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钭慧芬

作品数:22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病毒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7篇抗体
  • 6篇基因
  • 6篇肠道
  • 6篇肠道病毒
  • 5篇艾滋病
  • 5篇HIV抗体
  • 3篇沙门菌
  • 3篇耐药
  • 3篇艾滋病病毒
  • 2篇载量
  • 2篇缺陷病
  • 2篇外排泵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机构

  • 15篇温州市疾病预...
  • 7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温州市人民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乐清市疾病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钭慧芬
  • 13篇朱传新
  • 13篇郑文力
  • 10篇孙宝昌
  • 7篇陈栋
  • 6篇王建
  • 6篇虞成超
  • 5篇吴可可
  • 5篇孙宝昌
  • 5篇陈栋
  • 3篇邵永强
  • 3篇谢爱蓉
  • 2篇胡玉琴
  • 2篇陈俐丽
  • 2篇李毅
  • 2篇陈俐丽
  • 2篇张宏钗
  • 1篇李爱玲
  • 1篇章乐怡
  • 1篇胡立成

传媒

  • 1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体介导的小干扰RNA诱导p53基因的沉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p53基因表达的靶位点,以研究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方法:用Ambion公司的RNA干扰(RNAi)设计软件设计了3段针对野生型p53基因的长度为19nt的反向重复序列,在人工退火条件下形成双链,将其构建到pSilencer3.1-H1neo载体上,与pcDNA3.1-HA-p53(野生型)载体共转染Cos7及293T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HA-p53蛋白质的表达;将pCMV-GFP-p53与p53-RNAi或空载体共转入Cos7细胞,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比较GFP-p53的表达;将p53-RNAi和空载体分别转入BEL-7405-p53-RE-luc+细胞,在不同剂量化疗药物阿霉素的作用下,通过活体成像仪观察内源p53的表达;利用G418(neo)筛选获得稳定整合p53-RNAi的H460细胞(p53野生型)株,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正常及p53基因沉默细胞的周期变化。结果:筛选到一个有效的p53基因沉默位点,并在H460细胞中得到p53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结论:获得了有效的p53基因RNAi位点,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在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孙宝昌靳宝峰梁冰李爱玲钭慧芬陈栋周涛
关键词:RNA干扰载体介导
温州市2019年新诊断HIV-1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2019年新诊断HIV-1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揭示亚型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采集232例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采用巢式PCR扩增pol区基因,于Los Alamos HIV database下载参考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利用HIV Blast工具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获得199例感染者的pol区基因序列,以异性性传播(61.3%,122/199)为主,其次是同性性传播(23.1%,46/199)。同性性传播感染者以19~49岁(78.3%,36/46)的青壮年为主,多为无配偶。共检出8种基因亚型,以CRF07_BC(47.2%,94/199)和CRF01_AE(29.1%,58/199)为主;其次是CRF08_BC(6.5%,13/199)、C(6.0%,12/199)、B(4.5%,9/199)、CRF85_BC(2.5%,5/199)、CRF55_01B(1.5%,3/199)和CRF59_01B(0.5%,1/199)。检出2种独特重组型(URFs),分别是URF(CRF01_AE/BC)(1.0%,2/199)和URF(B/C)(1.0%,2/199)。发现20个传播簇,总成簇比例为20.6%(41/199),CRF07_BC、CRF01_AE和CRF08_BC的传播簇分别为6个、8个和2个;C、CRF55_01B、B和URF(CRF01_AE/BC)的传播簇均为1个。结论温州市2019年新诊断HIV-1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多样,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C亚型占比偏高,成簇率约20%。应加强对HIV-1亚型和传播簇的监测,掌握动态变化趋势。
朱传新郑文力金聪囡吴矛矛孙宝昌吴可可钭慧芬
关键词:基因型同源性
温州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情况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为沙门菌的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2月温州地区200株沙门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来测定沙门菌MIC值。结果 200株沙门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有一定耐药性,所有菌株都对2种及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200株沙门菌共有39种耐药谱。3种来源菌株有8种相同的耐药谱。分离于患者和食品污染物监测样品的沙门菌株呈现更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对5种以上药物的耐药比例分别为57.1%和50.0%,明显高于从业人员(22.5%)。结论温州市沙门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应从动物和人类两方面引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人群科学的筛选控制体系。加强对沙门菌的监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朱传新钭慧芬郑文力胡立成包其郁章乐怡
