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胜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替代性
  • 3篇政治
  • 2篇人民
  • 2篇人民主权
  • 2篇食品
  • 2篇视域
  • 2篇主权
  • 2篇理论视域
  • 2篇民主
  • 2篇民主权
  • 1篇当代中国改革
  • 1篇当代中国政治
  • 1篇当代中国政治...
  • 1篇选举
  • 1篇选举制
  • 1篇选举制度
  • 1篇延安时期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机构
  • 1篇政府机构设置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马胜强
  • 5篇吴群芳
  • 2篇关海庭

传媒

  • 2篇领导科学
  • 2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太平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述论被引量:1
2013年
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经历了思想准备、实践发展和理论形成三个阶段,它是"五四"以来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直接促进了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以政治性、平民性、能动性为特征的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形成,这种政治文化对后来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海庭马胜强
关键词:人民主权政治性平民性能动性
完善我国食品安安监管模式的对策分析
马胜强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型--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域被引量:9
2016年
利益表达机制是利益主体通过一定的渠道或途径向执政党和政府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并得到其关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域,当代中国的利益表达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替代性利益表达机制逐步转化为社会转型期以替代性利益表达机制为主体结构、自主性利益表达机制为辅助结构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性变迁引发了利益表达危机,应在"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下,实现两类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性融合,进而建构社会转型期的均衡利益表达机制。
马胜强吴群芳
关键词:利益表达机制
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基本内涵、转型困境与发展路径
2016年
利益表达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对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都有重要影响。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分析概念,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是由各级党政干部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主动考察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代表人民群众进行利益表达的运作方式。该模式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它的运行是以群众路线的内在结构为逻辑机理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分化给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应通过加强责任建设、制度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来完善这种利益表达模式,以此来构建适合社会转型期要求的均衡利益表达模式。
马胜强吴群芳
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基本内涵、转型困境与发展路径
2016年
利益表达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对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都有重要影响。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分析概念,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是由各级党政干部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主动考察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代表人民群众进行利益表达的运作方式。该模式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它的运行是以群众路线的内在结构为逻辑机理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分化给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应通过加强责任建设、制度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来完善这种利益表达模式,以此来构建适合社会转型期要求的均衡利益表达模式。
马胜强吴群芳
政策输入的政治逻辑---我国政策内输入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当代中国的政策输入表现为一种典型的政策内输入机制,是由作为权力精英的党政干部通过走群众路线的方式考察和综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向决策系统进行输入的过程。文章通过考察政策内输入机制的基本内涵,从行为主体、核心环节、主要途径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策内输入机制的主要特征,从群众路线的结构特征入手探讨了政策内输入机制运行的逻辑机理,并提出了转型时期政策内输入机制的完善路径。
马胜强吴群芳
关键词:群众路线
当代中国改革启动的合力分析及时代启示——基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理论视域
2018年
当代中国改革的成功启动是基层群众、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历史合力的结果。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通过基层群众的自发创新、地方政府的政策试验以及中央政府的政策调整这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形成历史合力,推动我国改革实现成功启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合理的改革切入点,突出地方政府在改革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群众路线在政策意义上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
马胜强关海庭
关键词:历史合力论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不断实现"人民主权"的过程,这一理念不仅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主要线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以政治发展的基础性、连续性、重点性三个特征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健全和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和制度,扩大选举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海庭马胜强
关键词:政治发展人民主权监督法选举制度
论替代性利益表达——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被引量:4
2014年
替代性利益表达是在对西方利益表达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中国利益表达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分析概念。替代性利益表达是指党政干部主动考察群众利益要求,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执政党路线、方针、政策为标准对其进行整合,然后向党和政府进行输入的利益表达过程。这种利益表达模式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形成于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单位制、传统政治文化以及执政党组织等社会政治结构。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结合群众路线的运行逻辑,可以指出功能替代作为替代性利益表达功能特征的内在逻辑机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对替代性利益表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应在完善和创新这一表达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主性利益表达机制的建设。
马胜强吴群芳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重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由此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危机,公众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呼声不断出现。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及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
马胜强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模式政府机构设置法律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