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翔

作品数:16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对外合作项目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灌注
  • 5篇血管
  • 5篇容积
  • 5篇全脑
  • 5篇全脑灌注
  • 5篇脑灌注
  • 5篇320排容积...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成像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颅内
  • 3篇开窗畸形
  • 3篇扩散
  • 3篇畸形
  • 3篇CT灌注
  • 3篇表观
  • 3篇成像
  • 2篇动脉瘤性

机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5篇郭翔
  • 13篇陈伟建
  • 6篇杨运俊
  • 6篇许化致
  • 5篇曹国全
  • 5篇高凌云
  • 3篇王殊
  • 3篇童秋云
  • 3篇林怡
  • 3篇吴楠
  • 3篇闻彩云
  • 2篇张辉
  • 2篇付军
  • 2篇李瑞
  • 2篇段玉霞
  • 1篇潘克华
  • 1篇吴恩福
  • 1篇王宏清
  • 1篇张勇
  • 1篇梁盼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2013中华...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6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研究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合理减少扫描期相,改变采集间隔,制定一组新的灌注扫描协议,即B组(协议二:11圈容积采集):对照组选择标准灌注扫描协议,即A组(协议一:19圈容积采集...
曹国全许化致闻彩云陈伟建郭翔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研究
近几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脑CTA与CTP检查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作用已备受关注。对于CTP检查,320排容积CT16cm的探测器覆盖范围实现了全脑灌注成像,但辐射剂量偏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全脑容积采集时...
曹国全许化致闻彩云陈伟建郭翔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文献传递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研究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合理减少扫描期相,改变采集间隔,制定2组不同的扫描协议,即B组(协议二:15圈容积采集)、C组(协议三:11圈容积采集);对照组选择标准灌注扫描协议,...
曹国全许化致陈伟建郭翔
CT血管成像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开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A对椎基底动脉开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行头颅CTA检查的5657例连续病例的资料。结果本组发现椎基底动脉开窗的178例(3.15%),共计180处开窗。其中基底动脉1...
高凌云杨运俊陈伟建郭翔王娜娜付军
关键词:开窗畸形椎动脉
文献传递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的可行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7例,选择标准灌注扫描协议(19圈容积采集);试验组13例,通过合理改变采集间隔,减少扫描期相,采用一组新的灌注扫描协议(11圈容积采集).图像分析感兴趣区(ROI)设为两侧额叶白质、顶叶白质、半卵圆区、基底节区、枕叶、小脑,大小约(20±2)mm2.计算得到各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延迟时间(DT).结果 试验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较对照组降低了42.02%.两组不同层面左右两侧ROI区的各灌注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上述各个对应部位的ROI区各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别.结论 优化后的扫描协议得到了与厂家推荐的标准协议无差异的全脑灌注参数值且降低了辐射剂量,推荐常规使用.
曹国全许化致潘克华陈伟建郭翔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超急性期脑梗死表观扩散系数图预测亚急性期脑梗死体积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表观扩散系数阈值的超急性期表观扩散系数图预测亚急性期(发病后4~7d)脑梗死体积的可行性。  方法:对2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进行基线(<6h)和亚急性期DWI及常规MRI序列扫描。将基线DWI与复查FLA...
