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延昌

作品数:19 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肝炎
  • 13篇乙型
  • 13篇乙型肝炎
  • 13篇病毒
  • 11篇肝炎病毒
  • 10篇乙型肝炎病毒
  • 6篇基因
  • 3篇鸭乙型肝炎
  • 3篇基因组
  • 3篇病毒复制
  • 2篇单胞菌
  • 2篇鸭乙型肝炎病...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全基因组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慢性
  • 2篇克隆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19篇雷延昌
  • 16篇杨东亮
  • 11篇田拥军
  • 9篇张正茂
  • 8篇王宝菊
  • 7篇郝友华
  • 5篇孟忠吉
  • 5篇赵西平
  • 5篇张振华
  • 4篇李磊
  • 4篇李新宇
  • 3篇胡权
  • 3篇陆蒙吉
  • 2篇余祖江
  • 2篇孙自镛
  • 2篇覃莉
  • 2篇马涛
  • 2篇张珺
  • 2篇田德英
  • 2篇申正义

传媒

  • 4篇中国病毒学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7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OBEC3F的克隆、真核表达及其抗HBV效应的初步研究
2007年
目的克隆、体外真核表达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3F(APOBEC3F)基因并研究其抗病毒效应。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从人PBMC细胞中扩增APOBEC3F基因,构建HA-APOBEC3F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XFA3F,pXFA3F和具有复制能力的1.3倍HBV载体pHBV1.3共转染HepG2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APOBEC3F融合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HBV相关mRNA水平变化。结果克隆了APOBEC3F基因,其经测序与GeneBank公布序列一致;构建的APOBEC3F真核表达载体pXFA3F经转染可在HepG2细胞中瞬时表达;APOBEC3F可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分泌,可使转染细胞内HBV相关mRNA水平下降。结论成功克隆并真核表达了APOBEC3F基因,其在体外具有抗HBV生物学效应。
马涛雷延昌郝友华王宝菊杨东亮
关键词:克隆真核表达
武汉地区儿童乙型肝炎患者病毒S基因“a”决定簇变异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儿童乙型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30例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儿童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未免疫儿童乙型肝炎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 S基因片段,直接将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在60例儿童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出55例adw血清亚型,其中8例HBV S基因发生氨基酸置换;直接测序检测的已免疫和未免疫儿童乙型肝炎患者S基因氨基酸置换频率分别为20.0%和6.7%,感染基因变异株的患儿发病年龄明显偏大,其疫苗免疫年限均较长。结论本地区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毒株主要为adw血清亚型;乙型肝炎疫苗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基因变异株病毒感染有随疫苗免疫年限延长而明显增加的趋势。
胡权黄建国雷延昌黄红平杨燕杨东亮
关键词:儿童乙型肝炎基因变异HBV聚合酶链反应
IFN-α诱导HuH7细胞固有免疫分子APOBEC3G的表达
2007年
目的了解IFN-α对HuH7细胞固有免疫分子APOBEC3G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uH7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IFN-α(0u/ml、100u/ml、400u/ml、800u/ml and 1200u/ml)刺激,10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HuH7细胞内APOBEC3G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分析APOBEC3G蛋白水平的表达;分别构建不同长度的含有IRF-E(IFN regulatory factor element)位点的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序列报告质粒、不含IRF-E和IRF-E位点突变的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报告基因分析IFN-α刺激后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IRF-E位点对APOBEC3G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α上调HuH7细胞APOBEC3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的效应。序列分析发现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的-298~-283和-57~-47位碱基分别存在IRF-E和ISRE(IFN 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序列。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干扰素使含有IRF-E序列的APOBEC3G启动子报告质粒的虫荧光素酶的活性增加6~8倍,而不含IRF-E序列和IRF-E位点突变的报告质粒的虫荧光素酶活性在干扰素刺激后几乎没有变化。结论IFN-α可通过IRF-E位点上调APOBEC3G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效应。
雷延昌王宝菊田拥军张正茂郝友华杨东亮
关键词:APOBEC3GIFN-Α肝细胞
57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氟喹诺酮机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耐氟喹诺酮的机制。方法 Kirby Bauer琼脂扩散法测定 5 7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琼脂稀释法测定其中 111株对两种氟喹诺酮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直接序列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环丙沙星耐药菌株gyrA和parC基因突变。结果  5 7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高 ,其耐药率分别为 10 9%、11 1%、11 8%、12 5 %。环丙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 2 9 2 %、2 3 5 %和 33 7%。耐环丙沙星和ICU临床分离的菌株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 ,6 0 %以上为多重耐药 (MDR)菌株。 80株耐环丙沙星菌株中 6 6株( 75 % )出现gyrA基因Thr83(ACC)→Ile(ATC)突变 ,5 2株 ( 6 5 % )发生parC基因Ser87(TCG)→Leu(TTG)突变 ,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突变的有 5 2株 ( 6 5 % ) ,而 31株环丙沙星敏感菌中未发现上述突变。gyrA和parC双基因突变对环丙沙星的MIC显著高于单独gyrA基因突变株和不存在上述突变的菌株 ,P <0 0 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 ,特别是耐环丙沙星和ICU分离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
