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群芳

作品数:43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13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政治
  • 6篇政府
  • 5篇主义
  • 5篇利益分化
  • 4篇邓小平
  • 4篇替代性
  • 4篇和谐社会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收入分配
  • 3篇民主
  • 3篇经济体
  • 3篇经济体制
  • 2篇行政
  • 2篇政府责任
  • 2篇政府职能
  • 2篇政治发展
  • 2篇政治文化
  • 2篇政治稳定
  • 2篇中国政治

机构

  • 36篇北京科技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作者

  • 42篇吴群芳
  • 6篇关海庭
  • 5篇马胜强
  • 4篇孙宝云
  • 1篇张宇光
  • 1篇孙广厦
  • 1篇史紫薇
  • 1篇史金玲
  • 1篇唐慧
  • 1篇曾奕婧
  • 1篇刘志林
  • 1篇张宇光

传媒

  • 3篇北京电子科技...
  • 2篇新视野
  • 2篇教学与研究
  • 2篇领导科学
  • 2篇学术月刊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公务员制度竞争机制的创新被引量:12
2004年
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竞争性招考和竞争性管理的科学人事管理制度 ,其竞争实现条件的完备与否 ,直接关系到该制度的成败。本文分析了公务员竞争机制在推行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局限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环境。
吴群芳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
政治机会结构视域下公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机理——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案例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利益主体无法通过组织化利益表达途径的情况下,采取制度之外的非规范手段表达利益诉求的利益表达形态。基于制度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互动的分析框架,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构成了发生学意义上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重要分析工具。封闭的环境决策体制、精英联盟对抗议议程的建构、媒体的情绪化传播以及地方政府的不当回应为公众采取非制度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政治机会,共同引发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公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
马胜强吴群芳
关键词:政治机会结构环境群体性事件
转型期均衡利益表达机制构建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利益表达均衡是利益均衡的逻辑起点和重要保障。在转型期均衡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中,政府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表达环境的营造责任、表达渠道的提供责任、表达过程的监管责任、弱势群体的帮扶责任以及利益诉求的回应责任。为保障政府切实履行责任,政府必须认清公民利益表达的重要意义,实现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保持立身立场的超越性与公正性。
吴群芳
关键词:利益分化政府责任
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被引量:43
2002年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是 2 0世纪 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 ,也是取得最大成效的改革领域。文章对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所导致的政府失败的分析予以了关注 ,对各国在实践中针对于此所进行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进行了评价。
吴群芳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理论行政改革
转型期中俄两国中间阶层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2006年
转型以来,中俄两国的社会中间阶层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从整体上分析,中国的情况比俄罗斯要好,基本原因就在于俄罗斯利益分化的速度,相对于中国利益分化的速度而言要更迅猛,而其利益分化的程度,相对于中国利益分化的程度而言也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中俄两国转型的最终取向以及各自所选择的体制转型模式的不同使然。
吴群芳唐慧
关键词:中间阶层利益分化
继承与超越:毛泽东邓小平政治发展观比较研究
2011年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所做的探索不同,因而在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动力、基本途径、特征、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他们的艰辛探索,都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给未来的政治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吴群芳关海庭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中国政治发展
基于多维政策网络环节协调性的政策执行创新研究
本文对多维政策网络环节协调性的政策执行创新进行了研究。当前社会公共政策间各关联的环节结构已有了很大变化,已从原有单一政策的形成链条上的各环节关联,拓展到了不同层级间政策环节的关联,直至目前已形成了立体的、多维空间下的公共...
吴群芳张宇光
关键词: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资源共享网络技术
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差距与政府控制——从利益表达角度的分析
收入差距问题是人类社会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本文以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差距和政府控制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形成机制入手,选择以利益表达作为切入点,旨在将转型期的收入差距问题在利益表达的视角下做出一个较好...
吴群芳
从最高境界到底线突破——新中国道德秩序建立过程的全视域检视
2011年
国人道德水准的滑落并非始自改革开放,从追求最高境界到突破道德底线,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检视道德的全视域构成,很容易发现滑落的始端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开始的政治运动。从那时开始,在道德构成的全视域内,部分根基开始被严重蚕食。突出的特点是不同的阶段,被蚕食而消逝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而共同的特点是消逝速度很快,一种传承数千年的德性,可以在十年、甚至几年内彻底消亡,但是这种德性的再生过程肯定会相当漫长。
吴群芳孙宝云
关键词:私德公德最高境界伦理底线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型--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域被引量:9
2016年
利益表达机制是利益主体通过一定的渠道或途径向执政党和政府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并得到其关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域,当代中国的利益表达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替代性利益表达机制逐步转化为社会转型期以替代性利益表达机制为主体结构、自主性利益表达机制为辅助结构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性变迁引发了利益表达危机,应在"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下,实现两类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性融合,进而建构社会转型期的均衡利益表达机制。
马胜强吴群芳
关键词:利益表达机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