郭翔
关键词:脑梗塞表观扩散系数可行性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多发开窗畸形的CT血管成像诊断被引量:8
2012年
颅内动脉开窗畸形(fenestrationofintracranialartery.FIA)也称有孔型脑动脉,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以往多于尸检和血管造影中发现。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进步,CTA可清晰、直观、多角度地显示FIA及其合并症,但FIA多为单发,有关多发FIA的病例却鲜有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CTA诊断的10例多发FIA,
高凌云杨运俊郭翔兰莉梁盼陈伟建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技术血管发育异常开窗畸形颅内动脉多发
基线CT灌注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延迟性缺血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基线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age,SAH)延迟性缺血(delay cerebral ischemia,DCI)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5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基线和1周后CTP。计算优势出血侧与对侧各参数比值,即相对血容量(rCBV)、相对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F),感兴趣区(ROI)选基底节为中心的两层大脑前动脉分布区(ACA区)、中动脉分布区(MCA区)、后动脉分布区(PCA区)、基底节区及前、后分水岭区。结合复查CTP、CT平扫及神经功能临床评估确定DCI组和无DCI组,对两组基线、复查CTP分别行两样本t检验;对DCI组两次CTP行配对t检验;基线rCBF分为≤0.75、0.75〈rCBF〈0.85、≥0.85组,用,检验分析组间DCI发生率差异,运用SPSS16.0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运用MedCalc9.62.0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预测DCI的理想基线rCBF、rMTT、rCBV值。结果18例(18/54,33.3%)发生DCI,基线CTP比较,DCI组、无DCI组平均rCBF分别为0.78和1.01(t=6.63,P〈0.01),rCBV分别为0.90和1.01(t=4.43,P〈0.01),rMTT分别为1.24和0.96(t=5.29,P〈0.01)。DCI组复查较基线rCBF减低(t=3.18,P〈0.05)、rCBV减低(t=2.83,P〈0.05)、rMTT无统计学差异(t=0.99,P=0.38)。不同基线rCBF水平DCI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38.00,P〈0.05)。ROC分析:理想基线rCBF为0.84,预测DC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87.5%、90.62%,曲线下面积(AUC)为0.945(95%CI:0.824~0.992);rMTF为1.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00%、84.37%,AUC为0.844(95%CI:0.694~0.939);rCBV为0.94,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00%、71.87%,AUC为0.781(95%CI:0.622~0.896)。结论在基线期采
吴楠陈伟建王殊童秋云林怡张辉郭翔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灌注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分型与双干型血管分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颅内动脉瘤(IA)好发于血管分叉部,提示血管形态学因素与IA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回顾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IA病例,探讨MCA分叉部IA分型与其分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头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诊断为MCA分叉部I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选取双干型MCA分叉部单发IA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证实者,符合条件的病例共64例66个IA(其中2例为双侧MCA分叉部IA)。根据瘤颈的位置将分叉部IA分为经典型(C型)和偏侧型(D型)。通过MSCTA后处理图像对IA进行分型,测量患侧MCA两分支起始处的管径、两侧分叉角及两分支间夹角,并计算两分支管径比及两侧分叉角比。将两型IA的分支管径比、两侧分叉角比及两分支间夹角的数值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66个IA中30个为C型IA,36个为D型IA。C型组:分支管径比平均值为1.33±0.35,两侧分叉角比平均值为1.28±0.28,分支夹角平均值为141.70°±19.91°,D型上述参数对应值为1.69±0.41、1.59±0.34、144.17°±18.00°。根据统计结果,两型IA的分支管径比、两侧分叉角比具有统计学差异(t=-3.856,P<0.001;t=-3.953,P<0.001),两分支间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9,P=0.599)。D型组所有IA均发生于分叉角较小侧,且绝大部分发生于较细分支起始端(35/36)。结论 MCA分叉部血管形态影响分叉部IA的生长部位。MCA分叉部IA中D型更为多见,当分叉部两分支管径及两侧分叉角相差较小时,倾向于发生C型IA,反之则多发生D型IA,并且D型IA倾向于发生在较小分支侧及较小分叉角侧。
王殊陈伟建李瑞段玉霞童秋云吴楠林怡郭翔张辉
关键词:动脉瘤大脑中动脉血管造影术
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开窗畸形(FIA)合并颅内静脉畸形(IVM)的CT血管成像(CTA)特点,以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68例患者的头颅CTA资料,将所有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容积重组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 3868例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中,FIA合并IVM11例,检出率为0.28%,FIA共12处,其中前交通动脉开窗6处,椎基底动脉开窗3处,大脑前动脉开窗1处,大脑中动脉开窗1处,大脑后动脉开窗1处;裂隙型开窗9处,凸透镜型开窗3处。11例患者中,10例IVM位于幕上,其中颞叶3例,枕叶3例,额叶2例,基底节1例,顶叶1例;仅1例IVM位于幕下,其中7例CT平扫表现为IVM相应部位出血。结论 FIA可以伴发静脉畸形的发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CTA对于FIA合并IVM这一变异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周文胜邵晓彤林博丽高凌云郭翔陈伟建杨运俊张勇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脑血管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