关键词:沙门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温州市2005年不同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为了解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为温州市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温州市各疾控系统、医疗单位、中心血站、戒毒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各血清样本和资料,其中包括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吸毒人员、献血者、卖淫者及部分术前病人等人群的样本血清学检测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2005年共检测138 572份血清,初筛检出H IV抗体阳性为179例,确证H IV抗体阳性为70例。H IV抗体阳性率高的人群为H IV阳性者的配偶、自愿检测者、性病病人、吸毒者,阳性率分别为7.69%、3.42%、2.83%、2.57%,术前检查者、献血员、劳教人员H 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低,阳性率分别为0.05%、0.01%、0.10%。70例H IV抗体阳性者中术前检查者、吸毒者、性病病人阳性构成比居前三位,分别为41.43%、21.43%、14.29%,自愿检测者、献血员、劳教人员、H IV阳性者配偶阳性构成比较低,分别为10.00%、7.14%、4.29%、1.43%。结论:温州市H IV感染率在特殊人群中比例较高,虽然一般人群仍处于较低水平但H IV的感染有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所以不仅要继续加强监测,同时还应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提高我们一般人群自我防范意识,以遏制艾滋病在我市的流行和蔓延。
陈栋钭慧芬张宏钗朱传新孙宝昌王震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哨点监测
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不确定者转归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者的初筛、免疫印迹试验(WB)条带结果和其随访阳转的关系,提高对转归的预判断。方法收集2012—2016年HIV抗体不确定者酶标、硒标结果、WB条带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酶联伯乐试剂阈值,用logistic回归筛选WB条带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79份不确定标本中,首次2种初筛结果都阳性与最终随访确证阳性符合率高达96.29%。ROC曲线确定伯乐试剂的特定阈值为8,S/CO>8提示随访转归阳性概率大。最常见的带型分别为p24、gp160+p24和gp160+gp120+p24;其中p24带型随访阴性的比例最高,占77.27%,gp160+p24有或无其他条带随访阳性概率较大。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gp160、p24、p17三个有意义的因素。结论初筛酶标、硒标检测结果双阳性,S/CO>8,gp160+p24有或无其他条带,随访结果为阳性概率较大。联合初筛结果、带型情况可较为客观、准确地预测HIV不确定患者转归结果。
吴可可谢爱蓉王建虞成超钭慧芬朱传新郑文力
关键词:蛋白免疫印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LOGISTIC回归
四代酶联免疫试剂和硒标快速试剂用于HIV抗体补充试验的比较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结果与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评价2种HIV抗体筛查试剂的检测性能。方法对2012-2016年送到确证实验室的标本,用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伯乐(简称酶标)和雅培硒标(简称硒标)测定,同时对于一阴一阳或双阳性的标本进行WB确证实验。结果总标本数3 557份,酶标阳性2 947份(82.9%),阴性610份(17.1%);硒标阳性2 838份(79.8%),阴性719份(20.2%);初筛双阴性565份,2 992份进行确证实验,确证阳性2 710份(90.6%),阴性131份(4.4%),不确定151份(5.0%)。两种HIV初筛试剂酶标阳性率比硒标高(x^2=10.9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除不确定标本,三种方法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31,P>0.05)。酶标、硒标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9.74%、99.96%;酶标、硒标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4.5%、95.0%。确证阳性组S/CO值(13.5)明显高于阴性组(2.95)("2=2 84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伯乐试剂特定阈值为8。结论两种初筛试剂检测性能良好,对于高浓度的标本,两者的检测结果比较一致,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升高;但对于低浓度或特殊标本,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相对较低,仍是检测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建议对于四代伯乐初筛阳性,确证阴性的标本,应进行随访。
