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强

作品数:474 被引量:2,483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2篇期刊文章
  • 70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9篇前列腺
  • 84篇肿瘤
  • 80篇细胞
  • 71篇膀胱
  • 63篇腺癌
  • 60篇增生
  • 59篇前列腺癌
  • 56篇前列腺增生
  • 45篇手术
  • 40篇腹腔
  • 38篇切除
  • 38篇腹腔镜
  • 36篇尿道
  • 32篇膀胱癌
  • 31篇术后
  • 30篇切除术
  • 30篇良性前列腺增...
  • 29篇泌尿
  • 28篇腺肿瘤
  • 22篇外科

机构

  • 43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2篇四川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川北医学院附...
  • 9篇南充市中心医...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复旦大学附属...
  • 6篇内蒙古医学院...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川北医学院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成都市第三人...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兰州大学第二...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470篇魏强
  • 110篇杨宇如
  • 108篇李虹
  • 79篇李响
  • 76篇韩平
  • 57篇卢一平
  • 55篇柳良仁
  • 50篇曾浩
  • 45篇杨璐
  • 45篇石明
  • 43篇范天勇
  • 41篇曹德宏
  • 31篇董强
  • 29篇刘振华
  • 24篇王坤杰
  • 23篇朱育春
  • 22篇王佳
  • 21篇沈宏
  • 19篇王莉
  • 17篇唐寅

传媒

  • 50篇现代泌尿外科...
  • 45篇中华泌尿外科...
  • 39篇华西医学
  • 35篇临床泌尿外科...
  • 28篇四川大学学报...
  • 19篇中国循证医学...
  • 14篇中华男科学杂...
  • 13篇国际泌尿系统...
  • 10篇四川医学
  • 8篇西部医学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现代泌尿生殖...
  • 6篇中国男科学杂...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CUA201...
  • 5篇2014中国...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年份

  • 21篇2023
  • 21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15篇2019
  • 16篇2018
  • 18篇2017
  • 19篇2016
  • 19篇2015
  • 28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12篇2011
  • 24篇2010
  • 27篇2009
  • 29篇2008
  • 25篇2007
  • 24篇2006
  • 36篇2005
  • 47篇2004
4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观察并比较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在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比较组织PSMA与PSA对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ABC三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用PSMA和PSA单克隆抗体对 70例前列腺癌 (PCA)、2 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2 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 (BPH)组织进行染色。结果 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 ,PSA则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高表达 ;组织PSMA对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SA。结论 PSMA是较PSA更具特异性的前列腺癌瘤标 ,可望取代PSA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型瘤标 。
李虹曾浩魏强杨宇如刘卫平张秀辉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肿瘤PSMAPSA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8年
前列腺癌是欧美发达国家老年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是男性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沿海地区已接近欧美水平,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男性的生命健康,因此,对其准确的诊断及分期意义重大。
李涛夏春潮高亮陈鹏曹德宏姚晋曾浩魏强杨璐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中老年男性诊疗恶性肿瘤泌尿系统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的手术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资料共128例.收集手术风险因素、评估合并症情况,将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分为次要并发症和主要并发症,对相关手术风险因...
李响范钰石明韩平张朋曾浩魏强
关键词:膀胱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疾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5例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
魏强李杰
文献传递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围手术期预测预后因素的评估与应用:华西经验分享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接受根治术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围手术期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3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假设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1~3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级别、脉管受侵、pT(病理T分期)≥2、合并组织学变异、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均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无疾病生存率存在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肿瘤分期≥2(HR=15.183,95%CI1.958~117.740,P=0.009)、中性粒/淋巴细胞比例(HR=3.021,95%CI 1.356~6.731,P=0.007)和术后即刻膀胱灌注(HR=0.186,95%CI 0.078~0.444,P<0.001)是影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因素,脉管受侵(HR=2.404,95%CI1.257~4.599,P=0.008)与术后即刻膀胱灌注(HR=0.497,95%CI 0.265~0.934,P=0.030)是影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无疾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即刻膀胱灌注是影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振华杨玉帛鄢世兵鲍一歌魏强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
后腹腔镜手术对局限性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早期影响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手术对T1期局限性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早期影响,指导腹腔镜技术在肾脏肿瘤方向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方法对临床分期为T1NOMO,术后病理结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62例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范天勇杨璐魏强韩平曾浩崔晓波卜司元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综述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ECM材料制备方法、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特性、可降解性能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ECM制备方法的改进和免疫特性认识的深入,为其用于组织的修复重建奠定了一定基础。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了小肠黏膜下层、膀胱ECM、脱细胞真皮等ECM材料应用于尿道、膀胱、动脉、皮肤等组织器官修复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显示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结论 ECM材料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衍生支架材料,有望成为组织修复重建中替代材料的重要来源。
员海超蒲春晓魏强韩平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
M受体阻滞剂在男性下尿路症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是治疗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常用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储尿期症状比较明显的LUTS患者,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和/或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之后,尿频、尿急等症状改善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将M受体阻滞剂用于男性LUTS患者,证实其改善LUTS储尿期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M受体阻滞剂在男性LUTS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李金洪白云金魏强韩平
关键词:尿道疾病受体
膀胱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脐带MSCs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细胞(bladdersmoothmusclecells,BSMCs)条件培养液能否诱导脐带MSCs(umbilicalcordMSCs,UCMSCs)向平滑肌细胞(smoothmusclecells,SMCs)分化,为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统修复重建寻找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方法取足月新生儿脐带和行膀胱全切术患者捐赠的正常膀胱组织,分别分离培养UCMSCs和BSMCs。收集第1~5代BSMCs的培养液,与完全培养基以1:1比例配制成BSMCs条件培养液。取第3代UCMSCs作为诱导细胞,使用BSMCs条件培养液培养为诱导组(A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为对照组(B组),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变化;另设单纯BSMCs为阳性对照组(C组)。培养7、14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一平滑肌肌动蛋白(d—smoothmuscleactin,a.SMA)、Calpon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musclemyosinheavychain,SM.MHC)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培养后,A组细胞逐渐变长,由短棒状、多个突起逐渐转变为长梭形,与BSMCs形状相似;B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示,C组BSMCs中Q.SMA、Calponin和SM.MHC均呈阳性表达。培养7d,A、B组可见a-SMA呈阳性表达;14d时,A组q.SMA阳性表达逐渐增多,B组无明显变化。培养7d,A组可见Calponin阳性表达,14d时阳性表达明显增多;B组各时间点均未见Calponin阳性表达。各时间点A、B组均未见SM.MHC阳性表达。Westernblot检测示各组细胞a-SMA、Calponin和SM.MHC蛋白表达情况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基本一致。结论BSMCs条件培养液能诱导UCMSCs向SMCs分化,UCMSCs有望成为泌尿系统修复重建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之一。
员海超柳良仁郑硕刘振华杨璐蒲春晓李金洪龙丹魏强韩平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诱导分化
负压治疗保护大鼠海绵体神经损伤后期阴茎静脉闭塞功能及其机制探讨
钱升强杨阳魏强袁久洪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