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平

作品数:126 被引量:613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膀胱
  • 37篇肿瘤
  • 27篇细胞
  • 27篇膀胱癌
  • 21篇膀胱肿瘤
  • 18篇切除
  • 17篇手术
  • 16篇切除术
  • 15篇腹腔
  • 15篇腹腔镜
  • 14篇尿道
  • 14篇泌尿
  • 14篇浸润性
  • 13篇肌层
  • 12篇前列腺
  • 10篇术后
  • 10篇泌尿系
  • 10篇浸润性膀胱癌
  • 9篇上皮
  • 8篇肿瘤切除

机构

  • 119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四川大学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德阳市人民医...
  • 2篇珙县人民医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成都市龙泉驿...
  • 1篇华西基础医学...
  • 1篇四川广播电视...
  • 1篇资中县人民医...
  • 1篇内江市第四人...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简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23篇韩平
  • 76篇魏强
  • 22篇唐寅
  • 22篇李金洪
  • 17篇杨宇如
  • 17篇王晓明
  • 15篇李虹
  • 15篇蒲春晓
  • 13篇杨璐
  • 12篇员海超
  • 12篇石明
  • 12篇范天勇
  • 11篇李响
  • 11篇曾浩
  • 9篇王坤杰
  • 9篇宋超
  • 7篇柳良仁
  • 7篇王佳
  • 7篇张朋
  • 7篇杨志明

传媒

  • 2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2篇华西医学
  • 1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0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中华泌尿外科...
  • 6篇国际泌尿系统...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CUA201...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位新膀胱只是理论上先进,还不能代替回肠流出道手术被引量:3
2012年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泌尿外科学者面临的课题.最初,尿流改道能够达到的目的主要是简单地将尿液经过肠道等转流到体外,实现尿液分流,保护上尿路功能.随着手术的不断改良和发展,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而演变的焦点多集中于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自我形象、以及向更接近生理性排尿等方面发展.
韩平蒲春晓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流改道原位新膀胱膀胱重建
抗程序性凋亡因子配体-1单克隆抗体治疗转移性膀胱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恶性肿瘤,尽管总体上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30年前已有明显提高,但转移性膀胱癌的预后未见改善[1].目前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常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予以化疗、放疗以及对症治疗等.近年来新兴的靶向治疗,虽然对肾癌、肝癌等肿瘤有良好的疗效,但对膀胱癌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效果并不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患者总体耐受性不佳.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抗程序性凋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PD-L1)药物阿特珠单抗用于治疗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同时获批准的还有检测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试剂SP142.鉴于此,本文对抗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转移性膀胱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玉帛白云金王晓明魏强韩平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治疗转移性膀胱癌凋亡因子程序性配体不良反应发生率
细胞外囊泡在膀胱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液体活检是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新兴方向,同时在膀胱癌领域也受到了关注,其中针对细胞外囊泡的研究在寻找膀胱癌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及膀胱癌治疗方面成为了这一领域内的热点,本文旨在阐释细胞外囊泡自身概念与特点,综述近年来研究发现的细胞外囊泡在肿瘤进展中促进其生长、侵袭转移及与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在促进膀胱癌进展、作为膀胱癌潜在诊断手段以及药物治疗方面富有前景的研究成果。
李翱唐寅白云金韩平
关键词:膀胱癌生物标志物外泌体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T细胞的作用
2023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极大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由于其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仍不明确,限制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方式的改进。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前列腺慢性炎症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促进前列腺癌变。T细胞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炎症细胞的主要成分,其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本文归纳了近年来T细胞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T细胞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T细胞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关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期望进一步推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叶峻江吴睿成李登雄韩平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T细胞细胞微环境炎症前列腺癌
近十一年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膀胱肿瘤住院病人的构成情况
在我国,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本文对华西医院1998年~2008年膀胱肿瘤病人的住院构成情况作分析。资料与
魏强郑硕李响李虹杨宇如王佳曾浩韩平王坤杰石明卢一平范天勇陈宗福
文献传递
压力性尿失禁的细胞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综述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细胞治疗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SUI细胞治疗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软骨细胞和成肌细胞因不具有或仅有较差的再生修复能力,限制了二者的临床应用;干细胞因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再生修复能力被认为是治疗SUI的理想种子细胞,已在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为SUI细胞治疗可行性奠定了理论基础。结论细胞治疗尤其是干细胞治疗为SUI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员海超柳良仁魏强韩平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细胞治疗干细胞
犬膀胱平滑肌细胞的体外连续培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不同代次的犬膀胱平滑肌细胞,比较其生物学特征,探讨多次传代后的平滑肌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为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和尿道筛选种子细胞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取体重10~12kg的12月龄雄性犬膀胱肌层,混合酶消化法获取平滑肌细胞,并于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比较不同代次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过程,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特征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单层生长至亚融合状态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呈长梭形,并呈峰-谷样结构,可连续传至12代。生长曲线显示第7代以前的细胞具有相似的增殖特点,约每40小时为1次生长周期,透射电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特有的密体结构,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第7代后细胞增殖逐渐迟滞,至第10代细胞内肌丝及密体结构消失。结论犬膀胱平滑肌细胞可在体外连续培养,通过适当的纯化方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平滑肌细胞。第7代以前的平滑肌细胞均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和尿道。
智伟杨志明陈晓禾李秀群韩平谭美云唐耘熳邓力
关键词:组织工程膀胱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前列腺癌被引量:10
2006年
魏强韩平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
TURBT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中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进行闭孔神经阻滞(ON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在TURBT中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ONB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之初至2020年5月。2位独立研究人员根据标题、摘要和全文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资料。最终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每篇研究分为超声引导组(超声组)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组(联合组),使用相对危险度(RR)作为效应量,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表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使用Stata 14.2汇总提取的研究数据。结果联合组和超声组ONB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1.07~1.27),且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I2=0.0%,P=0.951)。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RR1.12,95%CI0.99~1.26)、穿刺次数(WMD0.18,95%CI-0.07~0.43)、操作时间(SMD1.25,95%CI-1.32~3.81)、起效时间(WMD-2.78,95%CI-5.62~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可明显提高ONB的成功率。
赵犁天冯德超杨玉帛白云金韩平魏武然
关键词:闭孔神经阻滞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神经刺激仪META分析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脱氧胞苷类似物和核苷还原酶抑制剂,近来研究显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能有效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本文就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白云金李金洪魏强韩平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灌注吉西他滨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