雷延昌王洪波孙自镛申正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敏感性
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相关性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湖北地区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90例,其中表面抗原携带者(ASC)52例、慢性肝炎56例、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22例和原发...
雷延昌郝友华田拥军孟忠吉王宝菊田德英赵西平杨东亮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5
2005年
采用高压水注射方法,通过尾静脉将具有复制能力的HBV质粒导入BABL/cJ小鼠体内,应用real-time PCR、ELISA、RIA、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小鼠病毒血症、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抗原表达动态变化、肝组织中HBV转录和复制情况,以及小鼠免疫应答状况。结果HBV基因可以在小鼠体内表 达和复制,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其应答模式及HBV清除过程与人类的HBV急性感染类似。实验显 示高压注射具有复制能力的HBV质粒可以在小鼠体内建立HBV急性感染模型,这种模型可以用于HBV病毒 学、免疫学以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等方向的研究。
孟忠吉李磊李新宇张正茂张振华田拥军王宝菊张珺雷延昌杨东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
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被引量:56
2005年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湖北地区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190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52例、慢性乙型肝炎56例、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22例、原发性肝癌28例,应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的基因型。 结果 多对HBV型特异性引物法可快速准确鉴定HBV的基因型。190份HBV 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40例(73.7%),C基因型42例(22.1%),BC混合型8例(4.2%),未发现A、D和E基因型;B基因型在重型肝炎和肝癌患者中占绝对优势,分别为87.5%和89.3%,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的67.3%;B基因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253.1±306.7)U/L高于C基因型患者的(154.1±192.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BsAg携带者外的慢性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患者血清抗-HBe阳性率50.5%(53/105)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18.5%(5/27),P<0.01。 结论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基因分型方法可用于HB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湖北地区存在HBV的B、C和BC混合基因型,B型为本地区的优势基因型并在严重肝病和肝癌中的比例较高,基因型的分布可能有较大的地区差异。
雷延昌郝友华田拥军孟忠吉王宝菊田德英赵西平杨东亮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C基因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HBSAG携带者HBVDNA
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G145R变异表面抗原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0
2005年
构建可以在真核细胞表达G145R HBsAg的重组质粒PCI-HBs145。用此质粒转染Hela细胞,经克隆化培养 以及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145R HBsAg的细胞系。ELISA检测表明表达G145R HBsAg与野生型HBsAg 在免疫反应性上有较大的差异。生物学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稳定表达G145R HBsAg的2A8细胞纯度好,遗传性状 稳定。
田拥军覃莉张正茂李磊雷延昌喻植群赵西平杨东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动态分析老年重症乙肝患者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及其表达蛋白抗原性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动态分析 1例老年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全基因组序列变化 ,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阐述 HBV基因组变异对其不同基因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一次扩增全长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基因组 ,测序鉴定 ,建立 HBV全基因组克隆、转染表达。结果 通过测序鉴定、同源性比较和真核细胞转染分析 ,显示 HBV基因组序列变异集中在 S基因 ,其表达蛋白前后有抗原性变化。结论  S基因变异可以导致 S蛋白抗原性变化 ,打破宿主体内免疫耐受 ,诱发重症肝炎的发生。
余祖江李晓菲阚全程张万广雷延昌
关键词:全基因组S基因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金属β-内酰胺酶的关系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关系。方法2-巯基丙酸协同试验筛选产MBLs菌株;PCR扩增和克隆含有MBLs基因的Ⅰ型整合子,Southern印迹分析MBLs基因的定位;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PD)分析分离株的同源性。结果128株亚胺培南耐药株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31.9%、43.6%和61.0%),显著高于亚胺培南敏感株(9.8%、13.9%和24.3%)(P<0.01);分别有6株(4.7%)或9株(7.1%)产VIM-2或IMP-1型MBLs;VIM-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Ⅰ型整合子结构,而IMP-1基因位于23kb的质粒上;RAPD显示8株产IMP-1型MBLs菌株有相同的带谱。结论产VIM-2和IMP-1型MBLs铜绿假单胞菌可导致医院感染。
雷延昌张正茂丁红晖杨东亮孙自镛申正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金属Β-内酰胺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