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瑞霞

作品数:302 被引量:1,128H指数:1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2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6篇子宫
  • 67篇宫内
  • 64篇内膜
  • 64篇宫内膜
  • 62篇肿瘤
  • 62篇子宫内膜
  • 54篇细胞
  • 53篇宫颈
  • 45篇卵巢
  • 37篇蛋白
  • 35篇内膜癌
  • 35篇宫内膜癌
  • 33篇子宫内膜癌
  • 32篇手术
  • 29篇上皮
  • 28篇宫颈癌
  • 27篇妊娠
  • 24篇基因
  • 23篇激素
  • 22篇阴道

机构

  • 239篇郑州大学第一...
  • 29篇郑州大学
  • 23篇北京大学
  • 14篇济源市人民医...
  • 9篇河南医科大学...
  • 8篇郑州大学第三...
  • 5篇山东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298篇郭瑞霞
  • 81篇乔玉环
  • 66篇李留霞
  • 27篇史惠蓉
  • 22篇赵倩
  • 20篇魏丽惠
  • 20篇王倩
  • 19篇王新燕
  • 19篇吴杰
  • 18篇白晶
  • 16篇张孝艳
  • 16篇边爱平
  • 13篇毛萌
  • 12篇王建六
  • 11篇赵先兰
  • 10篇冯永萌
  • 10篇周艳
  • 9篇严淑萍
  • 9篇王春芳
  • 8篇葛新

