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梅

作品数:121 被引量:441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9篇细胞
  • 65篇干细胞
  • 54篇造血
  • 53篇干细胞移植
  • 52篇造血干
  • 52篇造血干细胞
  • 45篇造血干细胞移...
  • 42篇基因
  • 35篇异基因
  • 33篇白血
  • 33篇白血病
  • 32篇非清髓
  • 29篇急性
  • 21篇外周
  • 17篇异基因造血干...
  • 17篇非清髓异基因
  • 16篇异基因造血干...
  • 16篇骨髓
  • 12篇移植物抗宿主
  • 12篇移植物抗宿主...

机构

  • 104篇解放军第30...
  • 17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9篇郭梅
  • 102篇艾辉胜
  • 81篇余长林
  • 76篇乔建辉
  • 75篇孙琪云
  • 56篇王丹红
  • 32篇胡锴勋
  • 28篇姚波
  • 25篇张石
  • 21篇孙万军
  • 17篇黄雅静
  • 17篇刘铁强
  • 14篇董征
  • 12篇刘广贤
  • 9篇刘丽辉
  • 9篇张石
  • 7篇胡凯勋
  • 7篇张锡刚
  • 7篇左洪莉
  • 7篇张石

传媒

  • 3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9篇解放军医学杂...
  • 1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0篇中华血液学杂...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癌变.畸变....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9篇2007
  • 3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15篇2003
  • 3篇2002
  • 10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非清髓预处理 (环胞霉素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的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5例。 5例病人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 2例经嵌合性植入转为完全植入 ,另 3例为嵌合性植入。 5例中 2例发生Ⅱ~Ⅲ度GVHD ,经治疗后治愈。 5例中 4例仍无病存活。结果表明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简便安全 ,并发症少 ,疗效较好 ,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王丹红艾辉胜余长林乔建辉郭梅孙万军姚波张石
关键词:预处理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
供者动员后造血干细胞输注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为探讨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 (DSI)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中的作用 ,6例NAPBSCT患者分别在移植后 +7~ +90天进行DSI治疗 ,共输注单个核细胞 (MNC) (0 .6~ 7.6 )× 10 8/kg ,CD34 + 细胞 (0 .3~ 3.4)× 10 6/kg ,CD3+ 细胞 (0 .3~ 5 .1)× 10 8/kg。 6例中 5例有明显促进植入的作用 ,其中 3例由嵌合体转为完全性植入。 4例有较明确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 ,均未见造血抑制等并发症。初步结果表明 ,DSI能促进NAPBSCT后供者嵌合体的增加 ,有利于NAPBSCT后供者细胞植入并具较好的GVL效应 ,而且并发症少 ,在NAPBSCT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乔建辉艾辉胜王丹红余长林郭梅孙万军张石孙琪云李仝
关键词:嵌合体恶性血液病
STR-PCR定量检测供受者嵌合体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8
2001年
利用STRs的高度多态性等特性 ,用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聚丙烯凝胶电泳、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等技术 ,建立定量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嵌合体的方法 ,用无关个体的DNA混合实验进行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 ,并同时做染色体分带进行对照。在此基础上对 2例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植入情况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 ,扩增产物中供受者DNA含量的百分比同扩增前混合样本的比例呈显著直线相关 ,STR PCR检测嵌合体方法简单、快速、可靠、敏感性高 ,所需标本量少且不受性别限制 ,是检测NAST供受者嵌合体的新方法。
孙琪云艾辉胜姚波余长林郭梅吕星路萍
关键词:嵌合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白血病
nm23-M1基因在小鼠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 探讨nm23-M1基因在小鼠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方法 给小鼠经尾静脉注射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WEHI-3,同时选取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取发病小鼠以及正常小鼠的骨髓,采取qRT-PCR的方法检测nm23-M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白血病发生及发展的关系.结果 粒单细胞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中nm23-M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中的24倍,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m23-M1基因在小鼠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高表达,并且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数以及脏器白血病侵袭情况相关,而与白血病小鼠的性别、年龄无关.
董征孙雪冬满秋红姚波李玉芳刘铁强黄珊刘广贤艾辉胜郭梅
