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济生

作品数:44 被引量:41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鼻炎
  • 19篇变应性
  • 17篇变应性鼻炎
  • 10篇免疫
  • 5篇细胞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特异性免疫
  • 4篇特异性免疫治...
  • 4篇免疫治疗
  • 4篇尘螨
  • 3篇序列对
  • 3篇血管
  • 3篇粘膜
  • 3篇手术
  • 3篇气道阻力
  • 3篇肿瘤
  • 3篇息肉
  • 3篇免疫刺激
  • 3篇出血

机构

  • 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6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无锡市第四人...

作者

  • 44篇项济生
  • 22篇陈建军
  • 17篇孔维佳
  • 16篇施秋梅
  • 15篇檀慧芳
  • 11篇舒宏
  • 6篇周月
  • 6篇黄选兆
  • 5篇杨成章
  • 3篇李佩忠
  • 3篇龚树生
  • 3篇舒宏
  • 3篇汪广平
  • 3篇汪吉宝
  • 2篇余青松
  • 2篇陈建军
  • 2篇章许晶
  • 2篇鲁忠元
  • 2篇乐建新
  • 2篇乐建新

传媒

  • 20篇临床耳鼻咽喉...
  • 7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第一届全国变...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用减充血剂后出现鼻阻力反弹现象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局部用减充血剂对鼻粘膜血管运动调控的影响,为研究和防治药物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92例急、慢性鼻炎患者分别使用4种不同减充血剂后鼻塞变化的情况;并通过前鼻测压法观察部分患者用药后鼻阻力的反弹现象。结果:4组被调查者中分别有63.5%,31.2%,32.2%,8.6%的患者出现鼻塞反弹性加重;3组被检测者中分别有50%,20%和75%出现鼻阻力反弹性升高。结论:局部用减充血剂可以引起鼻阻力的反弹性升高,其发生率与患者的病情及使用的药物有关;调控鼻粘膜血管运动的舒血管机制被激活,可能是其产生的机理。
沈锦雄黄选兆项济生舒宏
关键词:鼻阻力鼻炎
一氧化氮在鼻部变态反应疾病中的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2000年
陈建军项济生
关键词:细胞机制一氧化氮
阿罗格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阿罗格脱敏液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阿罗格脱敏试剂对256例变应性鼻炎患进行12580次脱敏治疗,根据点刺试验情况,选择相应敏感的典型过敏原进行脱敏。观察并记录分析其脱敏治疗期间局部及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局部反应84例,共560例次,总发生百分率为4.45%(560/12580);全身反应发生21例,共39例次,总发生百分率为0.31%(39/12580);局部及全身反应均较轻。结论:阿罗格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但适合于国人及个体的脱敏方案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进行完善。
陈建军项济生孔维佳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关键词:阿罗格免疫疗法
鼻瓣区的生理和临床观察被引量:6
1995年
为了探讨鼻瓣区的位置对正常成人、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于内孔区置入不同管径的塑料管,测定鼻气道阻力的变化。结果:正常成人和鼻炎患者在鼻腔粘膜减充血前,初始气道阻力(NAR)随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但在管径扩大到一定程度后NAR不再降低,而鼻粘膜减充血后NAR则随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则不论鼻腔粘膜状态如何,NAR均随着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表明正常情况下,对鼻腔气流产生阻力的最主要部位在梨状孔和下鼻甲前端,而在鼻粘膜减充血后则该部位前移到内孔区。提示:鼻瓣区的部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和鼻腔粘膜的舒缩状态、鼻腔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李佩忠黄选兆项济生
关键词:鼻腔气道阻力鼻瓣生理学
免疫刺激序列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免疫刺激序列(CpGDNA)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形成的干扰作用。方法在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初始致敏阶段,给予CpGDNA腹腔注射,观察其对模型形成的影响。观测指标包括症状得分、鼻黏膜局部及骨髓嗜酸粒细胞表达、鼻黏膜IL-4和IFN-γmRNA表达、脾细胞培养IL-4和IFN-γ表达情况。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给予CpGDNA后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症状得分减少,鼻黏膜局部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鼻黏膜IL-4mRNA产生减少,而IFN-γmRNA产生显著增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明显减少,IFN-γ浓度则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在致敏初始阶段给予CpGDNA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形成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可抑制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形成。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关键词:免疫刺激序列变应性鼻炎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在鼻息肉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及其合酶 (NOS)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以及NO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iNOSmRNA的表达 ,并用硝酸还原酶法研究NO在鼻息肉中的产生情况。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eNOS主要分布于上皮、腺体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其染色强度稍强于对照组。iNOS在上皮细胞呈现较强的阳性染色 ,在息肉组织内主要表达于散在的炎症细胞。结论 :eNOS活性增高可能与鼻息肉发病中血管过度扩张、腺体病理性分泌增多等有关。iNOS生成的较高浓度的NO在鼻息肉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炎症发展的作用。
陈建军项济生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鼻息肉免疫组织化学
IL-10,12,13,16在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IL-10,12,13,16在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0,12,13,16的浓度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L-13,16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0,13,16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IL-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与IL-16,IL-10与IL-12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0.94及r=0.73,均P<0.01)。结论:IL-12,13,16的失衡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具有调节作用。IL-12在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陈建军孔维佳周月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呼吸道变态反应研究进展
一、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在一个家庭成员众多的家庭中,个体患变应性疾病的机率较家庭成员少的家庭更小:这一假设的理论基础是免疫刺激是形成一个健康、平衡的免疫系统的先决条件。虽然看起来有一点奇怪,但现在越...
项济生陈建军
文献传递
变应性鼻炎与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 rhinitis,NINA)在年龄、性别分布、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的特性及差异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首次确诊为AR及NINA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发作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R最高发年龄段在10~19岁,而NINA最高发年龄段在30~39岁。AR发病性别比例,在10~19岁前男性高于女性,2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NINA发病患者数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61.6% AR起病年龄在20岁以前,男性起病年龄多早于女性;66.5%的NINA在20岁以后出现症状,起病高峰年龄为20~29岁。本地区AR发病高峰季节为7~11月,NINA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AR与NINA在年龄分布、性别、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
关键词:发病年龄性别因素
免疫刺激序列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EOTAX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变应性鼻炎制模基础致敏阶段,给予CpGDNA(CpG1826)腹腔注射对其鼻黏膜EOTAXIN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在大鼠变应性鼻炎基础致敏阶段,腹腔注射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佐剂的同时,给予CpGDNA腹腔注射,观察其对模型形成的影响。观测指标包括症状得分、鼻黏膜局部嗜酸粒细胞表达以及鼻黏膜局部EOTAXIN表达情况。结果:CpGDNA应用后,变应性鼻炎模型症状减轻,鼻黏膜局部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减少,鼻黏膜中EOTAXIN表达降低。结论:CpGDNA在基础致敏阶段应用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形成具有显著的干扰作用,其对鼻黏膜EOTAXIN表达的抑制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
关键词:免疫佐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