传媒

  • 32篇中国妇产科临...
  • 23篇现代妇产科进...
  • 2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0篇中华妇产科杂...
  • 17篇家庭医学(上...
  • 1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0篇中国实用医刊
  • 9篇实用妇产科杂...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7篇2015年河...
  • 6篇河南医学研究
  • 6篇医药论坛杂志
  • 5篇山东医药
  • 5篇国际妇产科学...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保健与生活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国外医学(妇...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4篇2024
  • 16篇2023
  • 19篇2022
  • 27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9篇2017
  • 18篇2016
  • 25篇2015
  • 18篇2014
  • 13篇2013
  • 27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17篇2009
  • 13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3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DF-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作用的相关通路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MEK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基质衍生因子-1(SDF-1)作用下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SDF-1在卵巢癌中的相关作用通路。方法: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SDF-1不同作用时间及不同作用浓度对卵巢癌细胞中磷酸化Akt(p-Akt)和ERK(p-ERK)表达的影响。选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加SDF-1 100ng/ml、CXCR4中和抗体10μg/ml、CXCR4抑制剂AMD3100 1μg/ml、LY294002 50μmol/L、PD98059 50μmol/L。MTT、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SDF-1作用时间的延长,p-Akt、p-ER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Akt、ERK蛋白的最佳活化时间为30min。作用30min时,随着SDF-1作用浓度的增加,p-ERK1、p-Akt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可明显促进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P<0.05);但加入CXCR4中和抗体、CXCR4抑制剂AMD3100、通路抑制剂PD98059、LY294002后,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SDF-1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增强作用可被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MEK通路抑制剂所阻断。SDF-1可能通过Ras/ERK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乔玉环王会军郭瑞霞张孝艳李留霞石学敏张晓芬王新燕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阴道顶端骶骨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31例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与经腹行阴道顶端骶骨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安全性,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行阴道顶端骶骨悬吊术患者共31例,其中20例行经腹腔镜手术(观察组),11例行经腹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观察组1例因盆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两组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开腹组1例出现盆腹腔感染;随访期间腹腔镜组1例缝线断裂,开腹组1例补片侵蚀暴露,1例新发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后均得以痊愈。比较发现腹腔镜组较开腹手术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发热人数少、恢复快、排尿排气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阴道顶端骶骨悬吊术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发热人数少、恢复快、排尿排气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郭瑞霞侯玲李爱军李留霞史惠蓉赵倩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手术
PTEN和P2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第 1 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 (PTEN)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 7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并通过对PTEN与P2 7关系的研究 ,分析PTEN功能异常参与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了 1 2例增生期子宫内膜 ,4 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包括 1 5例单纯型增生 (SH) ,1 9例复合型增生 (CH)和 8例非典型增生 (AH) ,4 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和P2 7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PTEN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 ,分别为 91 7%(1 1 / 1 2 )、 4 2 9% (1 8/ 4 2 )和 37 8% (1 7/ 4 5 ) ,增生子宫内膜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 (P <0 0 0 1 ) ,PTEN在SH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73 3% (1 1 / 1 5 ) ,高于在CH和AH的阳性表达率 ,分别为2 6 3% (5 / 1 9)和 2 5 0 % (2 / 8) (P <0 0 0 5 )。P2 7在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 0 0 0 % (1 2 / 1 2 )、 6 4 3% (2 7/ 4 2 )和 4 2 2 % (1 9/ 4 5 ) ,三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2 7在SH ,CH和A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0 0 % (1 2 / 1 5 ) ,6 8 4 % (1 3/ 1 9)和 2 5 0 % (2 / 8)。SH和CH中P2
郭瑞霞王海燕史惠蓉魏丽惠
关键词:PTENP27子宫内膜腺癌磷酸酶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G蛋白耦联受体30与激素依赖性肿瘤被引量:3
2010年
雌激素是类固醇激素家族中的一员,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激素,调节多种组织与器官的生理与病理效应。传统认为雌激素像其他类固醇激素一样是一个核转录因子,通过"核转录效应"发挥作用,然而该作用机制并没有使激素依赖性肿瘤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还具有生长因子样的"非核效应",该过程仅需要数秒钟至数十分钟,因此又称"快速效应"。研究表明,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介导了雌激素的"非核效应"。GPR30与雌激素结合后可快速活化细胞内第二信使信号,诱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活化、钙动员及环磷酸腺苷(cAMP)生成等,参与雌激素非核效应的调节及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郭会敏郭瑞霞
关键词:G蛋白耦联受体雌激素受体雌激素信号转导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18
2019年
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综合优化,于1997年首次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该理念在欧美国家被广泛推广,并逐渐被国内采纳应用。ERAS从循证角度出发,力求降低对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反应,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科室紧密合作,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对围手术期临床路径优化,降低围手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这一理论体系自1997年正式提出以来相继在各外科领域推广应用,目前ERAS理念已应用于胸外科、普外科、结直肠外科、妇产科等的围手术期。近年来ERAS理念与妇产科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相融合的成功案例众多,就目前ERAS理念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宋珍珍赵倩郭瑞霞海盼盼王世慧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医护加速康复外科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其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腔镜组)38例,经阴道手术(阴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率和再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均能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的症状,但各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赵倩秦玲边爱平郭瑞霞王春芳张颖苏克李哲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10例病例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病例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后的生存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共150例,其中10例(6.67%,10/150)术后发生肺部转移。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转移的临床特征;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结果①临床特征: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部转移患者。其中,单纯肺转移患者7例,伴肺外转移患者3例,均经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穿刺病理活检确诊。②组织学分型:3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例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③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发现肺转移的中位时间为43个月(3~68个月)。④6例患者为肺部多发结节,3例为单发结节或肿块,1例为多发结节合并胸腔积液,伴囊性变。⑤术后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分期、脉管浸润与术后发生肺转移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是影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⑥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患者生存状态分析: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患者随访最终结局中,其中,死亡3例,存活7例。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肺转移多发生在3年以上,中晚期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术后更易发生肺转移,伴肺外多脏器转移患者预后较差,针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肺转移患者应行个体化治疗。
郝璐瑶赵倩李琳马姝琦郭瑞霞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肺转移组织分型
腺苷脱氨酶和抗结核抗体检测对鉴别卵巢癌腹水和结核性腹水的意义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评价腹水中腺苷脱氨酶 (ADA)和抗结核抗体的检测对鉴别卵巢癌性腹水和结核性腹水的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Martineck法和SPA ELISA法对来源于 4 0例卵巢癌患者和 5 0例盆腹腔结核患者腹水中的ADA和抗结核抗体IgG进行了检测。【结果】结核性腹水ADA水平 (75 .4 6U/L)和抗结核抗体阳性率 (84 .0 0 % )显著高于卵巢癌腹水 (分别为 2 2 .73U/L和 12 .5 0 % ;t’ =13.5 87,P <0 .0 1和 χ2 =78.2 71,P <0 .0 0 5 ) ,以ADA >4 5U/L作为阳性标准 ,其对结核性腹水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0 0 %、95 .0 0 %和 96 .6 7% ,腹水抗结核抗体对诊断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4 .2 8%、87.5 0 %和 85 .5 6 %。【结论】腹水ADA水平和抗结核抗体的检测对鉴别卵巢癌腹水和结核性腹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腹水ADA水平异常升高和抗结核抗体IgG阳性支持结核性腹水的诊断。
郭瑞霞郭长青乔玉环
关键词:腹水结核腺苷脱氨酶结核菌素试验
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被引量:40
2022年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是一种局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过度生长,被覆上皮并突出于周围子宫内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因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无症状,故缺乏实际人群患病率及发病率相关数据。基于目前研究,估计育龄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人群总体患病率为7.8%~34.9%,子宫内膜息肉分别占绝经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10%~40%和10.1~38.0%。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育龄期至绝经后均可发病,不同年龄阶段临床表现各异,对患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提出针对不同人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共识十分必要。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薛凤霞郭瑞霞张师前田文艳张慧英仝佳丽王颖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内皮分化基因2的表达被引量:18
2012年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临床上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是比较公认的子痫前期的病理机制之一。
李留霞吴改英王宁张毅郭瑞霞张孝艳
关键词: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孕妇凝血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妊娠期妇女围产儿死亡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