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敏泉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9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新生儿进行以保护性肺通气为策略的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死亡2例,病死率为6.9%,死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后低心排;其余27例全部存活(93.1%),机械通气时间24~919h,平均为(140.9±68.5)h,总住院时间2~94d,平均为(44.7±22.8)d。大多数新生儿于术前已存在严重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5.9%,以肺部感染最多见。结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是减轻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损伤的重要措施,选用鼻塞间歇指令通气(NIMV)或鼻塞持续性正性气道压力通气(NCPAP)作为撤机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
- 钟劲农绍汉谢衍铭何少茹张宇和钟敏泉孙云霞庄建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
- 极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期的行为适应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估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童学龄期行为适应状况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ASICS行为适应量表对235名就读主流学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童和396名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631个家庭中570个家庭完成问卷,应答率90.3%。极低出生体重儿童组成就[(3.06±0.93)分]、自我关系[(3.62±0.88)分]、内在状态[(4.11±1.18)分]得分及行为适应总分[(3.19±0.71)分]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组,分别为[(2.29±0.85)分],[(2.27±0.78)分],[(2.45±0.86)分]和[(2.31±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高、主要管教者受教育程度高的VLBW儿童行为适应较好,新生儿期患颅内出血及使用激素总量较多的VLBW儿童行为适应较差。【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童存在行为适应问题,应进行早期的行为评估和干预。
- 曾小璐钟敏泉岑超群邹小兵杨杰钟向明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童
- 小婴儿大血管转位术后早期并发症及防治策略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婴儿大血管转位术(ASO)后的早期并发症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生后4个月内接受大血管转位(TGA)手术患儿135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接受ASO手术的患儿年龄在1d至4月,胎龄35~41+4周,手术时体重1.8~5.0 kg,手术日龄1~120d。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是感染(32.6%)、心律失常(22.2%)、气胸(15.6%)、肺动脉高压危象(14.8%)、严重低心排综合征(14.1%)、肾功能衰竭(12.6%)、肺出血(9.6%)、膈肌麻痹(9.6%)、乳糜胸(3.7%)等;死亡原因包括严重低心排、肺出血、肺动脉高压危象、感染、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心律失常、气胸。结论术后应严密监测,尽早发现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纠正残存的心脏解剖异常,以降低病死率。
- 钟敏泉曾小璐郭予雄钟劲余宇晖王一飞梁穗新
- 关键词:大动脉转位婴儿手术并发症
- 远距离院际转运507例危重症患儿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提高危重症患儿的远距离院际转运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通过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507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和转归。结果507例危重症患儿中,男336例,女171例;年龄29d~15岁(中位数11个月);体质量2.5~80.0kg(中位数8.0kg);转运花费时间为90~990min(中位数为264min),其中121例(23.9%)花费121~240min,288例(56.8%)花费241~480min,72例(14.2%)花费超过480rain;转运距离为74~620km(中位数266km),其中249例(49.1%)患儿转运距离101~200km,133例(26.2%)患儿转运距离≤100km。前3类疾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169例,33.3%)、呼吸系统疾病(128例,25.2%)和神经系统疾病(85例,16.8%);转运过程中无一例死亡,均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其中治愈出院486例(95.9%),放弃治疗13例,死亡8例。结论在院际远距离转运时,配备专业的转运队伍,做好转运前充分的准备,密切监护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能有效提高转运质量。
- 孙跃玉昌艳军郭予雄钟敏泉何少茹
- 关键词:危重症儿童
- PE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意义以及对预后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F-FDG-PET对20例新生儿检查。凡PET诊断为HIE者,归为HIE组,共15例;PET提示18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共5例。第一次PET检查在生后第7~14天,11例同时检查头颅MRI或CT,共16例提示PET或CT/MR异常。此16例患儿于生后4~6个月做第二次PET检查,9例同时行MRI/CT检查。结果:第1次PET检查的20例新生儿中,15例提示大脑不同部位的葡萄糖低代谢病灶,并有HIE的临床表现;11例同时检查头颅MIR/CT,8例与PET相符。第二次PET检查的16例患儿中,8例提示有大脑不同部位低葡萄糖代谢改变;9例同时检查头颅MIR/CT,6例与PET相符。第2次PET检查提示存在大脑低密度代谢病灶的8例患儿中,7例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其中5例早期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经早期干预没有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出现脑瘫;1例经随访没有精神-运动发育异常的表现。结论:FDG-PE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预后的早期评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优于MRI和CT。
- 钟敏泉钟劲余宇晖梁穗新邝素华
- 新生儿气胸25例临床探讨被引量:17
- 2000年
-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方法:对 25例新生儿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理性气胸10例,医源性气胸15例。结果:病理性气胸10例中多为足月儿,9例是由于窒息、吸入性肺炎引起气胸,出现时间均在生后24h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治愈率可达80%. 医源性气胸15例中多为早产儿,导致医源性气胸的原因是:机械通气6例,球囊加压呼吸4例,膈疝修补术后3例,气管插管2例;气胸出现时间较迟,急性起病,临床症状危重,病死率达53.3%。结论:预防气胸主要是减少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正确使用呼吸机,正确掌握气管插管、球囊加压呼吸的方法.减少人机对抗。病理性气胸多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而医源性气胸多需要立即作胸腔穿刺排气及胸腔闭式引流。
- 钟敏泉何少茹
- 关键词:气胸新生儿病因
- 重症EV71脑炎患儿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 郭予雄何少茹翟琼香黄飚钟敏泉林晓源桂娟
- 文献传递
- 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治价值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治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52例婴儿行75例次的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其中<1个月23例,1个月~1岁29例.结果明确诊断气道狭窄5例,食道气管瘘4例,肺出血5例;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18例次,13例次有细菌生长,阳性率72.2%;肺不张13例,以炎症为主(88.2%),治愈率为92.3%;难治性肺炎16例,治愈率87.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婴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且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何少茹孙云霞谢衍铭余宇辉梁穗新农绍汉钟劲钟敏泉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婴儿呼吸系统疾病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发生乳糜胸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本院小儿CHD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自2006年~2013年,共实施小儿CHD手术14426例,1个月...
- 郭予雄何少茹钟敏泉庄建梁穗新孙跃玉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 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s)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住院的CRBSIs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构成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5年共使用中心静脉导管10 834 d,发生CRBSIs 23例,发病率为2.1/1 000导管日.置管时间<7d9例(占39.1%),8-14 d 10例(占43.5%),14-21 d 4例(占17.4%).革兰阳性菌13例(占56.6%),革兰阴性菌5例(占21.7%),真菌5例(占21.7%).引起CRBSIs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占30.4%)、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13.0%)、白色念珠菌(3株,占13.0%)、近平滑念珠菌(2株,占8.7%)、阴沟肠杆菌(2株,占8.7%).表皮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100%;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率均为100.0%.21例(91.3%)曾用抗生素,2例(8.7%)未用.真菌感染者平均使用抗生素4.4种,细菌为1.4种.曾用1种的10例(43.5%),2种的4例(17.4%),3种的4例(17.4%),3种以上的5例(21.7%).痊愈22例(95.7%),死亡1例(4.3%).结论 PICU内CRBSIs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且频繁使用多种抗生素者,需警惕真菌感染.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缩短置管时间是预防CRBSIs的有效措施,监测CRBSIs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变迁有助于早期经验性用药.
- 郭予雄孙跃玉钟敏泉何少茹侯铁英昌艳军林晓源
-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