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凤

作品数:25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煤燃烧
  • 9篇细颗粒
  • 9篇超细颗粒
  • 8篇燃煤
  • 8篇燃烧
  • 8篇颗粒物
  • 7篇痕量
  • 7篇痕量元素
  • 6篇细颗粒物
  • 6篇超细颗粒物
  • 5篇团聚
  • 5篇锅炉
  • 4篇煤粉
  • 3篇燃煤排放
  • 3篇细粒子
  • 3篇煤粉燃烧
  • 3篇可吸入颗粒
  • 3篇可吸入颗粒物
  • 3篇超细
  • 2篇氮氧化物

机构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5篇魏凤
  • 19篇张军营
  • 19篇郑楚光
  • 8篇陈俊
  • 8篇赵永椿
  • 5篇王春梅
  • 4篇唐必光
  • 3篇黄温春
  • 2篇张娟
  • 2篇黄充
  • 2篇刘勇
  • 1篇陈俊
  • 1篇周英彪
  • 1篇刘鸿
  • 1篇赵海波
  • 1篇曹红加
  • 1篇郭欣
  • 1篇刘均平
  • 1篇刘勇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煤炭转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湖北电力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燃煤细粒子富集砷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解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砷的释放行为、富集规律与控制因素,对贵州高砷煤和加入不同含砷酸盐的平顶山烟煤进行了沉降炉燃烧实验.对不同燃烧气氛、不同温度以及不同赋存形态进行燃烧实验和分析比较,并对贵州高砷煤在不同气氛热场中砷的形态转化进行了热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燃烧气氛、炉膛温度和煤中砷的赋存形态是影响痕量砷在飞灰中的富集分布的主要因素.热力学平衡模拟得知在1300-1600K范围内,还原性气氛下的气态砷的含量远远大于氧化性气氛下的含量,即还原性气氛会使砷更多地富集在细粒子上;温度升高可以加速砷元素的气化和释放,砷在气相中的含量增加致使飞灰中砷的含量增加;燃煤过程中有机砷在细粒子飞灰中容易富集,砷的排放要与细粒子减排联合控制.
黄温春张军营赵永椿魏凤郑楚光
关键词:煤燃烧痕量元素沉降炉
PM_(2.5)和PM_(10)排放的一维炉煤燃烧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我国煤烟污染十分严重。燃煤排放的PM10和PM2.5表面富集了大量的有毒痕量元素,进入大气后,对环境的危害极大。本文在一维炉中对不同煤种分别在650℃,850℃,950℃下燃烧PM的排放进行实验研究,发现PM10和PM2.5的排放量随温度升高有增加的趋势;随煤种含S量的增加,其排放量也增加;随着煤灰分的增加,PM10和PM2.5的排放量也有增大的趋势,煤中矿物质的种类和形态对其排放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张军营魏凤赵永椿王春梅张娟郑楚光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煤燃烧
电站锅炉低NOx燃烧的一维数值模拟
魏凤
关键词:锅炉煤粉燃烧数值模拟
燃煤超细颗粒物团聚絮凝机理研究
在自制的团聚实验台进行了不同团聚促进剂和不同组成的颗粒物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对团聚作用前后的颗粒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从理论层面对喷雾团聚超细颗粒物的机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团聚剂对超细颗粒物的絮...
张军营赵永椿陈俊魏凤郑楚光
关键词:超细颗粒物絮凝作用煤粉燃烧
文献传递
粉煤燃烧过程中细粒子形成机理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煤是一种有机沉淀岩 ,主要包括有机碳化合物和无机矿物。在燃烧的高温条件下 ,煤中的矿物质首先经历热分解和气化 ,当烟气冷却时 ,它们经过冷凝成核、凝结和团聚等作用 ,形成大量细粒子。这些细粒子的排放会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燃烧过程中细粒子的形成机理将为其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和痕量元素的气化、冷凝成核、表面凝结、团聚的机理、模拟和预测方法以及细粒子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魏凤张军营郑楚光赵海波
关键词:粉煤痕量元素微量元素环境污染
燃煤超细颗粒团聚模拟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超细颗粒有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配合中国目前电站除尘方式的新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将一种表面具有较高粘附活性的团聚剂溶液喷入烟气中,使烟气中超细颗粒物团聚成较大颗粒物后能够被电站现有除尘装置所除去。为了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模拟锅炉烟尘流动的小型团聚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团聚剂对超细颗粒物的团聚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烟气流量、烟尘浓度、团聚剂流量和浓度等都是影响超细颗粒物团聚的重要因素;若保证烟气温度降低幅度在10℃以内,且烟气流量和烟尘浓度相同时,适当增加团聚剂的浓度或流量,可使超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达到70%,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魏凤张军营郑楚光陈俊
关键词:超细颗粒煤燃烧
锅炉过热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被引量:2
2001年
对过热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进行了研究 ,论述了故障置信度的表达与处理 ,提出了一种明晰的设计结构及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法。
刘鸿唐必光曹红加刘均平魏凤
关键词:过热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锅炉发电厂
燃煤锅炉缩腰配风对NO_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控制锅炉NOx的排放是目前电站大气污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多次实验基础上,确定某厂锅炉在缩腰配风方式下NOx排放较低。为此,在该方式的多种工况下进行了NOx燃烧排放实炉测试,着重研究缩腰配风对NOx排放的影响及低NOx的运行调节方式。
魏凤唐必光刘勇
关键词:燃煤锅炉配风氮氧化物排放燃烧系统直流燃烧器
燃煤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实验研究
煤粉燃烧排放大量超细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控制超细颗粒物的排放迫在眉睫。本文对燃后区超细颗粒物化学团聚促进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团聚剂溶液的pH值、流量、浓度,团聚室的温度以及模拟烟气粉尘...
张军营陈俊魏凤赵永椿郑楚光
关键词:煤燃烧超细颗粒粉尘排放
文献传递
PM<,2.5>和PM<,10>排放的一维炉煤燃烧实验研究
我国煤烟污染十分严重.燃煤排放的PM<,10>和PM<,2.5>表面富集了大量的有毒痕量元素,进入大气后,对环境的危害极大.本文采用一维炉对不同煤种分别在650℃,850℃,950℃下燃烧PM的排放进行实验研究,发现PM...
张军营魏凤王春梅张娟赵永椿郑楚光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煤燃烧煤烟污染燃煤排放痕量元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