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世明

作品数:69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理学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7篇复合材料
  • 37篇复合材
  • 20篇铝基
  • 20篇铝基复合材料
  • 11篇增强铝基
  • 11篇增强铝基复合...
  • 11篇SIC
  • 10篇颗粒增强铝基...
  • 9篇粉末冶金
  • 8篇热变形
  • 8篇SICP/A...
  • 7篇力学性能
  • 7篇合金
  • 7篇力学性
  • 6篇真空
  • 6篇真空热压
  • 6篇热变形行为
  • 6篇热压
  • 6篇
  • 5篇电子发射

机构

  • 65篇河南科技大学
  • 12篇郑州大学
  • 9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68篇郝世明
  • 41篇谢敬佩
  • 35篇王爱琴
  • 16篇王文焱
  • 15篇李继文
  • 12篇柳培
  • 8篇孙浩亮
  • 7篇李洛利
  • 7篇李立本
  • 7篇王行
  • 5篇陈庆东
  • 5篇李新忠
  • 5篇聂祚仁
  • 4篇王慧芳
  • 4篇杨建参
  • 4篇马窦琴
  • 4篇孙亚丽
  • 3篇兖利鹏
  • 3篇申晓波
  • 3篇巩晓阳

传媒

  • 9篇材料热处理学...
  • 5篇粉末冶金材料...
  • 4篇广西物理
  • 3篇粉末冶金工业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Transa...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物理实验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大学物理
  • 1篇铸造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河南冶金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河南化工
  • 1篇中国钨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体积分数为6~16%的纳米碳化硅颗粒均匀分布在体积分数为84~94%的铝合金中组成,所述制备方法为首先通过配料、...
郝世明王昶清王朝勇谢敬佩王晓飞王爱琴王文焱李继文
文献传递
拉曼光谱退偏度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2011年
为了研究拉曼光谱偏振特性,设计了5种测量拉曼光谱退偏度的实验方案,得到实验和理论相吻合的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实验方案的区别。
郝世明赵东辉张庆国
关键词:拉曼光谱偏振特性退偏度
从气体吸附率看范德瓦耳斯气体模型的局限性
2014年
利用占据数方法和正则系综理论分别求出了费米气体、玻色气体和范德瓦耳斯气体的化学势,比较了这三种气体与理想气体吸附率的差异.指出:费米气体的吸附率高于理想气体,玻色气体则低于理想气体.存在一个临界温度,高于此温度,用范德瓦耳斯气体描述费米气体不如理想气体模型;低于此温度,用范德瓦耳斯气体描述玻色气体不如理想气体模型.
李立本雷建飞郝世明陈庆东巩晓阳李新忠
关键词:范德瓦耳斯气体吸附率临界温度玻色气体费米气体
35% SiC_p/2024A1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英文)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35%SiCp/2024A1复合材料在温度350~500°C、应变速率0.01~10s-1的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该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特征,建立热变形本构方程和加工图。结果表明,35%SiCp/2024A1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升高,说明该复合材料是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其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在本实验条件下平均热变形激活能为225.4 kJ/mol。为了证实其潜在的可加工性,对加工图中的稳定区和失稳区进行标识,并通过微观组织得到验证。综合考虑热加工图和显微组织,得到变形温度500°C、应变速率0.1~1 s-1是复合材料适宜的热变形条件。
郝世明谢敬佩王爱琴王文焱李继文孙浩亮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本构方程加工图粉末冶金
SiCp/2024A1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英文)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30%SiCp/2024A1复合材料在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该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特征,建立热变形本构方程和加工图。结果表明,30%SiCp/2024A1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升高,说明该复合材料是一个正应变速率敏感的材料,其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在本实验条件下平均热变形激活能Q为153.251 k J/mol。为了证实其潜在的可加工性,对加工图中的稳定区和失稳区进行标识,并通过微观组织得到验证。综合考虑热加工图和显微结构,变形温度为450℃,应变速率为1 s-1是复合材料适宜的热变形条件。
郝世明谢敬佩王爱琴王文焱李继文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本构方程加工图微观结构粉末冶金
原位生成纳米三碳化四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原位生成纳米三碳化四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以原位生成纳米三碳化四铝颗粒为增强粒子,以铝为基体,其中纳米三碳化四铝颗粒的体积分数为6~10Vol.%,其余...
郝世明李海生张帅谢敬佩王爱琴王文焱马窦琴朱爽
文献传递
利用激光沉积研究镧钼阴极表面发射机制
2008年
为了研究镧钼阴极表面发射机制,采用专为研究阴极设计的与俄歇能谱仪相连的脉冲激光沉积装置制备薄膜阴极。通过测量阴极发射性能和原位分析表面成分(原子数分数),研究了阴极表面元素镧La和氧O变化对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阴极表面镧膜变薄,阴极发射性能逐渐减弱;阴极发射性能与表面元素La,O的含量有关,表面层中La/O越高,阴极的发射性能越好。结果表明,传统的单原子层理论无法解释镧钼阴极的发射机制;超额镧在镧钼阴极的发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郝世明聂祚仁
关键词:激光技术热电子发射脉冲激光沉积
“分波面法”制作全息光栅的两种新光路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分波阵面法"制作全息光栅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分波面法"制作全息光栅的两种光路——菲涅尔双面镜干涉法和杨氏双缝干涉法,这两种光路制得的全息光栅光栅常数较大,经简单光路放大后就可直观地观测到光栅的放大像,直接检查所制全息光栅的质量。实验证明杨氏双缝干涉法和文中改造后的菲涅尔双面镜干涉法是利用分波面思想制作全息光栅行之有效的方法。
刘香茹巩晓阳郝世明李立本
关键词:全息光栅
高硅铝合金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探究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Al-30Si合金、30%Sip/Al、30%SiCp/2024Al、30%SiCp/6061Al(均为体积分数)复合材料,测定其热膨胀系数及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对其微观组织结构及断口形貌进行表征,探究了高硅铝合金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分析了材料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SiCp/2024Al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布均匀,组织致密,综合性能好,热膨胀系数(CTE)为13.69×10-6/K,硬度达到134 HB,极限抗拉强度达353 MPa。SiCp/6061Al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布较均匀,界面结合较好,组织不够致密,有少许孔隙,性能较好。SiCp/6061Al和SiCp/2024Al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都是界面基体的撕裂结合SiC颗粒的断裂。Sip/Al复合材料中Si颗粒分布较均匀,断裂方式为界面脱开,性能较差。Al-30Si合金在烧结过程中形成大量板条状的Si相,性能最差,断裂方式以合金撕裂为主。
柳培王爱琴郝世明谢敬佩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SiC_P/Al-Cu复合材料的高温热变形行为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SiC_p/Al-Cu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实验,研究其在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由实验得出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热变形本构方程和加工图。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其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在实验条件下平均热变形激活能Q为320.79kJ/mol。确定了加工图中的稳定区和失稳区,分析了加工图中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结构,失稳区存在颗粒破裂、孔洞等。
程明阳郝世明谢敬佩王爱琴马窦琴孙亚丽
关键词:热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加工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