吴可可虞成超钭慧芬吴矛矛郑文力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体蛋白印迹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儿童手足口病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HFMD病毒隐性感染状况、组成及分布,为HFMD防控和发病强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温州地区0-6岁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采集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后利用实时荧光RI-PCR检测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收集395份标本,检测阳性EV、EV71、CoxA16分别为51例(12.9%)、27例(6.83%)、16例(4.0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标本8例(2.02%)。年龄分组中,2~岁和3~岁,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65,P=0.005);在HFMD流行季节的隐性感染率要高于非流行季节,肠道病毒EV(x^2=9.683,P=0.002)和EV71(x^2=7.3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幼托儿童有HFMD暴发班级和正常班级的非感染儿童检测发现,与感染密切接触的儿童携带病毒要高于正常班级的儿童。结论手足口病病毒在儿童隐性感染率较高,特别是疾病的流行季节EV71和CA16的隐性感染要远高于非流行季节。
孙宝昌高娟陈栋钭慧芬朱传新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OXA16
温州市沙门菌MFS外排泵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
钭慧芬包其郁谢爱蓉陈栋孙宝昌李毅朱传新郑文力王欣吴矛矛虞成超陈俐丽
该项目通过对温州市200株沙门菌的MIC耐药试验、菌株MFS外排泵耐药基因的PCR检测、克隆及基因序列分析,探讨了温州市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以及MFS外排泵耐药基因在温州市沙门菌中的分布情况和结构的多样性,MFS外排泵在沙...
关键词:
关键词:沙门菌基因克隆临床合理用药
基于5’UTR-VP4-VP2区测序鉴定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被引量:2
2020年
目前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子分型主要基于VP1区,此区不仅可以分型还能区分亚型,但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在VP1区的核苷酸变异很大,需要使用多对引物或高简并度的简并引物进行巢式PCR才能定型,实验过程繁琐。本研究发现肠道病毒5’UTR-VP4-VP2区两端序列高度保守能利用通用引物进行扩增、中间序列差异大于10%能区分不同型别。本研究建立并验证5’UTR-VP4-VP2区测序鉴定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临床标本中肠道病毒的方法。根据ICTV公布的人肠道病毒104个型别的核苷酸全序列,在肠道病毒5’UTR-VP4-VP2区设计引物(EV543F/EV1197R)。收集702份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手足口病临床标本,用EV543F/EV1197R引物扩增5’UTR-VP4-VP2区基因并测序,BLAST比对定型;对407份标本同时进行RTPCR分型检测。在702份标本中鉴定出15个型别679份肠道病毒,阳性率为96.7%;407份RT-PCR分型结果和本法比较,结果显示EV-A71、CV-A16和CV-A10两法一致性很好(Kappa值0.966~0.970),本法CV-A6阳性率(38.82%)优于RT-PCR分型(34.40%),Mcnemar卡方P值=0.003。肠道病毒5’UTR-VP4-VP2区测序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简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相关研究。
王建邵永强孙宝昌钭慧芬郑文力吴矛矛
关键词:测序
2018年—2020年温州市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动态分布情况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2018年—2020年温州市外环境中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18年—2020年共1796份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流感病毒A型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5、H7、H9亚型检测,H7阳性标本进行N9检测。结果2018年—2020年温州市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4.3%、21.0%、14.7%。检出的病毒型别以H9和其他亚型为主,其次为H5,每年均有H5和H9混合阳性标本,2018年和2019年均检出H7阳性标本,无H7N9阳性标本。不同地区、季节、场所、标本类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有差异,城乡活禽市场的阳性率最高,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标本阳性率最高。结论温州市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型别多样,有感染人的风险,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钭慧芬孙宝昌王建郑文力虞成超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