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冬冬

作品数:50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抑郁
  • 7篇抑郁障碍
  • 7篇症状
  • 7篇精神分裂症
  • 7篇基因
  • 7篇分裂症
  • 7篇干预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心理
  • 6篇心理干预
  • 6篇抑郁症
  • 6篇
  • 5篇网络成瘾
  • 5篇细胞
  • 5篇患者症状
  • 4篇鼠模型
  • 4篇女性
  • 4篇细胞集落
  • 4篇粒细胞

机构

  • 47篇山东省精神卫...
  • 10篇山东大学
  • 5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潍坊市精神卫...
  • 1篇苏州广济医院
  • 1篇泰安市复员退...

作者

  • 50篇乔冬冬
  • 12篇王丽娜
  • 10篇唐茂芹
  • 10篇刘兰芬
  • 9篇米国琳
  • 5篇王汝展
  • 4篇崔开艳
  • 4篇孙萌萌
  • 4篇杨丽敏
  • 3篇刘金同
  • 3篇王妍
  • 3篇张敬悬
  • 2篇刘增训
  • 2篇冯永平
  • 2篇李翠鸾
  • 2篇亓高超
  • 2篇徐成敏
  • 2篇王旸
  • 2篇王海荣
  • 2篇陆艺

传媒

  • 13篇精神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山东省心理卫...
  • 1篇山东省医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精...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感障碍患者血浆孤啡肽含量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孤啡肽(0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对象:病例组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
乔冬冬米国琳唐茂芹
抑郁障碍与孤啡肽的初步研究
乔冬冬王丽娜刘兰芬
关键词:抑郁障碍孤啡肽
伏硫西汀改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伏硫西汀改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05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接受伏硫西汀系统治疗,对照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共2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24周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思汉残疾问卷(SDS)、患者健康问卷(PHQ-9)、认知缺陷问卷-抑郁(PDQ-D)、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8、24周末,两组HAMD-17、PHQ-9和GAD-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8、24周末,两组PDQ-D和SD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HAMD-17认知障碍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HAMD-17认知障碍因子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8、24周末,研究组HAMD-17认知障碍因子分、PDQ-D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硫西汀可有效、安全地改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
王贤斌白录东邹连勇乔冬冬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抑郁障碍社会功能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在德国精神障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笔者得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心理治疗技术境外培训项目(编号:P152023037)》的资助,得到德国法兰克福圣灵医院(Hospital zum heiligen Geist)心身医学科主任Dr.Wolfgang Merkle...
乔冬冬李晓驷
关键词:临床疗效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与社会行为模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其社会行为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NEO人格问卷修订本(NEO-PI-R)、人际信任量表(ITS)、安全感量表(SQ)对111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12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分析大五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安全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NEO-PI-R问卷C维度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NEO-PI-R问卷的N维度与ITS量表的特殊信任因子呈正相关(P=0.031),A维度与特殊信任因子呈负相关(P=0.001),O、A维度与普遍信任因子呈正相关(P<0.05)。NEO-PI-R问卷的N维度与SQ量表的人际安全感因子呈负相关(P=0.000),A、C维度与人际安全感因子呈正相关(P<0.05),N维度与确定控制感因子呈负相关(P=0.000),O、A、C维度与确定控制感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其社会行为模式有关。
陆艺刘金同王旸乔冬冬苏磊李宪伟简佳
关键词:人格特征精神分裂症
女性抑郁症家族史的预测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预测中国女性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患病风险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电脑访谈系统对受访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完成问卷及收集资料,使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对疾病进行诊断,共入组正确完成家族史问卷访谈的患者190...
王丽娜乔冬冬刘兰芬
关键词:抑郁症家族史
文献传递
精神病学双语教学方法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精神病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王旸乔冬冬赵志刚曹昱刘金同
关键词:精神病学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Aβ1-42诱导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以及抗凋亡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Ap组、rhG-CSF治疗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8只。注射Aβ1-42 10μg制备Alzheimer病模型。rhG-CSF组皮下注射rhG-CSF50μg/(kg·d),Aβ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d。分别于给药后第7,14,21,28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其逃避潜伏期和目的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然后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计数免疫阳性细胞数。结果(1)给药后第14、21、28天,rhG-CSF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4.33±6.47)S,(42.08±6.36)S,(46.88±7.66)S],短于Aβ组[分别为(49.79±4.87)S,(50.25±6.81)S,(51.33±6.90)S],rhG-CSF组目的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分别为(41.00±7.62)%,(43.33±8.16)%,(44.67±8.07)%],长于Aβ组[分别为(25.33±6.89)%,(23.83±4.67)%,(21.50±4.64)%],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2)假手术组海马区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注射Aβ1-42后,Aβ组、rhG-CSF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段海马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给予rhG-CSF后,rhG-CSF组第7、14天caspase-3蛋白表达[分别为(7.93±6.33),(8.83±5.94)],明显低于AB组[分别为(10.43±7.16),(11.34±5.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1,28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hG-CSF能改善Aβ。诱导Alzheimer病模型大鼠的认知障碍,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学习记忆功能的衰退。
乔冬冬王海荣王丽娜刘增训毕建忠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凋亡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10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BDNF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BDNFVal66Me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7);患者组Met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7)。MCCB中连续错误数、空间广度得分及WSCT中的正确应答数在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Met/Met基因型可能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崔开艳孙萌萌刘兰芬杨丽敏王妍乔冬冬王汝展王丽娜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态性精神分裂症
截瘫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综合干预研究
米国琳乔冬冬唐茂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