间充质干细胞对H-2半相合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半相合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经8 Gy ^(60)Coγ射线照射后,BALB/c(H-2~d)雌性小鼠分为两组:MSC 组,尾静脉输注经 cm-Dil 膜染剂标记的 CB6F1(H-2^(bd))雌性小鼠的 MSC 和 CB6F1雄性小鼠的骨髓及脾的单个核细胞;对照组,单独输注 CB6F1骨髓及脾的单个核细胞。观察两组移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ConA 和LPS 刺激的 T、B 淋巴细胞增殖,供受者及第三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供者骨髓及脾细胞在受者胸腺、骨髓和脾脏的植入率,供者 MSC 在受者体内分布,急、慢性 GVHD 的发生率和生存分析。结果移植后90天(+90天)内,MSC 组 CD3阳性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30天 MSC 组 CD3CD4双阳性细胞百分比和 CDg/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T 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组+14天后 B 细胞增殖功能开始恢复,+30天达到正常值,而对照组+60天才恢复到正常值。供受者的 MLR 中 MSC 组的 RR 值始终低于对照组;第三者 MLR 中 MSC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天 MSC 组受者骨髓和脾中的 sry 基因多于对照组。移植后 MSC 主要集中在胸腺、骨髓、肝、小肠,并且大量扩增。对照组急性 GVHD 发生率高于 MSC 组(P<0.05),+90天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 GVHD,MSC 组+120天后出现慢性 GVHD,程度轻于对照组。MSC 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 促进骨髓干细胞植入,加快 CD4淋巴细胞恢复,促进体液免疫恢复,减少GVHD 发生率,并且在受者胸腺、骨髓、肝、肠和心内膜下大量扩增,起到修复损伤作用,提高半相合骨髓移植动物生存率。
胡锴勋赵士富孙琪云郭梅艾辉胜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调节造血干细胞移植
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细胞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本研究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周期、凋亡及各细胞亚群增殖、分化的影响。6Gy照射BALB/c小鼠制造中重度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重组人G-CSF治疗组[rhG-CSF100μg/(kg.d)×14天]。用PI法检测照后72小时内胸腺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后7至28天不同时间点胸腺CD4-CD8-细胞4阶段及CD4+CD8+、CD8+CD4-、CD8-CD4+细胞比例。结果显示,G-CSF在照后6小时即可使胸腺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G-CSF组vs对照组为(82.0±5.0)%vs(75.9±2.8)%(p<0.05),S期下降G-CSF组vs对照组为(10.2±4.8)%vs(15.7±2.3)%(p<0.05),但对G2/M期细胞比例影响不大。胸腺细胞受照后6小时即出现明显调亡,12小时达高峰。G-CSF组在照后6小时及12小时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2.4)%、(15.5±3.3)%,对照组则分别为(16.5±2.2)%、(22.6±0.7)%,两时间点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胸腺CD4-CD8-(double negative,DN)细胞成熟分4个阶段(DN1-4),G-CSF组照后7天DN1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照后21天DN3、DN4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G-CSF可促进DN1细胞增殖,并使其向DN3、DN4阶段分化。G-CSF对胸腺CD4+CD8+细胞的影响主要在于减轻其恢复过程中的二次下降的程度,使其在照后28天接近正常,并明显高于对照组[(71.0±6.3)%vs(25.5±6.3)%](p<0.05)。结论 :G-CSF可调节急性辐射损伤胸腺细胞周期,减少胸腺细胞凋亡,促进胸腺CD4-CD8-及CD4+CD8+细胞增殖、分化,加快急性辐射损伤后中枢免疫恢复。
赵红霞郭梅刘铁强艾辉胜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胸腺细胞
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例
2001年
乔建辉艾辉胜余长林王丹红郭梅张石骈淮媛
关键词: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三例被引量:1
2003年
王丹红艾辉胜余长林郭梅乔建辉孙万军孙琪云姚波张石
关键词:血液病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报告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生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NST后CM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抢先治疗提供参考。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80例在本院血液科行NST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MV)DNA载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NST后62/80例发生CMV感染(77.5%),首次检出CMV-DNA阳性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5 d(17-133),经抢先治疗后,移植后100 d内CMV病累积发生率为11.3%。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预处理方案中使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合并其它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及移植前有真菌感染病史均为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CMV血症及预处理方案中使用ATG是CMV病的危险因素。合并Ⅱ-Ⅳ度aGVHD 23例患者CMV感染率为91.3%(21/23),但与0-I度aGVHD组的CMV感染率71.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6)。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CMV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预处理过程中使用ATG有可能增加NST后CMV感染和CMV病的发生率,CMV感染容易与其它疱疹病毒感染及真菌感染伴发。移植后亦应当重视对其它疱疹病毒及真菌的监测及预防。
张永平胡凯勋孙琪云乔建辉郭梅艾辉胜余长林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病抢先治疗
两种基因标志物检测急慢性白血病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逆转录筑巢式多聚酶链反应(RT-nested-PCR)对59例急、慢性白血病63份骨髓标本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Cμ基因转录本(IgH胚系Cμ mRNA)及34例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郭梅
关键词:基因标志物聚合酶链反应白血病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