篇中国画
  • 8篇水墨
  • 8篇洪亮
  • 7篇艺术家
  • 7篇人物画
  • 7篇术家
  • 6篇中国美术
  • 5篇当代艺术
  • 5篇艺术展
  • 5篇中国艺术
  • 5篇画作
  • 5篇绘画
  • 4篇大雅

机构

  • 107篇北京画院
  • 12篇中国艺术研究...
  • 8篇中央美术学院
  • 6篇中国美术家协...
  • 5篇中国人民政治...
  • 3篇清华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美术馆
  • 2篇中国美协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天津美术学院
  • 1篇中央文史研究...
  • 1篇北京美术家协...

作者

  • 107篇吴洪亮
  • 4篇仇春霞
  • 3篇孙嘉
  • 2篇杭春晓
  • 2篇缑梦媛
  • 2篇曹庆晖
  • 2篇李洋
  • 2篇于洋
  • 2篇王秋艳
  • 2篇王亚楠
  • 1篇任道斌
  • 1篇韩劲松
  • 1篇姜宝林
  • 1篇陶勤
  • 1篇丁宁
  • 1篇刘曦林
  • 1篇马振声
  • 1篇王镛
  • 1篇费俊
  • 1篇郅敏

传媒

  • 20篇荣宝斋
  • 15篇美术观察
  • 4篇美术
  • 4篇中国政协
  • 4篇中华书画家
  • 3篇中国书法
  • 3篇东方艺术
  • 3篇天津美术学院...
  • 3篇中国书画
  • 2篇美术研究
  • 2篇美术大观
  • 2篇雕塑
  • 2篇中国画画刊
  • 2篇艺术品
  • 1篇紫禁城
  • 1篇中国京剧
  • 1篇艺术广角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美术学报
  • 1篇中国博物馆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潮流内外——齐白石、徐悲鸿、大雅宝人及其艺术生态圈
文章以"历史的现场"概念切入,围绕齐白石、徐悲鸿与居住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的艺术家们所建构的生态圈展开,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探求齐白石在其人生的最后阶段为何成为艺术家中的"偶像级人物",同时分析齐白石与徐悲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吴洪亮
关键词:徐悲鸿
求其在我——读孙宗慰的作品与人生
2012年
如果说二十世纪末,人们更多的是对新世纪的憧憬,饱含着跨世纪的冲动,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这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冷静回望过去的一百年。尤其是中国,虽然经济发展的速度依旧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跑状态,但面向未来前冲的动力是否依然充沛,此时是否需要总结、需要补充新的能量?艺术也是一样,今天中国的艺术家在世界的状态与经济同样受到关注,
吴洪亮
关键词:经济发展艺术家
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艺术家赴敦煌现象的一点感悟
那些被遗忘、被忽略的传统,那些暂时存在于我们视野之外的经典,一旦被再次发现,它就是"新"的!它的鲜活,甚至是先锋性、未来感常常会将你震倒,以致在不知不觉中将其膜拜。这应该就是20世纪的敦煌带给那些西行艺术家们最直白的切肤...
吴洪亮
再观——关于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呈现的实验
2012年
本人通过从"认识何为手卷与册页,了解其观赏方式;美术馆的作品呈现方式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探析"观"展览,从而引发尝鲜与具有真正的价值的本质区别的思索:我们所建构的这种方式与惯常美术馆的空间分配、氛围营造以及欣赏方式的区别是否真正有利于观者对作品的理解,则是判定其价值的关键。"观"对中国艺术传统欣赏方式的回归实质上是对中国艺术精神与审美理念的回归。从在美术馆平台可实施性的实验到常规化的过程,是美术馆对展现中国本土艺术精髓的实践性推展。从而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艺术的创作、呈现、观看、传播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是否有可能逐步建构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自成体系的中国的美术馆展示方式,成为这一实验引发的深层问题。
吴洪亮
关键词:中国艺术精神氛围营造审美理念
可惜无声——以展览的方式思考齐白石的艺术
2015年
齐白石人生近于百年,集中国艺术之大成。汇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于一身,而无一不精作品之丰,更无出其右。然而,使其登上艺术之巅的核心是什么?齐白石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本文即是从近期北京画院所办展览"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之二"入手,来触摸、探求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
吴洪亮
关键词:似与不似之间美术史家
发掘雕塑潜能 弘扬中华美育——“2022第五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的启示与思考
2022年
“2022第五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以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为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和策展原则。展览意在以雕塑创作为契机,探索家庭美育新方式;调动青少年多元表达的活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中华传统艺术的学习,增进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雕塑创作挖掘青少年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思考。
吴洪亮吴洪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写给彭薇的信
2017年
答应为你在苏州博物馆的展览策展已经一年多了,但一篇几百字的前言却始终写不出来。随着展期的临近,越发感到那些坚硬、逻辑的文字碰到你的作品是如此别扭,甚至根本对不上,无奈,还是依着你那些作品们的样子,写封信吧,至少行文的节奏会舒服些。这次展览的名字叫“我想起了你”,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劫后余生时,第一时间写给哥哥信中的一句话,成为所有关于你作品与展览思考的导火索。
吴洪亮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展览博物馆导火索无奈
吴洪亮:艺术介入城市空间需优先提升审美水准
2018年
近年来,雕塑以艺术展、艺术节和主题公园的形式介入公共环境。并从一线城市逐渐过渡到二、三线城市,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早期的城市雕塑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自20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的开始兴起,以及90年代“公其艺术”概念的提出,都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中展出和讨论。
吴洪亮
关键词:艺术展审美洪亮城市雕塑城市化发展公共环境
衣被天下谁识恩--吴洪亮谈叶恭绰的艺术人生
2022年
姜宝昌(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吴院长您好,非常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美术观察》杂志一直关注美术创作与学术前沿,[时代人物]栏目旨在梳理对时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家个案,叶恭绰诞辰丨40周年“衣被天下谁识恩--叶恭绰的书画·交游·鉴藏”展,在北京画院成功举办,引起了很大反响,请您谈谈关于这个展览的情况。
姜宝昌吴洪亮
关键词:叶恭绰艺术人生学术前沿美术创作
大爱悲歌 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研讨会纪要
时间:2015年8月28日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学术报告厅主持人:最近几年北京画院在周思聪和卢沉老师的收藏和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工作,这些得益于北京画院的领导,也要感谢吴洪亮和他的团队做出的努力,我们今天借此机会...
曹庆晖杭春晓王秋艳吴洪亮于洋张聿婷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