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消融
  • 3篇肝癌
  • 2篇血管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增殖
  • 2篇增殖细胞
  • 2篇增殖细胞核
  • 2篇增殖细胞核抗...
  • 2篇兔肝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微转移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核
  • 2篇细胞核抗原
  • 2篇抗原
  • 2篇核抗原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巴中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李坚
  • 9篇王洪林
  • 9篇陈翔
  • 3篇涂刚
  • 2篇凌康
  • 2篇郑军
  • 2篇张盟辉
  • 2篇王济明
  • 1篇吴晓健
  • 1篇孔令泉
  • 1篇闫雄
  • 1篇董蒲江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7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在肝动脉中灌注奥沙利铂、表阿霉素、5-氟脲嘧啶,每例完成2~3次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79例中完全有效(CR)3例(3.8%),部分有效(PR)54例(68.4%),稳定(SD)16例(20.2%),进展(PD)6例(7.6%),总有效率(CR+PR)为72.2%(57/79).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为73.3%(33/45).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较高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李坚王洪林陈翔王济明郑军闫雄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奥沙利铂介入治疗
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对兔肝VX_2肿瘤微血管密度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对兔肝VX2肿瘤微血管密度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采用射频消融、局部注射表阿霉素和两者联合的治疗方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治疗后肿瘤组织中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治疗组MVD和PCNA较单纯射频消融组和单纯药物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能较好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
陈翔王洪林李坚张盟辉
关键词:CD31增殖细胞核抗原射频消融
13例肝结核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我院于1998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13例肝结核病患者,现分析如下。
王洪林陈翔李坚吴晓健凌康
关键词:结核活组织检查
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兔肝VX_2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兔肝VX2肿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观察血清学ALT﹑肿瘤直径﹑H E染色等变化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⑴ALT:联合治疗组后第1天明显升高,第3天后开始下降,1w后已降至治疗前水平下;(2)肿瘤直径:联合治疗组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3)病理形态学观察:联合治疗组H E染色可见正常肝组织﹑炎症充血带﹑无定形的坏死组织形成的条带;(4)细胞凋亡和增殖:联合治疗组的凋亡指数较其他组高(P<0.05),而增殖指数较其他组低(P<0.05),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745,P<0.01)。结论:射频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肝VX2肿瘤疗效比较明显,对肝功能损伤较小;其治疗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增殖。
陈翔王洪林李坚涂刚张盟辉
关键词:射频消融化疗药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凋亡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外周血微转移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是否促进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源性转移。方法应用RT-PCR检测3 2例PHC患者RFA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AFP mRNA的表达。结果3 2例PHC患者RFA治疗前外周血AFP mRNA表达阳性1 8例(5 6.3%),阴性1 4例(4 3.7%);治疗后阳性1 2例(3 7.5%),阴性2 0例(6 2.5%)。RFA治疗前后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无显着性差异(P>0.0 5)。结论RFA治疗肝癌不会促进肿瘤的血源性转移。
李坚王洪林陈翔涂刚王济明
关键词:射频消融肿瘤转移
AFPmRNA和CD44V6mRNA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建立检出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PHC患者50例,40例肝良性疾病患者(10例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10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肝炎),20例肝转移肿瘤患者(直肠癌肝转移10例,胃癌肝转移10例),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AFP mRNA和CD44v6 mRNA的表达。结果:50例PHC患者外周血中AFP mRNA和CD44v6 mRNA检出率分别为50%(25/50)和58%(29/50)。74%(37/50)的患者至少一种标志物阳性。AFP mRNA在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检出率15%(3/20),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中均未检出。CD44v6 mRNA在转移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检出率45%(9/20),肝炎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肿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中均未检出。PH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检出率与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肝外转移密切相关(P<0.05)。CD44v6 mRNA检出率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肝内外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PHC患者外周血中联合检测AFPmRNA和CD44v6 mRNA的表达,有助于提高微转移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CD44v6mRNA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意义优于AFP mRNA。
李坚王洪林陈翔董蒲江涂刚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AFPMRNA巢式RT-PCR微转移
Bag-1及p53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Bag-1及p53的表达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链霉亲合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反应)法检测45例胆管癌组织Bag-1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45例胆管癌组织中Bag-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2%和46.67%;15例胆管炎组织中两基因均微表达或不表达;Bag-1和p53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Bag-1和p53的高表达均与胆管癌分化的程度、TNM分期和转移状况密切相关;Bag-1、p5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53),相关系数r=0.3614。结论bag-1与胆管癌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指标;bag-1和p53的联合检测可能较好反映胆管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为今后胆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陈翔李坚王洪林
关键词:BAG-1P53胆管癌免疫组化
臀部损伤致大出血27例分析和处理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臀部损伤合并血管损伤致大出血救治的程序、止血的路径和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7例臀部外伤所致臀部大出血的治疗经过。结果15例局部伤口扩大止血成功;4例腹膜外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5例剖腹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1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仍出血不止,扩大局部创口结扎出血血管止血成功。结论臀部的深部创伤,伴有大出血者,都应考虑到臀部大血管损伤可能,同时要警惕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其处理要及时和方法要得当,以降低死亡率。
王洪林陈翔李坚孔令泉
关键词:臀部大出血
胆道探查术后胆道下段大出血的诊断和处理被引量:4
2007年
王洪林陈翔李坚郑军凌康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胆道出血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